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情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日子過得真快,不覺間玉樹“4·14”地震距今已歷十年歲月。雖說在玉樹恢復重建後,自己因常年駐其他記者站,無緣再親近這塊劫後的土地,卻因了在震前、震後和恢復重建中與玉樹結下的深厚情感,在十年的漫長日子裡,時常關注著玉樹劫後的成長與進步。

時間如流水般讓記憶裡的許多感動歸於平淡,但玉樹地震中搶險救援的一幕幕卻深深銘刻在腦海裡,伴我至今。

記得那是2010年4月28日傍晚,青海日報社玉樹抗震救災宣傳報道組接到通知,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官兵在完成馳援任務後將有首批離開玉樹。報道組安排我去採訪一篇現場稿件。

震後一片廢墟的街道上顯得有些冷清,與我頭天設想的各種送別場面和氛圍,似乎沒有任何關聯,心裡不免為自己的採訪任務感到有些不踏實。而此後的情景,讓我在長時間的感動中體會到:越是在災難面前,人民越是眾志成城,心越近、情越濃。

29日清早,豔陽照耀著正在平復災後傷痕的玉樹縣結古鎮。玉樹州綜合職業技術學校寬闊的操場上軍車排列整齊,部隊整裝待發— —馳援玉樹地震災區的四川省軍區抗震救災現役預備役部隊首批官兵將離開玉樹。

省委、省政府領導,玉樹州委、州政府領導來了,軍地聯指的領導來了,聞訊趕來的災區群眾來了,他們共同為在災後奮力搶救受災群眾生命財產的親人送行。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人武部民兵營預備役戰士龍斌,說起了在地震發生當天上午11時趕到災區的情景,一片瓦礫,四處哭聲。龍斌和他的戰友硬是用手刨挖土石,救出了一位40多歲的藏族同胞,他們的手上傷痕累累。

四川省甘孜州軍分區政委張雅軍在離別時,面對前來送行的玉樹當地領導和群眾,幾次哽咽難以言語。他率領的救災第一梯隊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後,先後搶救運送受傷群眾達1300餘人。“只要心裡裝著受災群眾,就是天大的苦也能吃,天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軍隊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堅信新玉樹會更美好”。張雅軍的一番話充滿了對玉樹群眾的深情厚誼。

前來送行的群眾更忘不了,在災後的緊急關頭,廢墟上飄揚的軍旗,奮戰的身影;災後緊急狀態下成千上萬的受災群眾吃住嚴重困難,緊要時刻親人解放軍讓出帳篷,送來熱湯熱飯……

災難讓軍民手牽得更緊,心貼得更近。

部隊即將出發,一面繡著“軍民魚水情,漢藏一家親”的錦旗帶著玉樹人民的深情厚誼敬獻給了四川省軍區抗震救援隊;一條條潔白的哈達帶著玉樹人民的深深祝福獻給了每一位救援隊員,掌聲、祝福聲響成一片。

這時,從玉樹縣安衝鄉趕來的66歲藏族老阿媽扎西,看到眼前的親人們就要出發了,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眼含熱淚,向戰士們一邊逐個敬獻哈達、擁抱,軍民激動的情緒被老阿媽推向了高潮,紛紛衝上前去同官兵們握手擁抱,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許多戰士早已是淚流滿面。“有了親人們的幫助,我們的日子會更好,我會常常為親人們祈福”。扎西老阿媽的話代表了廣大受災群眾的心聲。軍車緩緩駛上結古鎮主街道,車上車下一片依依不捨之情,這一深情又凝聚成一種堅強的信念和力量:新玉樹會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秀美。

而今,在深情中凝聚的力量和信念,在新玉樹的昂然挺立中早已化為美好的現實。多難興邦,激勵的是闊步前行的玉樹,尤為激勵著我們這個飽經磨難而依然鏗鏘向前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