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有段時間我很納悶,辦公室一女同事跟我前後腳入的職,可以很自信地說,論工作能力明顯我更甚一籌,但除了頂頭上司對我更器重外,幾乎所有同事都跟她走得更近。我就奇了怪了,要知道她曾經有好幾次因為個人疏忽、給別的同事添過不少麻煩啊!

難道不是從不給人添麻煩的人更該被青睞嗎?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久,但我一直不知道答案是什麼。直到後來,一個朋友的話點醒了我。

當時我跟她合租,兩人關係還算不錯。有一次,領導開會開得比較晚,下班的時候天都黑了,我沒能趕上末班公交車,公司位置偏僻,就連出租車都打不到,只能邁開腿往家走,這也就算了,偏偏走了沒多遠還下雨了......真是欲哭無淚!

也不知道這樣狼狽地走了多久,朋友打來電話,問我怎麼還沒回去,我如實告訴了她,掛了電話她就騎車來接我了,到家後,她問我為什麼不給她打電話,我說我怕給她添麻煩。結果她很生氣,說我根本沒把她當朋友。

她說:“你怕給我添麻煩,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遇到困難了寧願自己一個人扛,也不向我求助,那以後我遇到困難了,要不要找你幫忙呢?朋友之間,不就該相互幫助、相互麻煩的嗎?再說了,這大晚上的,你一個女孩子獨自走在路上,多危險啊?真遇到壞人你要怎麼辦?”

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朋友劈頭蓋臉說了一大堆,雖然口氣略有責備,但我卻真的很感動,一邊聽她說一邊哭得稀里嘩啦。那之後,我再也沒有因為不好意思而少麻煩她,她也一樣,失戀了就把賴床的我拖出去逛街、感冒了就找我替她去藥店買藥......

我們一直相互麻煩,關係卻越來越好,直到現在,哪怕我們都各自結婚、生娃,卻依然保持著頻繁的聯繫,相互請教育兒經、約個下午茶、或者帶娃一起出去溜達。

我時常會想,要是她當年沒有跟我說那段話,要是她也跟我一樣羞於麻煩別人、懶得被別人麻煩,我們還會收穫這份友誼嗎?顯然不會,很可能我們連普通朋友的關係都維持不了太久。再想起我那個同事,突然就明白了她好人緣的原因,她特別喜歡讓同事幫她拿快遞,或者帶早飯,每次麻煩了別人都會嘴巴特甜地表示感謝,一來二去的就跟同事們都混熟了,好人緣就是這麼得來的。

而我呢,一直以來都以為麻煩別人是不好的,所以但凡自己能親力親為的事情,都避免麻煩他人,殊不知這樣的“懂事”無形中也拒絕了別人的好意,將自己活成了一座“生人勿近”的孤島。

如果你也跟曾經的我一樣,覺得麻煩別人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這本名叫《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的書建議你抽空看一下,看作者格子珊用一個個真實事例、給我們講述關於麻煩別人這件事裡的學問,以及如何通過麻煩別人成就一段好關係。

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一、我們為什麼要去麻煩別人?

1.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很多人都習慣了“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的生活模式,天真地以為自己是萬能的,無需麻煩他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其實沒有人可以脫離別人獨立地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如果你鐵了心不麻煩任何人,那就註定要多吃許多無謂的苦。

反觀生活中那些過得最滋潤的人,往往都是熱衷於麻煩別人的人,他們不是對自己不自信,而是清楚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他們不盲目自信,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時,他們會當機立斷,迅速地向周圍的同伴發出求救信號,直到同伴聞聲而來,將他們解救。

作者認為,在彪悍的生活面前,自視甚高,執意將自己困於孤島的人,無異於以卵擊石,只能以挫敗收場。只有走出孤島,跟身邊的人密切來往,融洽相處,打成一片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擁有如磐石般穩穩的幸福。

2. 你認為是麻煩,別人可不這麼看

書中有一個故事,菲菲的叔叔是個生意人,很能幹,開著一家大超市,小時候菲菲家條件不好,叔叔給過很多幫助,父母一直跟他們姐弟倆說:“以後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順叔叔。”

菲菲一直記著這句話,刻苦學習,認真工作,一心想著好好報答叔叔,逢年過節都會給叔叔買各種營養品,但是弟弟呢,讀書不用功,好幾次闖禍還是找叔叔幫忙解決的,父母的叮囑都成了耳旁風,按理說,叔叔肯定會更喜歡懂事的菲菲吧?

