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1930年代中期,英國軍方的坦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統的輕型坦克,其主要任務是偵察;第二種是新型的步兵坦克,這類坦克速度慢、裝甲厚,主要用於步坦協同作戰;第三種是騎兵的中型坦克,也就是大家叫的巡洋艦坦克,其主要任務是穿越戰場對敵軍的“要害”進行突襲,而這類坦克必須要具備速度快、火力強等特點;今天的主題Mk.III正是英國巡洋艦坦克的“雛形”。

引進美國的克里斯蒂坦克

1930年代,英國的中型坦克屬於初步發展階段,當時被英國軍方標準化的也只有輕型坦克。而這些坦克重量普遍在4-5噸左右,配備重機槍,在西方戰場上這樣的配置不具任何優勢。其實從1929年開始,英國就在秘密研發A7中型坦克,研發進度特別緩慢。直到後來維克斯公司接手坦克的製造任務後,推出了A9中型坦克,也叫做Mk.I巡洋艦坦克。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在服役的英國Mk.I巡洋艦坦克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在法國加來海峽的Mk.I巡洋艦坦克


Mk.I巡洋艦坦克的可靠性雖然差強人意,但它卻是英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巡洋艦坦克。該坦克是在“吉福德·勒斯奈·馬特爾”中尉的帶領下製造出來的,為了適應更現代化的戰爭,A9巡洋艦坦克的機動性比同一時期的英國坦克要強很多,不過它仍然是“馬內爾”中尉的臨時設計方案,之後的英國坦克也是在此基礎上改進的。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1930年代,裝備7.7毫米維克斯機槍的A9坦克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A9坦克的簡易圖


英國看到了蘇聯的BT系列坦克,以及美國的克里斯蒂坦克(我上一篇文章就是寫克里斯蒂坦克的)後開始眼紅了。當時的克里斯蒂M1940坦克在業界內掀起了軒然大波,看到這種速度超快的坦克後,英國向美國提出購買克里斯蒂坦克的申請。1936年10月3日,英國成功引進了一輛克里斯蒂坦克,他們僅支付了8000英鎊,之後克里斯蒂和測試員也來到了英國參與坦克測試(有些資料顯示,克里斯蒂坦克是美國軍方直接租給英國的,克里斯蒂本人並不知情)。

英國購買到的實際上是克里斯蒂M1931型坦克,屬於克里斯蒂的試驗原型坦克,也就是克里斯蒂T3、克里斯蒂T1坦克的前身;在1932年6月時,克里斯蒂以2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軍方,但是坦克的標準達不到軍械局的要求,所以美國軍方又把坦克轉售給英國。克里斯蒂坦克送到英國後,被重新命名為A13E1坦克,編號為T.2086,坦克沒有炮塔、無線電等輔助設備。1936年秋天到1937年春天,A13E1坦克一直在英國的漢普郡奧爾德肖特附近進行測試;坦克累計行駛了1085公里,其中523公里是在野外行駛;英國還為A13E1坦克製作了一個炮塔模型,但無法發射彈藥。

坦克已經完成測試,不過英國似乎沒有什麼收穫。反倒是另一邊的克里斯蒂又推出了M1937坦克,這輛坦克比英國的A13E1、克里斯蒂T1坦克更加先進;使用的是430馬力的柯蒂斯D-12飛機發動機,速度比之前的坦克更快;坦克的懸掛系統增加了一個平行減震器,這種設計方案讓坦克的懸掛功效有明顯的提升,無論是在制動或者加減速時都能減少坦克的震動。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M1937坦克使用的正是此款柯蒂斯D-12飛機發動機


果不其然,英國又開始計劃引進克里斯蒂M1937坦克。在數月後,克里斯蒂M1937穿越大西洋到達英國範堡羅機場進行測試,坦克的最高時速達到102.5公里/小時,英國的設計師瞬間目瞪口呆,因為他們不敢想象坦克的速度可以這麼快,都要趕上汽車了。然而,當他們瞭解到克里斯蒂坦克的價格時,幾乎是絕望的;克里斯蒂對M1937坦克的生產許可報價高達32萬美元,英國無法拿出來這麼多錢去購買一輛坦克的生產授權。

