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雙十中學將學生和教職工入校通道分開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昨天晚上,廈門二中的第一次班會課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集美中學學生入校前測量體溫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集美中學學生為陳嘉庚先生和院士校友雕像獻花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廈門二中老師戴智能頭盔測體溫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雙十中學學生通過智能防疫設備刷卡測體溫入校


等待了54天終於開學啦!廈門近1.6萬名高三學生今起正式上課

▲廈門二中學生在餐廳就餐


廈門高三學生自1月21日結束上一學期學習至今,已經歷了長達2個半月的超長寒假。

昨天,他們終於返校報到,住宿生也順利入住宿舍。比預定春季學期推遲了54天后,新學期終於要開學了。

今天,全市近1.6萬名高三生就將正式回到教室開始上課。

“防疫神器”把好校園第一關

昨天一早,雙十中學枋湖校區迎回了首批返校的高三住宿生、走讀生,即將開啟嶄新的衝刺階段。


雙十中學校門口,左右兩邊各設一個測溫點,一邊通車,一邊行人。學生專用通道與教職員工專用通道分離,地上有清晰標示“前後間隔一米”,提醒入校人員保持距離。安保人員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家長一律不許入內,外來人員需出示健康碼並做好登記才能放行。 人員監督只是第一步,高科技“神器”也來加持。走進校園,只見四臺智能防疫工作站一字排開,外觀像“防疫通道”,與機場、車站的安檢閘門相類似。導報記者看到,學生們走過通道,即進入檢測區域,經過打卡識別測溫系統時,將校園卡放置於感應區,屏幕上便會立刻顯示出學生身份與體溫,全程不到10秒。“打卡感應檢測體溫後,學生自己能看到,後臺也會收集到數據。體溫高於37.3℃時外面會閃爍紅燈,體溫正常則亮起綠燈。”雙十中學辦公室主任李名濟介紹,機器剛剛投入使用,學校特意安排值班老師、技術人員到崗,遇上突發的故障便手動為學生測體溫,確保萬無一失。雖然通知到校的時間為上午8點,但從7點30分起就陸續有學生拖著行李箱進入校園。“我們家就住學校附近,為了避免返校人員集中,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還是選擇提前來。重新開學孩子的心情很激動,看到學校防疫工作做得這麼到位,我也放心多了。”陪同女兒前來的葉女士說。

昨天下午2點多,集美中學高三學生也陸續返校。老師、校醫全副武裝,在校門口對返校學生登記、測量體溫。入校學生需提供承諾書、健康碼,且體溫正常才能進入校園。“男生從東大門進入,女生從西大門進入,體溫異常的同學,在校門外的隔離屋做進一步觀察和處置。”集美中學校長蔣思彬介紹,該校提前一週組織高三老師視頻培訓,從進校門、宿舍、食堂到教學樓,每個關口都做了規範指導,層層把關。

“紅馬甲”來幫忙,備好的薑茶也暖心

春雨淅淅瀝瀝,澆不滅同學們重返校園的激動之情。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西門外,幾排欄杆隔出進校通道,兩臺“智能防疫工作站”投入工作,還有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忙裡忙外,迎接著返校的高三同學。“因正門外是主幹道,車流量大易堵車,考慮到測溫及人員疏散工作暫時關閉,學生統一由西門進入。”科技中學辦公室主任呂海斌介紹,此次共召集50多名志願者協助入校工作。

大門口到宿舍樓,大約三分鐘,一路上洋溢著興奮的氣息。家住漳州的林芃午飯後便收拾行李出門,生怕堵車耽誤了行程。一不小心“放”了個長假,她的心情很複雜:“原本12天的假期只帶了一個包回去,這次帶了2個箱子和一個包回來,復課是好事,我也要做好學習和衝刺的準備了。”

爬上五樓,熟悉的同學們互相打起招呼,最讓林芃驚喜的卻是生管老師——一眼認出戴著口罩的她。“頭髮淋溼了等等要及時吹乾,下雨天天氣冷,收拾完東西記得到食堂喝一杯薑茶。”簡單的幾句叮囑,讓她倍感溫暖。

