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為什麼罵唐楷,知道原委後,讚歎這位孤獨的穿越者

作為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米芾,做事有時候瘋瘋癲癲,曾經和一塊石頭稱兄道弟,不過他做的最瘋狂的一件事,是把唐朝的大書法家,基本挨個罵了一個遍,讓許多人目瞪口呆。

當時米芾批判歐陽詢等人,具體的文字如下:歐陽詢“道林之寺”,寒儉無精神。柳公權“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柳與歐為醜怪惡札祖,其弟公綽乃不俗於兄。歐、虞、褚、柳、顏皆一筆書也。安排費工,豈能垂世。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米芾為什麼罵唐楷,知道原委後,讚歎這位孤獨的穿越者


米芾除了噴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等人之外,還有一些沒有他們出名的書法家,也沒有幸免於難,都慘遭他的奚落,作為一位北宋知名的書法家,為什麼和唐朝幾位楷書的奠基者過不去,對他們的字,進行無情的批判呢?

有人說是米芾的楷書不如他們,對他們進行打擊報復,可是他們都不在世了,沒必要對他們進行報復。再說米芾相當自負,曾經對宋徽宗描述道:“蔡京不得筆,魯直繪字,東坡描字,臣刷字。”一個“刷”字,把他的運筆純熟,敘述的淋漓盡致,相傳在米芾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只好向附近有錢的鄉紳家裡借字帖,答應只借一晚上,到了天明就還,到了天明以後,米芾還給鄉紳兩本字帖,一本是自己臨摹的,鄉紳分不清楚哪一本是自己的。


米芾為什麼罵唐楷,知道原委後,讚歎這位孤獨的穿越者


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王羲之的字帖,有很大一部分,是米芾臨摹的,這得感謝米芾,否則王羲之的字,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也許都不知道。

有人把楷書比喻成站立,把行書比喻成走路,把草書比喻成跑步。沒有先不學站立,就能夠跑步的,現代人有不少人想直接學習草書,別人勸也不聽。其實有一個心酸的故事,也許對這些人有一定幫助,有一位老者,拿來許多草書作品,去請教林散之,告訴林散之他從來沒練過楷書,直接練習草書的,林散之邊看邊點頭,等送走了這位老者之後,林散之對身邊的說道:“他還沒有入門!”不練楷書,直接練習草書,就是浪費自己光陰,林散之沒有勇氣打擊這位老者了。希望看了這個故事,對一些想一步到位的書法愛好者,有點借鑑作用。


米芾為什麼罵唐楷,知道原委後,讚歎這位孤獨的穿越者


米芾作為一個書法大家,是絕對不可能楷書寫不好的,他的楷書繼承了晉人風骨,沒有唐楷的痕跡,唐楷的風格,“歐體嚴謹,間架結構好,顏體舒展、大氣雄厚,柳體瘦勁、法度森嚴。”在北宋時候,已經呈現到了頂峰,並且開始了走向僵化,運筆方法重複,疾澀頓挫過分體現,法度限制了個性表現,晉人風骨,在唐朝就開始圈起牢籠,章法,結構把人們的思維表現,徹底的禁錮起來,極大的限制人們對書法的抒發自由。

唐朝是楷書法度的建立,到了唐朝末年就達到了頂峰,宋朝和明朝,就開始衰退了,除了趙孟頫,就基本沒有什麼楷書書法家,不是宋、明的書家水平不高,而是在唐人的法度框架下,沒有他們什麼自由發揮的空間了。

所以米芾第一個站起來了,向傳統的唐楷宣戰,要求有自己的發展創新空間,繞過唐楷,直接學習晉人的古法。可惜米芾的調子太高了,曲高和寡,當時的人聽不懂,只好把他看成一個癲狂的瘋子。


米芾為什麼罵唐楷,知道原委後,讚歎這位孤獨的穿越者


米芾的言論,實在太超前了,直到清朝初年,才有人提出放棄晉唐,遵循魏碑的古風,清朝人的觀點,比米芾還有先進一些,連晉人的風骨也放棄了,進入魏碑粗狂的風格,儘管米芾沒有看出魏碑的強大生命力,僅僅停留在晉朝纖秀飄逸的書風,也是朝著打破就有體制,邁出非常重要的一大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