改進克里斯蒂坦克後,A13E2坦克誕生

1937年,英國開始研發和克里斯蒂M1937類似的坦克。莫里斯汽車公司(Morris Motor Company)的工程師嘗試把克里斯蒂坦克的發動機、懸掛系統、變速箱、冷卻系統等拆下來用來組裝一輛新的坦克,新坦克被命名為A13E2,和克里斯蒂設計的坦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最大的區別就是英國放棄了坦克的交替驅動設計,因為到了1930年代後期坦克的履帶使用壽命超過了1000公里,所以交替驅動對於坦克來說已經是多餘的。而A13E2坦克的最高時速只有50多公里/小時,雖然和克里斯蒂坦克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能暫時滿足英國的需求。

莫里斯汽車公司的工程師嘗試使用M1937坦克的平行減震器,但他忽略了坦克減震器的另一個功能,彈簧不只是用來減震,還用來降低坦克的高度,而英國自己製造的坦克高度本來就很低,所以他們只能採用和M1931坦克一樣的減震器。發動機同樣使用和M1931同款的Liberty L-12 12缸飛機發動機,但是英國獲得了該發動機生產授權,命名為諾菲爾德Liberty L-12發動機。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Liberty L-12的12缸飛機發動機

另外,坦克的整體外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克里斯蒂坦克的前部比較尖,有一個類似斜坡的前部,這樣設計的弊端就是坦克的重量分佈不均勻,在越過溝壕時車體跳動更大。此外,克里斯蒂坦克很窄;這也限制了炮塔的寬度,而艙內成員操作時也非常不方便。英國設計的坦克比克里斯蒂坦克寬10釐米、長50釐米,坦克前部使用的是傳統的英國坦克樣式,類似於之前的A9坦克。使用機槍炮塔也是當時坦克的主流趨勢,但A13E2坦克依然沒有;駕駛位在坦克的中間位置,這使得駕駛員的視野更廣;消聲模塊和原來的坦克一致,其他部分都是英國設計師重新設計過的。坦克上有很多小窗口,這本來就已經降低了裝甲的強度,而且裝甲厚度也只有14毫米,所以坦克根本無法抵禦大口徑機槍的射擊。A13E2坦克炮塔使用的是一門40毫米的坦克炮和一挺維克斯機槍,與A7坦克類似。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A13E2坦克的設計方式和英國之前的坦克非常像

1937年10月,A13E2坦克準備就緒,編號為T.2085,同一個月開始試驗。事實證明,這輛使用諾菲爾德Liberty L-12發動機的坦克表現出乎意料,速度可達56公里/小時,幾乎可以達到維克斯Mk.VI 5噸坦克的速度,而A13E2坦克的重量為14噸,由此可見是發動機改變了A13E2坦克的速度。

不過,A13E2坦克使用的還是原來的克里斯蒂履帶,該履帶對坦克車輪的磨損比較嚴重,所以英國軍方要求對坦克的履帶進行改進。結果,改進後的坦克就是A13E3,編號為T.3642。使用新履帶後坦克車輪的壽命得到了延長,但是最高時速也降低了,只能達到48公里/小時,A13E3坦克開始裝備真槍實彈,可以實地射擊,不再像之前的坦克一樣只裝備武器模型。

巡洋艦Mk.III坦克不適合戰爭

完成試驗後的A13E3被歸類為巡洋艦Mk.III坦克,由諾菲爾德機械公司負責生產。在1930年代之前,諾菲爾德機械公司是英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接手Mk.III坦克的生產後,該公司也順利成為了英國最大的坦克製造商。但是,諾菲爾德製造的坦克到了二戰結束後才開始被人熟知,在1938年時該公司的坦克訂單非常少,其主要原因是英國把花費都投入到空軍和海軍上,所以忽視了坦克部隊的存在。

