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希望借5G实现内外打通,从松散的联盟体向生态体过渡

几乎没有巨头能够凭一己之力参与这场游戏,5G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生态体系的竞争。

腾讯希望借5G实现内外打通,从松散的联盟体向生态体过渡

文 | 高洪浩

5G对于每一个科技巨头而言都是不能错过的必争之地。而腾讯正在以罕见的强势姿态,在5G领域进行着布局。

相比阿里巴巴在2020年3月才宣布正式进军5G,腾讯的未来网络实验室在2018就成立了,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首个专注5G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团队。

2020年4月8日,腾讯又率先公布了其5G生态最新成果——首批45家5G创新伙伴加入腾讯5G生态计划,覆盖12个5G场景。

不同于阿里巴巴在3月宣布将聚焦于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六大场景,腾讯此次公布的场景则有12个,包括多媒体内容、音视频技术、虚拟/增强现实、交通出行、工业互联网、生活民生、能源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互、智能物联、未来网络和通信感知。

与许多科技巨头相比,腾讯对参与5G建设的诉求更加强烈,因其多数的核心业务都与5G密不可分:社交、娱乐、金融、平台、工具、资讯与人工智能等。可以预见,未来腾讯的很多服务都将基于5G来提供,这也是腾讯正在积极参与5G业务及标准制定的重要原因。

就在4月8日,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召开发布会,宣布运营商将在5G时代对短信进行重大升级:支持个人用户之间以及群聊中的多媒体交互;使行业客户提供基于富媒体的信心数字化交互服务。

运营商剑指互联网的巨头们,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未来的短信业务将参与到和微信、企业微信、支付宝、钉钉的竞争当中来。

站在To C(用户端)的角度而言,在5G条件下或许再将诞生杀手级应用,终端将不再是一只手机打天下,而在此之前,能够抢先参与制定5G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从To B(产业端)的角度来看,5G是一块大蛋糕。不同于4G是基于一张统一的大网,变革更多发生在手机通信领域,而应用主要是人连接人和人连接信息。5G带来的则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的变革,5G在面向不同行业的时候会面临不同的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适配和调整,尤其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等领域上,对巨头而言大有可为。

面对来势汹汹的敲门人与行业的巨变,腾讯将面对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腾讯如何做5G

与阿里巴巴聚焦于达摩院旗下XG实验室在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不同,腾讯采用的是集团内部多部门,外部多合作伙伴的资源协调与联动策略。

据了解,腾讯的5G业务主要分为研究侧与应用侧两支力量组成,其中研究侧涉及了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等多个部门。

腾讯的AI Lab、Robotics X、多媒体实验室、未来网络实验室、网络平台部、腾讯START云游戏平台六大实验室共同组成了腾讯5G业务研究侧的基石。

而腾讯在5G的应用侧实践上,即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落地,则由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旗下生态合作部的运营商产品中心牵头负责,主要负责人为总经理侯晓楠与副总经理王兰。目前正在进行的“5G生态计划”与“5G城市计划”是具体的落地产品。

据了解,生态合作部的前身是腾讯开放平台,一直负责将腾讯业务全面链接外部合作伙伴,致力于腾讯开放生态的建立。此前,腾讯开放平台下囊括了多个腾讯的开放计划及平台,包括腾讯众创空间、腾讯AI加速器、双百计划等。

有着早期积累下来的开放合作基础,生态合作部得以在腾讯5G生态的搭建过程中引入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加快生态形成。

除了集团层面,《晚点LatePost》还了解到,在腾讯旗下各个具体的业务上也同步进行相应的5G研究与应用协同。以腾讯视频为例,旗下虽然没有5G部门,但设有运营商合作组,腾讯视频的技术团队会与其协同,在视频领域进行5G的探索。

按照全球标准制定组织——3GPP的规划,Rel-15标准推进了5G商用在2019年的发展,尤其是是以手机为主的应用场景,而接下来将陆续发布的Rel-16、Rel-17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车联网V2X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迎来爆发。

毫无疑问,几乎没有巨头能够凭一己之力参与这场游戏,5G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产业生态体系的竞争, 5G作为底层通信技术,需要联动机器人、AR、VR、大数据、AI、新型硬件等各项技术,深度连接智能终端、工业、娱乐、交通、能源等行业能力和特点,才有可能实现生态变革。

腾讯希望借5G实现内外打通,从松散的联盟体向生态体过渡

在腾讯的5G生态计划下,腾讯将携手国内四大5G牌照商、终端厂商、通信广电芯片厂商共同组成的“中台”为保障,通过技术能力、用户流量、渠道资源、品牌资本等,链接内外部技术能力和资源,协同5G创新伙伴探索新应用、新内容和新场景。

不轻松的一仗

尽管腾讯对于5G业务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姿态,但这一仗并不轻松。站在它面前的竞争对手,除了同样强势的阿里巴巴,还有早就布局已久的巨头华为、中兴与高通。

尤其是华为与高通,它们早已深度参与了5G等新基础设施的标准制定。在通信领域,华为已经同时兼具了裁判员(通信网络建设)与运动员(手机厂商)的身份,而除了网络和芯片上,华为在终端上的布局亦非常完整,并且涵盖了多种场景,包括汽车、家庭与工业——联接人和家的Mobile WiFi、智能手机和5G路由、联接物的5G工业模块、联接车的5G车载盒子等。

腾讯希望借5G实现内外打通,从松散的联盟体向生态体过渡


另外两大巨头,华为在海外,已经与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在一些发达城市部署了超过50张5G预商用网络。

强势的阿里还有更多的企图,即与运营商、华为争夺标准制定权。从阿里XG网络实验室的聚焦可以看出,阿里希望可以集中在超高清视频、无人驾驶等视频解码、以及网络传输协议与标准方面的标准制定。

不过腾讯的优势在于,腾讯相比阿里更早在标准制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参与了3GPP、IEEE等国内外的某些领域的标准制定,尤其是在多媒体和车联网领域这些标准已经落地。

在云化多媒体方面,腾讯与生态合作伙伴已启动首个MEC(移动边缘计算)现网规模测试;在核心网络服务化架构上,腾讯参与了3GPP SA2 R16 eSBA课题,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腾讯有面向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智慧出行系统。

同时,腾讯5G生态计划还将协同腾讯5G城市计划,共同组成驱动5G落地的两大强力引擎结合城市产业特色,联动政府资源及运营资源共同打造专属城市特色5G应用。联合5G生态计划的创新伙伴的现有产品落地场景和地方城市,打造5G应用标杆。

从改变人类生活到改变人类社会,构建5G生态或成为互联网领域的老兵老将们的新战场。5G尚未渗入人们的生活,但四方已传来紧密的鼓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