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最近,一款“脑机接口”的头环火了,据说,只要把它戴在小学生脑袋上,就可以实时监测,看小学生上课时是否走神。

而且,实时监测的结果传到老师的电脑上,小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老师和家长一目了然。

这下子,闹天的“泼猴”可逃不了了。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其实呀,孩子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容易走神,这是很正常的事。

一、生理原因

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还不够完善,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

3岁的孩子一般能专注9分钟左右,4岁能专注12分钟,5~6岁能专注15分钟。

二、注意力特点

3~6岁的幼儿对事物的注意主要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很少且稳定性较差。

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孩子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

三、外部影响

1、父母陪孩子学习的时候不专心

父母陪孩子学习的时候,一会接电话,一会看手机,进进出出,孩子就更容易分散注意,难以静下心来。

2、父母经常打断孩子

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常会给孩子送水果,送水,催吃饭,打断孩子,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发展。

3、父母总是替孩子做决定,忽略了孩子的兴趣

父母受社会上焦虑情绪的影响,常常忍不住让孩子学“有用的”东西,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成长规律。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自然不好,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提升专注力呢?

一、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

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喜欢做计划,考虑这考虑那,就是不考虑孩子的兴趣。

比如,高考是孩子上升的捷径,就让孩子多看书多学习,却把不考的书都视为“闲书”。

比如,演艺明星赚钱多,就让孩子学唱歌,学跳舞,学主持……

比如,老师说数学思维很重要,就让孩子学奥数,学编程……

比如,运动员收入高,就让孩子学篮球,学游泳……

父母考虑来考虑去,什么都考虑到了,却唯独漏了一样——孩子本人的兴趣。

然而,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计划再美好,孩子不爱学,一切都白费。

再说,时代在变,谁又能肯定,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呢?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二、阅读是提升专注力的最简单方法

阅读需要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稳定,调动眼睛,大脑,语言运动等多个器官系统参与。

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经常阅读的人大脑做了很多调整,例如借调原来处理脸的部位来处理文字。

实验发现,文盲的大脑跟识字者的不同,就是一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家长可以从亲子共读入手,帮孩子练习专注力。

1、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孩子继续学习和探索,选择恰当的读物给孩子。

2、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读一句,孩子读一句,当孩子卡顿时,父母提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把话说完整。

3、读完之后,父母可以问孩子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忆故事,从最简单的故事开始,鼓励孩子完整复述。

4、尽量做到免打扰,父母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进进出出,不要在周围摆放其他物品。

5、讲完故事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陪孩子“演戏”,让孩子进行信息整合,再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三、把任务放进挑战区是提升专注力的最有效方法

孩子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存在三个区:左边是舒适区,是他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轻松应对,舒服但有时也会厌倦;右边是恐慌区,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他现有的能力,他就会感到害怕,恐惧,退缩;中间的是挑战区,对孩子来说有些困难,但是经过努力,可以跨越难关。

如果对孩子的学习要求统一,同样的任务,有的孩子落后,任务落在他的恐慌区,孩子易受挫,进而畏惧退缩;有地孩子很聪明,任务落在他的舒适区,则会产生厌倦。

对孩子的要求落在挑战区,对孩子来说有些困难,但经过努力可以跨越难关,孩子才能有征服欲,集中注意力。

维果斯基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当孩子的“教练”,依据队员的具体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

举个例子:姚明初到NBA的时候,教练要求的不是提高他的投篮准确率,而是要改变他下肢力量弱的“短板”。

同样,只有挑战区里的刻意练习才能让孩子更愿意迎接挑战,获得成长。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四、运动是从生理上改善专注力的有效途径

研究发现,当人们专注做一件事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张素的浓度都很高。

多巴胺和血清张素等神经传导物质跟学习和记忆有关,是治疗“注意力缺失和过动“(ADHD)的药。

而运动到某个程度时,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血清张素和正肾上腺素。

也就是说,运动可以改变大脑,让大脑变得更加专注。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经过二十多年科学研究,在他的专著《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宣布:“四肢发达的人,头脑并不简单,因为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在锻炼大脑,运用可以改造大脑。”

基于此,美国伊利诺伊州内帕维尔203学区的内帕维尔中央高中开设了“零点体育课”。

每天早晨7点10分,在第一节文化课之前,要先上一节“零点体育课”,在学校操场上尽全力跑1600米。

结果,内帕维尔中央高中的学业水平因此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明显超过其他同类学校。

在TIMSS测试(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和组织的测评)中,内帕维尔中央高中的学生,分别在科学和数学领域取得了世界第1和第6的成绩,而全美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国际上的排名分别是第18位和第19位。

研究表明,仅一次运动的“后劲”就可以持续1~1.5小时,而运动带来的有益效果,则至少持续6个星期。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

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不是依靠“黑科技”,用什么“脑机接口”头环,而是实实在在,让学习变得有趣,让孩子变得专注。

教育之路漫漫,还要家长、老师和学生配合,共同进步,对此,您怎么看呢?

用“紧箍咒”管孩子真的好么?防止孩子上课走神,这些方法才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