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學,《三字經》之二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啟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鬆。

個人覺得可以這麼解讀下:倘若不教,那麼後天的習性就會因外界產生變化,天性中的‘善’就會因此而受到改變,而教學所遵循的‘道’是讓孩子專一。

在最初的啟蒙之中,不應該涉及到好壞,善惡之別,這會讓我們從小就產生分別心,這種分別心在後期會成為我們的認知障礙,最初之時,只要讓孩子明白不論做什麼事,專一的態度和精神是最好的方法就好。

因為本性上是追求卓越的,方法用對了,自然能事半功倍,而身心的合一也是快速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這和禪定讓人去除雜念、專心致柔一個道理。在這個靜心專一的過程中,心靈會自然的選擇對本身有利能昇華的事情。

而啟示中所說的,有受體制的影響了,所謂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成為工具?還是成為一個環節,它已經錯失了人的本性,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本性上都在追求‘卓越’,在靠近‘良質’,在昇華自我,而不單單的只是為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去學習。我們有幸生活在現代這個整體偏正的時代,倘若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軍閥、獨裁統治的時代,那麼為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進行的學習可能就會將我們本性消磨,從而變成獨裁者的工具、信徒。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教育從廣義上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為了成為工具而學習?那又是多麼可悲。再次慶幸我們所處的時代。

教不應該以固有的形式去束縛孩子的天性,刻意的去雕刻反而會失去天性,我們的認知也只是整個宇宙的很小一部分,所謂的常識並不是真理,所謂的真理可能也只是某一刻某一地的常識。所以我們應該要求自身以專一的態度和精神去學習,並保持著內心的’善‘之天性,不封閉,不偏見的對待身邊的知識和見聞。

這句話可以說是《三字經》的主題思想了。’教以專‘只有專心專一的態度才能讓’性不遷‘。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建議歡迎探討。

每日一學,《三字經》之二

每日一學,《三字經》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