可事實讓人驚訝不已,每次菲菲姐弟倆去叔叔家,叔叔都會拉著弟弟聊天聊很久,還當著菲菲面跟弟弟說有什麼困難儘管跟他說,反倒是拎著各種補品的菲菲被晾在一旁,彷彿不存在一般。

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時候,麻煩別人是對一個人能力的最大認可。像菲菲叔叔這樣的人,年輕的時候風光無限,現在老了,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不再被人需要,所以你越是麻煩他,他就越高興,越覺得你認可他的能力。

3. 你麻煩過別人,別人才好意思麻煩你

就像我那個姐們說的那樣,朋友之間就是應該要相互幫助、相互麻煩的,如果大家都覺得不要麻煩別人,彼此客客氣氣,還做什麼朋友啊?乾脆做陌生人算了。人和人之間的往來,無非如此:你來我往,你今天麻煩我一下,明天我也麻煩你一下。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河水一樣,需要不斷地流動,才不至於變成一潭死水,只有常常相互麻煩,頻繁地走動,兩個人的關係才能夠由遠到近,由疏到親。

所以,一個人要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距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麻煩別人。麻煩別人也是一種情感交流,只有麻煩過別人,別人才會有更大的可能來麻煩你,你們之間的關係才會越來越鐵,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二、是不是麻煩別人越多越好?

1. 別人沒有義務為你的懶惰買單

生活中還有一種人,他們把麻煩別人做到了極致,任何事情,只要能找到人幫自己去做,就懶得出一丁點力氣。哪怕是最簡單的事情,只需花一點時間就可以自己搞定,也要去麻煩別人,總想讓別人為自己的懶惰買單。

大家都知道,大夏天出門吃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以前有個同事,每天中午都讓別人幫忙帶飯,而理由僅僅是因為她不想出門,嫌外面熱,剛開始大家礙於同事關係,不好意思拒絕,可時間久了,誰也不願意幫她帶飯了。

這種人說白了就是懶,濫用求助資源,完全不把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當回事兒,這樣的人,別人看到他們,只會覺得反感。我們說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地麻煩別人,尤其是那些自己可以輕鬆解決的事情,請獨立去完成好嗎?

2. 向別人求助,要有界限感和分寸感

美國麥凱信封董事長哈維·麥凱將建立人脈關係的過程比作挖井。寓意很簡單,時候不到,這口井是一滴水也不會湧出來的。

但很多人卻不懂這個道理,以為只要是朋友,就什麼忙都可以幫。其實不是這樣的,你比如說想要打聽一個人、請教一個問題,這種忙去麻煩普通朋友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麻煩再大點,比如要借錢、要幫忙照看下孩子,就不是跟什麼朋友都可以開口的。

我們向別人求助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在對方的圈子裡身處哪一環,只有拿捏好分寸,才不會貿然求助,給自己添堵,給別人找不痛快。

3. 可以麻煩別人,但不能故意佔人便宜

估計大家都遇到過一種人,叫你幫忙帶個東西,卻從來不提給你錢;到你家借宿,還要幫你把家裡的零食消滅乾淨......面對這種“既幫忙又出血”的鬧心事,估計再好的脾氣也得爆炸。

當別人幫助你的時候,就應該抱著一份感恩之心,即便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也該惦念這份情誼。麻煩別人是人情,佔小便宜是無情。沒有一種關係能夠經受住這種無休止的人情透支。

為什麼你從不給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

三、注意這幾點,將好關係麻煩出來

1. 麻煩別人後,放下心中的期待

網上有個問題:你急需5萬元,找兩位朋友借。一個只有一萬塊錢,願意借給你5000;另一個有100萬,職員椅借給你1萬。這兩種人,你覺得哪一個更值得深交?

作者認為,很多人會覺得前者更值得深交,但其實對於求助的人而言,無論是5000,還是1萬,都是一種幫助,我們不能因為別人有錢、沒有多借我們一點就心生憤懣,主動麻煩別人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對結果的期待,只要對方付出了努力,哪怕效果不好、沒幫上忙,甚至是不小心幫了倒忙,也是值得被感激的。

2. 好的關係,一定不是單向的

任何一段關係都好比是一架天平,只有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當時,天平才不會失衡,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所以如果你麻煩了別人,那相對地,你也要允許別人麻煩你,只進不出的關係是絕對不會長久的,好的關係一定是“我麻煩你,你也麻煩我”的雙向互動過程。

3. 關係的本質是交情,而不是交易

在一段正常的關係中,人情債應當是潛在水底下的,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切忌反覆提“我幫了你什麼什麼忙”,更不要拿它當籌碼要求對方回饋自己,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對方厭惡,最終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其實,關於害怕麻煩別人這一現象,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巨嬰國》中也曾討論過,他說:“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讓我們學會麻煩人,收穫好關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