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希望借5G實現內外打通,從鬆散的聯盟體向生態體過渡

幾乎沒有巨頭能夠憑一己之力參與這場遊戲,5G產業的競爭實際上是產業生態體系的競爭。

騰訊希望借5G實現內外打通,從鬆散的聯盟體向生態體過渡

文 | 高洪浩

5G對於每一個科技巨頭而言都是不能錯過的必爭之地。而騰訊正在以罕見的強勢姿態,在5G領域進行著佈局。

相比阿里巴巴在2020年3月才宣佈正式進軍5G,騰訊的未來網絡實驗室在2018就成立了,這也是中國互聯網首個專注5G技術和應用的研究團隊。

2020年4月8日,騰訊又率先公佈了其5G生態最新成果——首批45家5G創新夥伴加入騰訊5G生態計劃,覆蓋12個5G場景。

不同於阿里巴巴在3月宣佈將聚焦於超高清視頻、在線辦公、AR/VR、工業互聯網、智能物流、自動駕駛六大場景,騰訊此次公佈的場景則有12個,包括多媒體內容、音視頻技術、虛擬/增強現實、交通出行、工業互聯網、生活民生、能源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互、智能物聯、未來網絡和通信感知。

與許多科技巨頭相比,騰訊對參與5G建設的訴求更加強烈,因其多數的核心業務都與5G密不可分:社交、娛樂、金融、平臺、工具、資訊與人工智能等。可以預見,未來騰訊的很多服務都將基於5G來提供,這也是騰訊正在積極參與5G業務及標準制定的重要原因。

就在4月8日,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召開發佈會,宣佈運營商將在5G時代對短信進行重大升級:支持個人用戶之間以及群聊中的多媒體交互;使行業客戶提供基於富媒體的信心數字化交互服務。

運營商劍指互聯網的巨頭們,言下之意非常明顯,未來的短信業務將參與到和微信、企業微信、支付寶、釘釘的競爭當中來。

站在To C(用戶端)的角度而言,在5G條件下或許再將誕生殺手級應用,終端將不再是一隻手機打天下,而在此之前,能夠搶先參與制定5G標準顯得尤為重要。

從To B(產業端)的角度來看,5G是一塊大蛋糕。不同於4G是基於一張統一的大網,變革更多發生在手機通信領域,而應用主要是人連接人和人連接信息。5G帶來的則是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的變革,5G在面向不同行業的時候會面臨不同的需求,需要進行不同的適配和調整,尤其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無人駕駛、人工智能、智能醫療等領域上,對巨頭而言大有可為。

面對來勢洶洶的敲門人與行業的鉅變,騰訊將面對更多的機會與挑戰。

騰訊如何做5G

與阿里巴巴聚焦於達摩院旗下XG實驗室在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不同,騰訊採用的是集團內部多部門,外部多合作伙伴的資源協調與聯動策略。

據瞭解,騰訊的5G業務主要分為研究側與應用側兩支力量組成,其中研究側涉及了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等多個部門。

騰訊的AI Lab、Robotics X、多媒體實驗室、未來網絡實驗室、網絡平臺部、騰訊START雲遊戲平臺六大實驗室共同組成了騰訊5G業務研究側的基石。

而騰訊在5G的應用側實踐上,即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的落地,則由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旗下生態合作部的運營商產品中心牽頭負責,主要負責人為總經理侯曉楠與副總經理王蘭。目前正在進行的“5G生態計劃”與“5G城市計劃”是具體的落地產品。

據瞭解,生態合作部的前身是騰訊開放平臺,一直負責將騰訊業務全面鏈接外部合作伙伴,致力於騰訊開放生態的建立。此前,騰訊開放平臺下囊括了多個騰訊的開放計劃及平臺,包括騰訊眾創空間、騰訊AI加速器、雙百計劃等。

有著早期積累下來的開放合作基礎,生態合作部得以在騰訊5G生態的搭建過程中引入儘可能多的合作伙伴,加快生態形成。

除了集團層面,《晚點LatePost》還了解到,在騰訊旗下各個具體的業務上也同步進行相應的5G研究與應用協同。以騰訊視頻為例,旗下雖然沒有5G部門,但設有運營商合作組,騰訊視頻的技術團隊會與其協同,在視頻領域進行5G的探索。

按照全球標準制定組織——3GPP的規劃,Rel-15標準推進了5G商用在2019年的發展,尤其是是以手機為主的應用場景,而接下來將陸續發佈的Rel-16、Rel-17則意味著未來兩年內,車聯網V2X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迎來爆發。

毫無疑問,幾乎沒有巨頭能夠憑一己之力參與這場遊戲,5G產業的競爭實際上是產業生態體系的競爭, 5G作為底層通信技術,需要聯動機器人、AR、VR、大數據、AI、新型硬件等各項技術,深度連接智能終端、工業、娛樂、交通、能源等行業能力和特點,才有可能實現生態變革。

騰訊希望借5G實現內外打通,從鬆散的聯盟體向生態體過渡

在騰訊的5G生態計劃下,騰訊將攜手國內四大5G牌照商、終端廠商、通信廣電芯片廠商共同組成的“中臺”為保障,通過技術能力、用戶流量、渠道資源、品牌資本等,鏈接內外部技術能力和資源,協同5G創新夥伴探索新應用、新內容和新場景。

不輕鬆的一仗

儘管騰訊對於5G業務表現出了勢在必得的姿態,但這一仗並不輕鬆。站在它面前的競爭對手,除了同樣強勢的阿里巴巴,還有早就佈局已久的巨頭華為、中興與高通。

尤其是華為與高通,它們早已深度參與了5G等新基礎設施的標準制定。在通信領域,華為已經同時兼具了裁判員(通信網絡建設)與運動員(手機廠商)的身份,而除了網絡和芯片上,華為在終端上的佈局亦非常完整,並且涵蓋了多種場景,包括汽車、家庭與工業——聯接人和家的Mobile WiFi、智能手機和5G路由、聯接物的5G工業模塊、聯接車的5G車載盒子等。

騰訊希望借5G實現內外打通,從鬆散的聯盟體向生態體過渡


另外兩大巨頭,華為在海外,已經與全球領先的運營商在一些發達城市部署了超過50張5G預商用網絡。

強勢的阿里還有更多的企圖,即與運營商、華為爭奪標準制定權。從阿里XG網絡實驗室的聚焦可以看出,阿里希望可以集中在超高清視頻、無人駕駛等視頻解碼、以及網絡傳輸協議與標準方面的標準制定。

不過騰訊的優勢在於,騰訊相比阿里更早在標準制定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參與了3GPP、IEEE等國內外的某些領域的標準制定,尤其是在多媒體和車聯網領域這些標準已經落地。

在雲化多媒體方面,騰訊與生態合作伙伴已啟動首個MEC(移動邊緣計算)現網規模測試;在核心網絡服務化架構上,騰訊參與了3GPP SA2 R16 eSBA課題,而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騰訊有面向高速公路的車路協同智慧出行系統。

同時,騰訊5G生態計劃還將協同騰訊5G城市計劃,共同組成驅動5G落地的兩大強力引擎結合城市產業特色,聯動政府資源及運營資源共同打造專屬城市特色5G應用。聯合5G生態計劃的創新夥伴的現有產品落地場景和地方城市,打造5G應用標杆。

從改變人類生活到改變人類社會,構建5G生態或成為互聯網領域的老兵老將們的新戰場。5G尚未滲入人們的生活,但四方已傳來緊密的鼓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