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唐朝盛世,各國來朝,唐長安曾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最開放的古都之一。然而李唐王朝皇宮內部的關係也是比較複雜,甚至混亂的。雖然不能與歐洲歷史上,皇室與王室內部的關係相媲美,但也算是比較開放的了。

混亂的朝堂和髒亂的後宮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武才人入宮

初,則天年十四時,太宗聞其美容止,召入宮,立為才人。——《舊唐書·太宗紀六》

唐代最為傳奇的人物,非天下無雙的女皇武則天莫屬,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太宗駕崩後,武媚娘依照慣例與沒有子女的嬪妃們入感業寺為尼,卻又與唐高宗李治勾勾搭搭,並以一首《如意娘》贏得聖心。

《如意娘》唐·武則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武昭儀二度入宮

按說老子的才人,兒子收用了,不僅不合規制而且不好示人吧。但這武媚娘確實有兩把刷子,高宗實在是招架不住啊,還上演了未婚先孕的經典橋段,生下了兒子李弘,很快二度入宮,封為昭儀。太宗的才人,嫁給了兒子高宗,還生下了孫子李弘,燒腦啊。

武則天和她的兒孫們

武昭儀憑藉自己的能力不斷上位,不僅打倒了皇后取而代之,而且還幫高宗處理政務。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的第三子唐中宗李顯、第四子唐睿宗李旦先後繼位,武則天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中宗即位僅僅五十五天,就被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睿宗繼位後不久,也被母親武則天囚禁於宮中,六年後禪讓。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武則天登基

御史傅遊藝率關內父老請革命,改帝氏為武。又脅群臣固請,妄言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天子不自安,亦請氏武,示一尊。太后知威柄在己,因大赦天下,改國號周,自稱聖神皇帝,旗幟尚赤,以皇帝為皇嗣。立武氏七廟於神都。——《新唐書·后妃傳》

武則天迫不及待走到了臺前,大肆殺害了唐朝宗室,自己登基建立武周,創造了歷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掌握大權後寵幸男寵,後宮生活有多麼的髒亂,這裡不好多提。武則天在位十五年後,已經是八十一歲高齡,發生了神龍政變,第三子唐中宗李顯復辟,次年武則天病逝,退出歷史舞臺。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一代女皇老去

壬寅,則天崩於上陽宮,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奭親屬皆赦之。”——《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四》

中宗李顯復辟後,韋后集團便掌握了大權,五年後中宗李顯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下毒身亡。不足一個月的李重茂繼位,同年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長安城發起了唐隆政變,唐睿宗李旦又復辟。李三郎被立為太子,登上歷史舞臺。

李隆基、楊玉環和安祿山

中宗李顯復辟後兩年,自己也老了,來來回回這麼折騰了兩次,也沒什麼心氣了,看著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爭鬥,擔心再次大亂朝綱,也就早早地讓位了。

上意惶懼,馳見叩頭,請所以傳位之旨。睿宗曰:“吾因汝功業得宗社。今帝 座有眚,思欲遜避,唯聖德大勳,始轉禍為福。易位於汝,吾知晚矣。”上始居武 德殿視事,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皆自決之。——《舊唐書·本紀第八》

武則天的孫子三郎李隆基順理成章地即位為唐玄宗,這位主也不是省油的燈,和奶奶一樣,活的夠久,也不比奶奶少折騰。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唐玄宗與楊貴妃

玄宗李隆基的愛情也是驚天動地,十分寵愛宰相楊國忠的堂妹,以胖為美的貴妃楊玉環。為玉環開闢了專門的浴場華清池,在這裡還上演了,楊玉環為養子安祿山進行洗嬰禮的鬧劇。當然,李隆基也很是寵信特別會來事兒的胡將安祿山。

祿山先遣將軍何千年、高邈將奚騎二十,聲言獻射生手,乘驛詣太原。乙丑,北京副留守楊光翽出迎,因劫之以去。太原具言其狀。東受降城亦奏祿山反。上猶以為惡祿山者詐為之,未之信也。——《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三》

安祿山把玄宗李隆基哄得也是五迷三道,帶兵快打到長安城下了,李隆基愣是不相信安祿山會起兵叛亂,這便是津津樂道的安史之亂。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馬嵬驛兵變

亂軍勢如破竹,很快攻破二京,唐玄宗李隆基帶著胖胖的貴妃倉皇出逃,甚是狼狽。想想李隆基寵信安祿山,引狼入室,眾將士就氣不打一處來啊,把氣撒到了安祿山胖胖的養母楊玉環身上。三郎雖然捨不得胖環環,但是也得保命啊,只好賜死了貴妃;宰相楊國忠也被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胖為美的楊玉環就這樣香消玉殞。

李隆基和他的兒子們

馬嵬驛兵變後,李隆基沒有胖妹妹可以折騰了,可他也有兒子們呀。看著被安祿山打爛的江山,李隆基首先想到的是保命,於是他打算入蜀避難。然而,卻也是萬萬舍不下這萬里河山的,於是便決定把太子李亨留下來收復長安。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唐玄宗入蜀

