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国古代的一些清官廉吏,他们的光辉业绩、嘉言懿行,不仅在当时成为口碑,被人们广泛传颂,史学家们也会把它记录下来,载入史册,使之流芳千古,不断激励后人。在一串串缀满光环的名字中,排在前列的有子产。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子产(?-公元前522年)是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郑国人,郑穆公之孙,名侨,字子产,一字子美,亦称公孙侨。

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郑相子孔被诛杀,郑简公任子产为卿。当时郑国内部诸公子互相争宠,内乱不断,加以外患频频,国势岌岌可危。

郑简公欲使子皮(即罕虎)执政,子皮说:我不如子产。郑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2年),子产被任命为相。子产曾向郑大夫然明问为政之道,然明回答说:"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鹳之逐鸟雀也。"(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句话对他影响极深。

孔子谓子产有四方合于君子之道:立身谦恭,事上谨敬,养民惠爱,使民合于义。子产执政后,以"救世"为宗旨,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就是整顿田地的疆界和沟洫,调整农舍。在当时来说,这样即有利于农业生产,也便于向农民按田亩征税。

第二,"作丘赋",即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有缴军赋及服兵役的义务。

第三,"铸刑书",就是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使人们有法可依。

第四,"择能而使之",也就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上卿子皮想让尹何去治理一个城邑。

子产反对,说他年纪还轻,怕未必能够治理得好。子皮说,这个人很老实,也很听话,我很喜欢他,让他去学习,以后他就知道如何治理了。

子产说,不行。你喜欢一个人是希望他有所得益,而不希望他受到伤害,可是你让这样的人去治理城邑,正好比是让一个不能执刀的孩子去操刀宰割一样,这就难免会使他自己收到伤害。

你家里有美丽的锦缎,你决不会让不会裁缝的人用着锦缎去学习裁缝的;而大城大邑,是许多人赖以生存的地方,比美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怎么可以让学为政的人去裁治呢?吾听说学而后入政,未听说以政为学的。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子皮听了子产一席话,茅塞顿开,他说:君子站得高看得远,知道得多而且广,小人站得低看得近,只知道自己身边的事。我可说是一个小人,没有听到你这一番话,我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呢!今后我一切听你的。

子产听了连忙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并不知道你心里所有的想法,怎么可一切听我呢!不过这件事我觉得你的做法不妥,我心里不安,所以就直言相告了。

子皮感到子产为人诚,为国忠,就把他推荐给郑简公,让他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子产进行改革也得到子皮的支持。

第五,"不毁乡校"。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这样记载的:"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论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当时,乡校既是地方学校,又像是个舆论机构,所以子产不主张毁乡校,以便听取国人对政治的意见。他说:好比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以药之也!"这不仅很有见地,也有点民主风度。

子产的这些改革,的确为郑国带来了新气象:"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国人赞扬他: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子产的改革收到一定成效,但在当时郑国的政治形势下,它不可能触动郑国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等到子产死后,郑国恢复了老样子:贵族子弟纷争,外患不断,最后终于被韩国所灭。

子产曾经说过:"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这一方面说明他有不信天、不靠天的思想,主张尽人事;另一方面,恐怕也反映了他当时对郑国政事无可奈何的一种心情。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子产临死时,曾对游吉说过一段话:"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这就是说,最好以德服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立法、执法必须严格,这样人们就不敢以身试法,这也是为了保护人民。对这一段话,孔子十分赞赏,称"古之遗爱也。"

郑国子产的政治改革,死后举国痛哭曰:

公元前522年,子产卒,郑人皆哭,好像是自己的亲人死了一样。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孔子听到子产死的消息,也不禁泪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