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树人”式教育,育人先育“德”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常常引发争论的便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老师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如何配合老师工作?

相信这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每个家庭中,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出发点一致就可以了。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先树人,后成才”。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骨子里要有正气!现在社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那么我们更应该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品行,才能在这个大千世界中不迷失自我。

重在“树人”式教育,育人先育“德”

“父母”这两个字眼,相信很多人都曲解了其中的意思,有些父母认为只要是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了,至于教育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其则不然,作为父母不仅要生养,还要育“德”,祖国给了我们良好的生活条件,那么我们就要用优秀的下一代回馈祖国。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标杆,作为父母我们要以身作则,自身品德端正,教育孩子重在培养品德,三观。想要在这充满诱惑德大千世界活下去,首先应该不迷失自我。香港乱徒大部分80 90后,说明这一部分人群品德是有问题的,他们的父母无疑也是失败的!

作为老师要有为人师的品行,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航灯,应该担起作为引航灯的责任。教育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应该重在“树人”,不要以成绩好坏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应该注重品学兼优的结合培养。

我的教育理念是;“教书育人德为本”。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我都奉行这一原则。可是现在有些人却本末倒置,只要孩子考高分,别的啥也不计较了。我评价一个孩子优秀或成才与否,考试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我觉得孩子的道德品质好坏才是第一位的。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是先看看他是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以我说:要想长大成才,必须从小学会做人。

我是一名新手家长,孩子6岁,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与奶奶爷爷商量好,重在培养孩子品德,不娇养孩子,要以一个正确的家庭观念来养育孩子,记得女儿5岁的时候跟奶奶去邻居家玩,拿回来一个小玩偶,奶奶说了好几次都不肯放下,回到家以后,我跟媳妇二人跟女儿讲明了道理,女儿开始哇哇大哭。这时候全家人都不理她,任她哭闹,直到她主动要求把玩具送还,擦干她的眼泪陪她一起送了玩具。当然第二天爷爷买了个一模一样的玩具奖励她。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她明白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你的任性而包庇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要通过自己努力去获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