眾泣而言曰:“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於聖代,世為唐民,願戮力一心,為 國討賊,請從太子收復長安。”玄宗聞之曰:“此天啟也。”——《舊唐書·本紀第十》

這時,又冒出個宰相房琯,倒黴孩子冒壞水,給李隆基出主意。說不能讓太子一家獨大呀,江山收復了也不一定好控制,你懂的。咱得把眾皇子都調動起來,不僅力量大,而且還能夠互相制衡。玄宗一想對啊,於是把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分別委以重任,爭戰四方,玄宗自己鑽入了蜀地。

播一個小插曲,後來,李亨登基為唐肅宗後,房琯被尋個理由給關了起來。咱詩聖杜甫也趕上了安史之亂,投奔肅宗,不知究理,稀裡糊塗參與了營救房琯的行動,被李亨嫌棄,從此以後不被重用,仕途暗淡,潦倒了一生。而房琯最終也沒什麼事,肅宗也只是嚇唬嚇唬他。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太子李亨

繼續說回太子李亨,本來這江山將破,接手的時候還被眾兄弟給蠶食了不少,悶悶不樂到北方赴任,其實前途是渺茫的,因為安史之亂之前,廢太子的傳聞已有。誰曾想,一個大驚喜等著他,畢竟是太子,名正言順,意外得到了朔方軍的支持。

是月甲子,上即皇帝位於靈武。禮畢,冕等跪進曰:“自逆賊恁陵,兩京失守,聖 皇傳位陛下,再安區宇,臣稽首上千萬歲壽。”群臣舞蹈稱萬歲。——《舊唐書·本紀第十》

玄宗入蜀的行為,再加上之前養虎為患做的荒唐事,早已不得人心。一不做二不休,太子李亨在朔方軍的支持下,於靈武即帝位為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被父親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永王李璘

李亨公然與父親李隆基決裂,面對失控的局面,玄宗只好寄希望於,一同入蜀的永王李璘。雖然動亂的遺禍還未完全消除,但父子爭位,兄弟爭權的戲份這就要不合時宜地上演了。幸虧安祿山死的快,要不然,也會再笑話一次李氏一家吧。

永王璘,玄宗第十六子也。母曰郭順儀,劍南節度尚書虛己之妹。璘數歲失母,肅宗收養,夜自抱眠之。——《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七》

永王李璘的母親是郭順儀,壽短。而兄長李亨擔起了撫養弟弟的重任,李璘其實是跟著三哥李亨長大的,從小抱著他睡,可謂如兄如父,二人關係最鐵。然而,面對父親與三哥的尷尬局面,父親又來示好,他開始糾結了。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永王李璘

三哥待確實是好,但幫父親如果成了,沒準能繼承帝位,想想當年父親李隆基也是以普通皇子身份,政變上位的,有了信心。一咬牙,反正都是親的,總得得罪一個,接受了示好,在唐玄宗的示意下,開始招兵買馬,擴充軍備。意不在平亂,而暗指李亨,這隻能說,權力面前,親情算什麼,皇權是真香。

璘至江陵,募士得數萬,補署郎官、御史。——《新唐書·列傳第七》

就這樣永王李璘勢力也不斷壯大,幾與肅宗李亨相抗衡。唐玄宗在蜀中也沒閒著,保留了一個自外於肅宗朝廷的小朝廷,隨時準備復辟。然而,肅宗李亨也很快覺察到了局勢的微妙,也加緊部署,準備迎戰。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皇權爭奪戰

就這樣,親如父子的兄弟二人,在親生父親的離間下,於江淮地區拉開了陣勢,為爭奪皇權而戰。可惜的是,永王李璘失敗了;諷刺的是,玄宗得知李璘兵敗,最先落井下石,下誥:“降李璘為庶人,謫遷於房陵。”反而,因為李璘是自己撫養大的,肅宗李亨沒有宣佈他的罪行。

肅宗以璘愛弟,隱而不言。——《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七》

李璘在之後的逃跑過程中一路狼狽,中箭被擒後被殺。父子三人的皇權爭奪戰,以李亨勝,李隆基敗,李璘死拉下了帷幕,何其慘烈,本不用這樣的,相煎何太急。

三位親歷者,李白、杜甫、高適的巧合

非常巧合的是,這兄弟二人的對壘中,如果說永王李璘是起兵的亂黨,那麼詩仙李白正是這亂黨中的一員,曾接受了永王李麟的邀請,成為入幕之賓。而代表唐肅宗李亨,帶隊前來討伐李璘的正是詩人高適。然而,詩聖杜甫也沒閒著,還作了一首詩,記錄了這個事件。

《有感五首》杜甫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授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混亂的朝堂,髒亂的後宮,李唐王朝真能折騰

結伴同遊

永王李麟叛亂事件的二十年前,李白、杜甫、高適還曾經結伴一塊遊梁宋,三人結下了良好的友誼,留下了不少佳句。多年前,以文會友;多年後,各為其主,兵戎相見;千百年後,都以詩詞著名,歷史就是這麼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