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基礎組合練11,保分天天練!

基礎組合練11

一、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孫犁,不是個________的作家,卻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他總是那般真誠,他的作品都是從生活出發,是對“美的極致”的發掘和詩意的表達。《荷花澱》是這樣,《鐵木前傳》《風雲初記》也是這樣。孫犁對待作品是認真的,也是有感情的。孫犁在給賈平凹的散文集《月跡》作的序中,更是________地指出:文藝之途正如人生之途,過早的金榜、駿馬、高官、高樓,過多的花紅熱鬧,鼓譟喧騰,並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經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汙衊和凌辱。要之,在這條道路上,( )。在歷史上,到頭來退卻的,或者說是________的,常常不是堅定的戰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這樣的文字,不啻為人為文的至理名言。孫犁之所以贏得家鄉人的尊重,主要取決於他對家鄉的至情至性所導致的。他讓村裡拆賣了自己留有很深記憶的舊屋,又捐獻錢財,幫助村裡建起了學校。在兒女們的心目中,孫犁更是________。孫曉玲寫父親的書就叫“布衣:我的父親孫犁”,她在寫父親的文章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照片上父親身穿長袖白襯衫,灰色布褲,黑布鞋。他攏著我細瘦的小胳膊,我嬌憨地依偎在他的身旁。”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大紅大紫 一語破的 偃旗息鼓 一介書生

B.大紅大紫一針見血銷聲匿跡一介布衣

C.大富大貴一語破的偃旗息鼓一介布衣

D.大富大貴一針見血銷聲匿跡一介書生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冷也能來得,風裡也安得,熱也能處得,雨裡也去得

B.冷也能安得,熱也能處得,風裡也來得,雨裡也去得

C.雨裡也處得,熱也能去得,風裡也來得,冷也能安得

D.熱也能處得,風裡也來得,雨裡也安得,冷也能去得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孫犁之所以贏得家鄉人的尊重,主要是由於他對家鄉的至情至性。

B.孫犁贏得家鄉人的尊重,主要是因為他對家鄉的至情至性所導致的。

C.孫犁贏得家鄉人的尊重,主要取決於他對家鄉的至情至性所導致的。

D.孫犁之所以贏得家鄉人的尊重,主要是因為他對家鄉的至情至性所導致的。


4.下面是某校校慶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處表述不妥當,請找出並作修改。

作為某縣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學校堅持實驗性、示範性,在徽文化的深厚滋養中,廣育英才。學校擬定於2019年5月上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舉辦90週年校慶活動。

為辦好此次校慶活動,我校特面向各屆校友,徵集在校期間惠存的校徽、校服、獎章、筆記和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並籍此向您們發出誠摯的邀請。歡迎撥冗光臨此次盛會,共商學校發展大計。

特此公告,敬請傳達。

答: 


二、古代文化知識

5.下列關於文化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鰥,年老無夫或喪夫的人;寡,年老無妻或喪妻的人。孤,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人;獨,年老無子的人。

B.“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請充任祠祿官。也稱“請祠”。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亦常被命為祠祿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祿,以示優禮。

C.“觀”,指宮廷或宗廟門前兩旁的高大建築,也指道教的廟宇。宮內、宮外皆可設道觀。宋代高級官員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請者,會被朝廷安排在宮外的道觀裡享受其俸祿。

D.“上元日”,農曆正月十五,也稱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民間有人們攜親伴友“賞花燈”“猜燈謎”的習俗,故又稱“燈節”。

三、名篇名句默寫

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運用比喻既嘆國又嘆自身遭遇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宮賦》中概括秦王朝的暴政讓百姓生活在壓抑之中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人們漫步秦淮河畔的烏衣巷中,除了會想起“烏衣巷口夕陽斜”,還會在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起曾經“氣吞萬里如虎”的劉寄奴。

答案精析

1.B [大紅大紫:形容非常受寵或受歡迎;十分走紅。大富大貴:形容(人)非常的富有和高貴。根據語境,應選“大紅大紫”。一語破的:一句話就說明關鍵。一針見血:比喻話說得簡短而能切中要害。根據語境,應選“一針見血”。偃旗息鼓:放倒軍旗,停擊戰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現多指停止戰鬥或停止批評、攻擊等。銷聲匿跡: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根據語境,應選“銷聲匿跡”。一介書生:過去讀書人的自稱,也可用作對一般讀書人的雅稱,其中含有清高、自詡的意味。一介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多含有藐小、卑微的意思,為謙辭。根據語境,應選“一介布衣”。]

2.B [本題重在考查語句中詞語的前後照應問題。“冷”照應“熱”,“風裡”照應“雨裡”,“安得”照應“處得”,“來得”照應“去得”。]

3.A [B項“是因為……所導致的”雜糅。C項“取決於……所導致的”雜糅。D項“之所以……是因為”和“……所導致的”雜糅。]

4.(示例)①“示範性”後加“辦學特色”。②“惠存”改為“珍藏”。③“和”改為“等”。④“您們”改為“你們”。⑤“敬請傳達”改為“敬請周知”或“敬請轉告”。

5.A [A項對“鰥”“寡”的表述顛倒了,“鰥”指年老無妻或喪妻的人,“寡”指年老無夫或喪夫的人。]

6.(1)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3)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