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今天胖娃去逛哪兒?走起!五世同堂街!

據傳這條街的得名緣由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這裡有一張姓人家五代同居,世稱“五世同堂”。乾隆皇帝認為這是民風淳厚之故,亦是昌運吉慶之兆,曾贈該張姓百歲老人詩。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五世同堂匾額

國史館副總裁董浩題書“五世同堂”匾額。

五世同堂街

南起三槐樹路,路口對著慶雲北街,北端止於玉皇觀街與城隍廟街交會處而延接五昭路。玉皇觀街、城隍廟街和五昭路都已經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關注公眾號,看看歷史文章。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第一張照片是街北端十字路口,往北(前)走約180多米,就到了三槐樹路,整個路面寬度大概有8米。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從五世同堂街北路口往南走。右手是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原成都二中)的校區,聽我的一個朋友說,現在校區都變小了,他在讀中學時,前面的三槐樹街的禮頓酒店都是學校的地盤。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學校校訓牆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學校的校訓牆上,有許多文化學者和名人都是從成都二中畢業的,有作家流沙河,漫畫家丁聰,還有革命家李碩勳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軍區五世同堂街幹休所

與成都二中相鄰的是成都軍區的幹休所。之前裝修得沒有這樣高大上。前段時間對大門進行改造,臨街的接待廳也給封閉起來了,好像是因為部隊不能對外經營,周邊原來很多門面都是軍區的,現在都收回去了。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幹休所對面是和平幼兒園。園區面積不大,但在這裡上幼兒園的娃娃還是有點多,每天到下午接送娃娃時候,街邊停滿了接送的汽車。娃娃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是我們的,但終究還是你們的,每個娃娃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無數的未來可期。開放二胎後,幼兒園供不應求。

五世同堂街的小區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街上還有幾個老小區。門臉都按統一的格式進行裝修。以往的青磚白瓦川西老民居不見了,改造後在門臉上留一點過去的建築風格。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中醫館的旁邊,有一個診所。

診所坐診的是一個年齡大概60多歲左右的中年人,協助他的是他的愛人,有一個略帶點殘疾的小孩跟著他們。小孩年齡只有3歲左右。

我家神獸有時感冒了,會在診所裡拿點藥,吃了就好了,神獸還比較對這個醫生還比較敏感。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烤羊肉串一般晚上才開門。烤肉的是新疆人,肉串是不是新疆的就待考證了。

晚上散步,從烤串前過時,新疆老闆見人就招呼:“羊肉串哦!正宗新疆羊肉串!吃一串想兩串!”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的冒著油,老闆拿著佐料瓶,不停的往上灑著孜然、花椒在、辣椒麵。

街面上支著簡易的桌椅,食客們坐在一旁,咂著啤酒,一邊看著老闆烤肉串,一邊催著老闆“老闆,能不能快點,接不上趟了!”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老小區旁的嘉立酒店。

五世同堂街現在已經沒有原來的面貌,成都二中的老學生流沙河先生在回憶文章中常常提到五世同堂街。據說此地有一座張家大院,五世同堂不分家,仍吃大鍋飯,其樂融融。清朝官方贈張家“五世同堂”匾,街道因此得名。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新浪博客“焦板兒”先生的文章《五世同堂街上的感嘆》,博客裡有不少五世同堂街的老照片,借過來,各位看客看一下過去的五世同堂街,就此謝過 “焦板兒”先生。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成都街巷|五世同堂街。張姓人家五世同堂,人生至此,豈不快哉!

今天的成都,是過去成都的未來,也是未來成都的歷史。我無法,也不可能進入到成都的過去,但我呆在現在的成都,現在的成都今後也會成為未來的歷史。

這是一種傳承,所以,我想記錄現在的成都。

後 記:

1、文中的照片,部分來自於網絡,表示感謝,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2、請關注公眾號,所有寫的東東在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中都有。

3、故事歡迎大家參與,故事可以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