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小時候,每年到了端午節,媽媽總會在清晨摘下最新鮮的艾草,給我泡水洗臉,然後用紙盒做成三角形的符並把艾草訂在門上,驅邪避災。後來我才知道艾草屬於芳香類的藥物,有殺菌、通竅的功效。孩童的時候也喜歡三五個女孩子集結到野外採花,然後用水養著,一方面花兒嬌豔的樣子確實可愛,另一方面也為花香而迷戀。甚至,有時會因為花的香氣太誘人而吸食花蜜。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成年以後,接觸的更多是高科技帶給我們的化學合成的香,洗髮水、沐浴露、日常護膚品,合成的香味劑可以模仿任何我們熟悉和不熟悉的香味,做一個香香的女人視乎是很容易的事。我也總會被擦肩而過的她留下的香味神情恍惚,但過後總覺得香味太浮誇,太妖冶,就像這個浮躁的世界裡的萬物,香味也是那麼張牙舞爪的廣而告之“我很香”,缺失了一種讓人回味的感覺。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和天然的植物馨香再次邂逅是兒子出生後,醫生說小嬰兒的黃疸高要離開媽媽住院做藍光治療,是媽媽的優柔和不忍讓我選擇保守治療,觀察後再決定是否做藍光治療。一個小小的茵陳(芳香類中草藥)枕頭竟然真的讓兒子的黃疸降了下來。那天然淡淡的草藥味和嬰兒的奶香味輕柔的結合在一起,永遠的留在我的腦海中。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讓我真正和天然的馨香鏈接起來的是我的朋友小莫。小莫是我曾今的同事,她是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女孩子,總是一個人默默的伏臺工作,然後一個人靜靜的吃快餐,活的旁若無人。但就是她這種弱弱的感覺吸引了我的眼光,我生性喜歡悲天憫人,小莫的言行舉止都讓我有種要貼近她的感覺,於是我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她的朋友,聽她講她的故事,她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前夫是個家暴男,每一次家暴後,婆婆還會跳出來指責她。 費了好大的勁才離了婚,但是前提是,她把他們共同的女兒留給了前夫,每次說到她的女兒,都能感受到那種無法言喻的悲傷。她的第二次婚姻還算幸福,現在的老公也是二婚,孩子已經長大,所以免了她去辛苦扮演後媽這個角色,兩個人在城中村租了房子,老公在下面開士多店,頂上的閣樓裡住人,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了點,老公卻是事事由著她,讓她按著自己的性子活。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莫,其實並不普通,她喜歡吟詩,參加了個詩友圈,在那個圈子裡她用文字指點江山,不同凡響。她還喜歡中國古典的藥香技藝,自己合香,做香囊、香丸。藉著她的引路,我也喜歡上了傳統的藥香技藝,女人似乎對香有種天生的情結,靠近香,你會覺得自己也雅緻了。小莫曾今給我做過一個香藥手串,手串看起來就和她一樣普通,不起眼的顏色,若有若無的香味,但是,每當我感覺寂寞無聊的時候,湊近鼻子輕嗅那香珠,總會讓我精神定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小莫最後還是決定要回老家,她放不下她那個孤苦的女兒。她就像一陣淡雅的香味,悠悠的飄入我的生活,又倏忽間隨風而散,只給人留下遐想。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小莫走了,我卻與香再不能分隔,我喜歡上了那些中草藥芳香的氣息,每種藥草不同味道,輕輕嗅去,用心感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靜謐和故事。點一注香,篩粉、合香、揉泥。靜靜的等待香珠乾燥、輕輕打磨平整,串珠做繩,耳邊魚缸裡的水聲嘩嘩,我撫摸著流蘇裝點的香珠,心裡微嘆:“有幾個女人能尋得屬於自己的香味。”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中國古典的藥香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國人都是用草藥類、金石類的天然馨香做護膚、美容保健類產品,香囊、香牌、香珠都是才子、佳人必備的裝點物品,同時根據藥性的不同,這些物品又兼具有辟邪、健脾、走竄、化溼等不同的效果。現代人思慮過度,神氣多外洩,隨身佩戴香珠可以幫助提神斂氣、祛除雜念,是不錯的配飾和養生用品,擁有一個香珠手環,獨處時閉上眼睛,感受來自自然的力量的氣味在鼻尖遊走,世間的煩惱又有什麼不可以化解呢!

聞香識女人-忽聞香,似見你,古韻中的馨香

-訂製純手工的香珠、香牌配飾的可以留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