《小歡喜》中的中國教育理念——一考定終身

由黃磊、海清、陶虹等人領銜主演的《小歡喜》正在熱播。該劇反應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國家庭教育理念——一考定終身。

《小歡喜》中的中國教育理念——一考定終身

一、高考真的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在中國高考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像劇中海清飾演的童文潔所說的“打贏了受益無窮,打輸了抱憾終身”。對於絕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高考是孩子走出農村的唯一出路,只有通過高考孩子才能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未來才能擁有一個相對的美好生活。

目前在社會上流傳著“讀書無用論”他們認為即使你的學歷再高你日後也會找不到工作或者被一些高中學歷的老闆僱傭。但在現實社會中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工作除了需要一技之長外個人的學歷也相當重要。在七月華為老總任正非向八位少年天才實行了百萬年薪,而這八人無一例外都是擁有博士學歷的人才。當你進入社會擁有高學歷的你才能在未來的招聘會中佔有更多的優勢,而獲得高學歷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高考。所以說高考將影響你外來的生活和發展。

《小歡喜》中的中國教育理念——一考定終身

二、高考只是一個過程,大學也只是新的起點

不過在小編看來“一考定終身並”不準確。高考確實是一道門檻,所有人都希望邁過去,但邁過去的人並不是一直在門檻內。一部分人在大學裡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掛科。各個高校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同學以為掛科率高而被退學,所以打贏了高考這場戰役並不代表你就贏了。

高中老師常常對學生說苦了三年,當你們進入大學就可以享受生活了,但現實並不是這樣。高校一次次的擴招導致每年都有800多萬大學生入學,並且這個數據逐年增加,而社會提供的崗位並沒有增加多少,很多人畢業就將失業。想要進入社會之後有一個好的工作,那麼你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就要更加努力。

小編的身邊有985大學畢業沒考上研究生每月收入3000+的人,也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二本院校進入985、211、雙一流這些名校讀研究生畢業月收入1萬+的。這些例子就說明了打贏了高考這場戰役不代表你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你依然需要努力。

《小歡喜》中的中國教育理念——一考定終身

高考不能決定你的未來,這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你依然需要加倍努力學習各項知識與技能,為自己拼搏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