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這些誤區,你避開了嗎?

交易的這些誤區,你避開了嗎?


對很多投資者來說,期貨市場是一個讓他們又愛又恨的地方,每一位期貨交易者其實都有著一個痛苦、艱難的成長過程,而網上的各種文章滿天飛,有的文章的確寫得好,對初學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有的文章卻誤導了一些初學者,面對複雜的行情波動,重磅消息,分分鐘把他們搞的頭暈眼花,越走越偏,長期不能盈利,最後只得含恨而去。面對這種情況也並非無計可施,筆者通過多年總結,只要在交易的時候警惕以下的這些誤區,才能走上穩定盈利的道路。

操作品種有誤

期貨品種有幾十個品種,不是每個品種天天都有行情,有的品種一週遇到一次行情,有的品種半月甚至一個月才會遇到一次象樣的行情。對於緊盯一個品種的日內交易者,大部分時間必定在震盪行情中操作。而對於初學者,由於資金不足,也只能在市值比較小的品種中操作,選擇餘地很小。筆者認為,一是應該站在整個期貨市場的高度,從多個品種中選出3到5個品種進行操作剛剛好,如果初學者資金不足,應該採用模擬交易操作3到5個品種,而不應用少量的資金盯做一隻小市值的品種,那種的話進步不會太大。

痴迷於各種指標公式

【交易聖經】的作者,布倫特.奔富先生去年在北京大學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市場上最火熱的指標,就是殺死交易員的罪魁禍首’。但這裡我們所說的無用並不是完全的無用而是千萬不要痴迷於指標,記著一點:我們行情軟件交易界面K線圖叫主圖,所有的指標叫附圖。從它們的叫法上你就該知道,我們尋找買賣點要在主圖上的K線上來尋找,指標只是起到輔助分析的作用僅僅只是參考而已,這就像女生的化妝品一樣,哪個是保溼的,哪個是防曬的,姑娘心裡要有數。然後再搞清楚哪個牌子的防曬效果好,哪個牌子的效果不好。需要用的時候直接用就好。至於這些化妝品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的不重要。當然指標做為輔助分析也非常有用,可以過濾掉很多假信號。

頻繁操作,賺小虧大

期貨行情基本是七分震盪,三分有行情。在日內進行頻繁操作必然是死路一條,何況近期交易所對很多品種都上調了交易手續費,對於日內趨勢行情,一天只要一單就足夠了頻繁操作是因為理論上感覺操作的越多自然盈利更多,當然前提是盈利。將任意品種一天的交易K線圖打開你會發現各種長短波段有幾次甚至十幾次,如果你能抓住所有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蹟在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再好的交易系統也不可能過濾出這麼多的機會。實事上通常一天大的機會沒有超過三次的。開盤價到最高價或最低價一個,最高價到最低價或最低價到最高價一個,最高價或最低價到收盤價一個。但我們的想法通常不會停留在三種之上,所以才有了頻繁操作。而之所以頻繁操作並非是盈利後接著盈利,而很可能是虧損後接著虧損。

過分依賴基本面

很多人靠所謂的小到消息炒期貨和股票,每天都希望哪個內部人士能透露一些小道消息讓你發財,我只能告訴你,你知道的所謂小道消息基本滿世界都知道了。大家要分清一件事,如果你做期貨短線交易,買賣點的出發點是以技術分析為主的,如果是日內短線,那就更不用管基本面的變化了,因為你持倉也也不過最長4個小時,基本面影響的一般都是近期半個月或者幾個月的一個行情走勢,對你日內交易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你想用基本面炒期貨短線,你的交易將會被長期牽著鼻子走,你將淪落為基本面的奴隸,甚至終生為奴。

基本面分析本身其實並沒有錯,錯就錯在你不能把它用於你的交易,你高估了你的認知,不管是股市還是期貨都是如此,它之所以能夠蠱惑人心,其高明之處就在於它能夠說通一切漲跌的原因,且情理並不矛盾,股市談報表談經營談政策,期貨談供求談貨幣談持倉讓你不得不信服。

也許你以此為依據一出手就賺到了一筆錢,這讓你更加堅信基本分析的魅力所在。但是當你經歷了一次次交易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東西並不那麼靈驗,這時也許你把這種結果歸結於自己研究的不透徹,所以你拼命的去找資料找數據企圖戰勝市場,但可悲的是最後還是一名虧貨更別說穩定獲利。這時你徹底失望了,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那麼現在我就告訴你真正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我們做的是交易而不是研究。你要是一名學者你儘可以遨遊在研究基本面的海洋裡,搞不好你最後還能成為一個經濟學家之類的人物,可惜我們做的是投機生意,做投機和做研究不同,你讓那些經濟學家或教授去做投機恐怕最後連李嘉誠百分之一的財富也賺不到,同樣李嘉誠也當不了經濟學家和大學教授,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碼事,一個是求知,找原因。一個是求財,找機會,機會是在行情中找出來的。

期貨交易誤區還有很多,期貨投資交易是一門系統性的科學工程,它要求投資者具備良好的分析能力(包括基本面和技術面)、倉位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心態應對反映能力。而每個環節其實又是一門大的學問。在學習和掌握好這些技能之前,投資者有必要認清交易的一些誤區,避開誤區是交易成功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