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樣的讀書方法,讓人少走彎路

在大部分公眾號推送的文章裡,有關提升學習能力的內容佔了很大比重。這是因為在信息化的時代,掌握學習能力是維持競爭力的重要出口。然而,你是否還在閱讀公眾號、微信、微博等,希望以此得到知識並提高學習力呢?這個只能是碎片化學習,雖然也是一種學習,但是提升效率太慢。

當你每天花了2個小時閱讀公眾號的文章後,有人問你文章裡講了什麼?你卻無法回答。

或者希望提升閱讀力,還買了一堆書籍,但是看完後,也不知所云。

甚至一段時間後,你都不知道你到底買了什麼呢?

這些,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都遇到了。而趙周老師《這樣讀書就夠了》裡面講了如何有效提升閱讀力、學習力以及如何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

01 投資自己是最有效的提升方式

他告訴你“在這個通貨膨脹猶如脫韁野馬的年代,收益率最高的投資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圖書,尤其是致用類圖書。”

我們發現很多成功的人都是捨得花錢投資自己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每年要讀100本書,不僅有紙質書,還有電子版的,他的投資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說讀書讓自己增長見識還開拓了眼界。

“簡書一哥”彭小六不僅買了大量的書籍,還自費參加各地線下的拆書幫活動,他的“兩小時生活圈”從北京延伸到深圳等地,對於精進自己的閱讀能力大有裨益。

創辦了眾多品牌,在外交、創業和公益三個領域都做的如魚得水的張萌也從不吝嗇投資自己,她說每年都要花幾百萬元聽課、閱讀,而大量的投入帶來了高收入,她不斷成長。

02 成功人士愛閱讀

投資自己性價比最高的就是購買圖書。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讀書是學生才需要乾的事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現在的發展日新月異,自從互聯網興起之後,時代的發展非一般加快。很多知識昨天還在流行,明天就可能過時,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正如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說,我們都希望歲月靜好,而現實卻是大河奔流。為了不被時代拋棄,跟上世界的變化,保持優勢,我們就要終身學習。而學習的一個最有效的方式是閱讀。

我們發現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閱讀的習慣:世界首富巴菲特每天80%的時間都用在閱讀上,即使休息,他也要保持閱讀600—100頁書的習慣;

世界上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一位終生的書呆子,每年讀約50本書,但嚴格的非小說書。

李嘉誠有兩個習慣保持了50年,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這個習慣讓李嘉誠的大腦保持活躍。

扎克伯格在2015年堅持每兩週讀完一本書。

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開拓眼界,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時間多閱讀有用的書籍,不斷精進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03 如何正確閱讀,提高效率

然而,很多人知道了讀書的意義,卻發現在執行過程中有這樣的問題:

“我以前讀過這本書,但已經不記得裡面的內容了;

明明讀過了卻什麼也沒記住,這不就跟沒讀過一樣嗎?

雖然是本好書,但是讀過以後沒什麼深刻的感受。”

關於提升學習能力,趙周老師說“在極速變化的時代,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就是把有價值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這種能力。”而具體的運用方法是“拆書法和便籤法就是鍛鍊成人學習的有效工具。”

那麼,接下來就是本書的核心觀點,即RIA拆書法。

R(Reading,閱讀拆頁),拆書家請學習者閱讀原書拆頁。

I(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拆書家講解引導,促進學習者理解知識並關聯自己。

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拆書家催化促動,促進學習者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

得到這樣的讀書方法,讓人少走彎路

RIA拆書法

這個方法可以解決上面的問題,首先讓你記住書中有用的知識,然後根據相關經驗來聯想,最後是將這個內容拆為己用。

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靈活運用知識,因為知識不是信息,看過了卻記不住,或者記住了卻不會用,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些都不是知識,只有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對自己的生活有影響,才算真正學會了。

“簡書一哥”彭小六運用拆書法將大量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和見識,只用了三個月拿到簡書籤約作者,並躋身頭牌;出版了兩本暢銷書,開辦夢想早讀會,帶領大批年輕人走上知識變現之道。

而這種方法也可以有效建立知識體系,讓你的學習更有效率。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