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以死立得三功,一功毀在了慈禧手中

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之弟,順治之叔。他就是清初赫赫有名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人無完人,攝政王也不例外,多爾袞有過,過之大小,眾說紛紜。但多爾袞卻也有功,功成功敗,自有歷史評斷。

多爾袞以死立得三功,一功毀在了慈禧手中

多爾袞第一功。多爾袞的第一功當然屬他的戰功。多爾袞自己手上並沒有兵,可是卻有兩個好幫手。哥哥阿齊格和弟弟多鐸。通過此二人,多爾袞幾乎操縱著整個兩白旗,並通過兩白旗立下戰功無數。甚至於後來強迫豪格去攻打張獻忠,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有一定的功勞歸於多爾袞。所以多爾袞的第一功,就是戰功。

多爾袞第二功,多數人應該也能想到,文功。顧名思義就是文化之功。皇太極最初繼承的是大汗位,這一點是無可否認的。也就是說,在多爾袞的那個時代,這個剛剛興起的大清王朝實際上還是自己的女真部落,不過是換了名字而已。順治繼位之後,多爾袞給順治找的師傅,其中有一半是漢人,讓順治學漢字,學漢語,學漢俗,而這一舉動,自然推動了滿清的漢化,試想,連皇帝自己都在學,天底下有哪個滿清子弟敢不學?而歷史已經證明,少數民族尤其是坐擁天下的少數民族,多多吸收漢族文化,更有利於自己江山的穩固。

多爾袞第三功,政功。這大清攝政王一職可不是泥捏的,不然多爾袞也不會就那麼輕而易舉的把皇位送給親侄兒順治。順治繼位之後,多爾袞幾乎是總攬大清的大小政治之事,連皇帝大印他都敢自己抱走,直到死後才被鄭親王給拿回來給順治。攝政期間,多爾袞立下一個規矩,看似不起眼,卻沿用到整個清朝。

多爾袞以死立得三功,一功毀在了慈禧手中

這個規矩就是嚴禁後宮干政。康熙王朝裡孝莊幾乎天天和順治,康熙等見面,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皇帝的生母雖貴為太后,可太后和皇帝是很難見到面的。從她生下皇帝的那一天起,還不是皇帝的兒子就被人抱走獨立教育,而她,作為皇后,只有一個責任,教育妃子們生下的子女,可自己的子女卻始終不會由自己來教育。所以,這也可能是孝莊當初下嫁多爾袞的因素之一,因為她並不能直接去和順治接觸,所以,只好走極端來接觸這個對順治威脅最大的人物,甚至於不惜用下嫁這樣的手段。

或許在順治時期,多爾袞嚴禁後宮干政是有自己的私心,他不希望順治的母親成為他攝政大清的障礙。但是如果把嚴禁後宮干政之規定迴歸到歷史本身,還是起到了許多的積極作用的。這一制度延續了整個清朝,為大清王朝的政權穩固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多爾袞以死立得三功,一功毀在了慈禧手中

但是,有始就會有終。這一制度最終毀在了慈禧手裡。有時候歷史終有歷史自己的軌跡,不是一個小小的制度存廢可以改變的,但不得不說,慈禧對這一制度的破壞,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清朝加速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