英國的坦克成本不算太低,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算的;每“噸”坦克的價格約為1000英鎊,而Mk.III坦克的重量為14噸,價格也就是14000英鎊。按照當時的匯率大約為6.8萬美元、15萬德國馬克。相比之下,德國的三號坦克造價為11萬馬克,美國的M3中型坦克造價也只有5.5萬美元。

量產後的巡洋艦Mk.III和A13E3坦克略有不同;炮塔右側裝有一個榴彈發射器,並且排氣管也改成了內藏式。起初英國軍方只訂購了65輛巡洋艦Mk.III坦克,編號從T.4385至T.4449;訂單量之所以少,是因為巡洋艦Mk.III坦克的裝甲太薄,軍方認為這樣的坦克無法滿足戰爭需求,所以之後改進版的巡洋艦Mk.IV坦克也順應而生,然而巡洋艦Mk.IV坦克的裝甲並沒有得到改善,還是隻有14毫米。

其實,英國的Mk.III坦克只是巡洋艦坦克的一個過渡型。1939年9月1日,英國的巡洋艦坦克總共才79輛,到了1940年6月之前已經生產了322輛。不過要把坦克送到戰場上需要一定的時間,1940年5月德國對比利時發動進攻時,英國38輛巡洋艦Mk.III坦克前往戰場支援比利時,坦克分為第3和第5皇家坦克團,而這些坦克團都隸屬英國第1坦克師,後來都被編入第3裝甲旅。

1940年5月下旬,巡洋艦Mk.III坦克在法國阿比維爾地區首次參與作戰;坦克部隊由英國皇家少將“埃文斯”全權指揮,在5月15日就已經抵達法國,不過仍然有一部分坦克未安裝輔助設備,所以坦克的效能大大降低。

巡洋艦Mk.III坦克速度快、機動性強、火力十足,但是面對德國的反坦克炮卻毫無還手之力。極有可能在戰爭之前,德國就針對“克里斯蒂”系列坦克做了戰略部署,況且該系列坦克的裝甲厚度普遍在9-14毫米左右,別說是反坦克炮,就是一般的大口徑機槍都能射穿。而且之前德國也有意購買克里斯蒂坦克(Mk.III坦克的前身),“既然無法擁有,那就毀了它”,所以德國肯定是有研究過如何有效地對付克里斯蒂坦克。巡洋艦Mk.III坦克第一次亮相幾乎就終結了自己的戰鬥生涯,最後一次使用是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之後就一直遺棄在那裡。另外也有傳言說巡洋艦Mk.III坦克被派往北非參與作戰,但是沒有確切的資料記載。

巡洋艦Mk.III坦克的最終宿命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被遺棄的坦克落入了德軍手中,一些輕度損毀的坦克被德軍收繳到Mk.III 743(e)坦克部隊。其中,至少有3輛坦克被送往庫默斯多夫進行試驗,到了1945年4月蘇德戰爭中還可以看到幾輛改裝後的“巡洋艦Mk.III坦克”。

至今保存完好的巡洋艦Mk.III坦克只有2輛;其中一輛在法國加來海峽省的大西洋之牆博物館中,該坦克沒有得到修復,裝甲、炮塔等多處損毀已經非常嚴重。第二輛位於英國博文頓坦克博物館內,該坦克的炮塔、裝甲都還完好無損,但是和Mk.IV、Mk.II有點不一樣,可能是戰爭結束之後被英國軍方修復了,也有可能是該坦克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過戰爭,這輛坦克的資料記載也非常有限。

英國巡洋艦Mk.III坦克,克里斯蒂坦克的“歐洲之旅”

英國英國博文頓博物館中的巡洋艦Mk.III坦克


英國的巡洋艦Mk.III坦克算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從開始引進美國的克里斯蒂坦克,到對各種部件自定義化,過程很艱辛坎坷,但也沒能改變英國坦克的頹勢,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Mk.III開創了英國巡洋艦坦克的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