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為鏡,可明得失;以史為鏡,可知興衰。

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是不會忘記的。我國古代的一些清官廉吏,他們的光輝業績、嘉言懿行,不僅在當時成為口碑,被人們廣泛傳頌,史學家們也會把它記錄下來,載入史冊,使之流芳千古,不斷激勵後人。在一串串綴滿光環的名字中,排在前列的有子產。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子產(?-公元前522年)是兩千多年前我國春秋時期鄭國人,鄭穆公之孫,名僑,字子產,一字子美,亦稱公孫僑。

鄭簡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鄭相子孔被誅殺,鄭簡公任子產為卿。當時鄭國內部諸公子互相爭寵,內亂不斷,加以外患頻頻,國勢岌岌可危。

鄭簡公欲使子皮(即罕虎)執政,子皮說:我不如子產。鄭簡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2年),子產被任命為相。子產曾向鄭大夫然明問為政之道,然明回答說:"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之,如鷹鸛之逐鳥雀也。"(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這句話對他影響極深。

孔子謂子產有四方合於君子之道:立身謙恭,事上謹敬,養民惠愛,使民合於義。子產執政後,以"救世"為宗旨,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幾項。

第一,"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就是整頓田地的疆界和溝洫,調整農舍。在當時來說,這樣即有利於農業生產,也便於向農民按田畝徵稅。

第二,"作丘賦",即創立按"丘"徵"賦"的制度,居住在農村的居民有繳軍賦及服兵役的義務。

第三,"鑄刑書",就是把法律條文鑄在鼎上公佈,使人們有法可依。

第四,"擇能而使之",也就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長。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鄭上卿子皮想讓尹何去治理一個城邑。

子產反對,說他年紀還輕,怕未必能夠治理得好。子皮說,這個人很老實,也很聽話,我很喜歡他,讓他去學習,以後他就知道如何治理了。

子產說,不行。你喜歡一個人是希望他有所得益,而不希望他受到傷害,可是你讓這樣的人去治理城邑,正好比是讓一個不能執刀的孩子去操刀宰割一樣,這就難免會使他自己收到傷害。

你家裡有美麗的錦緞,你決不會讓不會裁縫的人用著錦緞去學習裁縫的;而大城大邑,是許多人賴以生存的地方,比美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怎麼可以讓學為政的人去裁治呢?吾聽說學而後入政,未聽說以政為學的。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子皮聽了子產一席話,茅塞頓開,他說:君子站得高看得遠,知道得多而且廣,小人站得低看得近,只知道自己身邊的事。我可說是一個小人,沒有聽到你這一番話,我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呢!今後我一切聽你的。

子產聽了連忙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並不知道你心裡所有的想法,怎麼可一切聽我呢!不過這件事我覺得你的做法不妥,我心裡不安,所以就直言相告了。

子皮感到子產為人誠,為國忠,就把他推薦給鄭簡公,讓他進入最高權力機構。子產進行改革也得到子皮的支持。

第五,"不毀鄉校"。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是這樣記載的:"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如何?’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論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當時,鄉校既是地方學校,又像是個輿論機構,所以子產不主張毀鄉校,以便聽取國人對政治的意見。他說:好比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以藥之也!"這不僅很有見地,也有點民主風度。

子產的這些改革,的確為鄭國帶來了新氣象:"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國人讚揚他:

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子產的改革收到一定成效,但在當時鄭國的政治形勢下,它不可能觸動鄭國貴族的根本利益。所以等到子產死後,鄭國恢復了老樣子:貴族子弟紛爭,外患不斷,最後終於被韓國所滅。

子產曾經說過:"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這一方面說明他有不信天、不靠天的思想,主張盡人事;另一方面,恐怕也反映了他當時對鄭國政事無可奈何的一種心情。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子產臨死時,曾對遊吉說過一段話:"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這就是說,最好以德服民,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立法、執法必須嚴格,這樣人們就不敢以身試法,這也是為了保護人民。對這一段話,孔子十分讚賞,稱"古之遺愛也。"

鄭國子產的政治改革,死後舉國痛哭曰:

公元前522年,子產卒,鄭人皆哭,好像是自己的親人死了一樣。

"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孔子聽到子產死的消息,也不禁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