過兩關進宿舍,家長請止步

昨天下午的廈門二中,分兩批迎接400多名住宿生和近200名走讀生。從下午2:40開始,住宿的高三學生錯峰返校。

護送學生到校的家長全部止步於校門口,之後由學校老師、物業、安保等相關人員接過行李,將學生送進宿舍區。從現場看,住宿生進入宿舍之前至少要經過兩道關卡:進入校門前用額溫槍測一次體溫,進入宿舍樓再經過一次體溫檢測。

同時,還有穿戴著測溫智能頭盔的老師站在一旁,完成對所有進入宿舍人員的掃描,若發現體溫異常人員,頭盔即可自動報警。所有進入宿舍的行李,也都經過現場人員消毒。昨天下午,學生進入宿舍後開始整理內務,至傍晚用餐前,不能出宿舍。同時要求住宿學生不串門聚集。

廈門二中校長王守瓊介紹,該校高三宿舍原本一間住5名學生,此次徵用其他年段宿舍後,高三每間宿舍最多住3人。

在集美中學,空餘宿舍也被充分利用起來,同時,針對本市、本省及省外三類學生,校方還執行了分類住宿,避免交叉傳播的隱患。

導報記者注意到,集美中學宿舍電梯按照井字格設置,一次只能承載9人。角落裡佈置了綠植,樓道中還設置了免洗洗手液。該校生管科科長賴春葵介紹,學校原創了住宿生“防疫”三字經,還詳細規定了同學們睡覺的角度,“要腳朝腳睡覺”。

各校高三住宿生每天進出宿舍,都錯峰分批進行。

就餐也男女有“別”,上廁所也錯峰

不僅是宿舍,廈門二中還臨時徵用了其他年段的教室。原本該校高三14個班級都在同一棟教學樓,此次復課,一部分班級被挪到其他年段的教學樓上課。譬如高三教學樓一層有五間教室,學校啟用頭尾兩間,將中間的三間空出來,午休時還可以供走讀生使用。

廈門二中、雙十中學等校的學生教室,課桌椅統一以“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標準,單人單桌拉開最大距離,自習課時人數多的班級將一分為二。

在集美中學的教學樓區域,高三14個班也被分散到了3棟教學樓裡。高三(5)班的黃浩準備和同學一起換到高二(9)班的教室上課。他說,在家上網課雖然進度不落下,但氛圍沒有學校好,等開學已經“迫不及待”。

解決學生用餐問題,集美中學、廈門二中等校都實行單人單桌、同向用餐的方式。導報記者現場看到,集美中學學生就餐同樣男女有“別”——男生在教室用餐,女生在食堂用餐。學校為每一位學生設置了固定座位,座位上顯眼標明瞭班級和人名。為了方便學生更快找到座位,每個班級還用不一樣的顏色區隔。比如高三(2)班用橙色,而高三(1)班則用紅色區隔。該校還在食堂地板上做了進出動線的指示。蔣思彬校長介紹,學校還將安排老師和學生志願者現場陪餐引導,指導他們按設置線路有序行進,同時提醒他們戴好口罩。

昨天傍晚,廈門二中高三住宿生返校後第一次分兩批在食堂用餐,校方在餐桌上貼上了兩種不同顏色的標誌,以作為奇數班和偶數班學生就餐的座位標誌。就餐前後都按規劃好的進出路線行走。

同時,根據省裡要求,各校都在教學樓增設洗手檯,包括衛生間也都備上了洗手液等物品。而且,廁所內外還設置了排隊區域,並對上廁所距離做了規範提醒。廈門二中教務處還調整了上下課鈴聲,以便學生錯峰上廁所。

簡短復課儀式,向嘉庚雕像獻花

“在接下來的高三學習中,我將秉承嘉庚精神、牢記誠毅校訓,拼搏進取,審慎篤行,勵志成才,報效祖國!”返校後,集美中學為高三學子組織了一場簡單的復課儀式,高三年段段長帶領學生代表在陳嘉庚群雕前,共同宣誓。師生共同為陳嘉庚先生雕像和6位中科院院士校友的雕像獻花,並深深鞠躬。

蔣思彬校長介紹,開學正值清明節期間,簡短的入校儀式既紀念緬懷陳嘉庚先生,也希望通過儀式讓同學們銘記嘉庚精神,為他們即將到來的高考加油鼓勁。

昨天,廈門外國語學校也為高三生準備了好玩的“復課禮”,即該校德育處、心理室聯合高三年段,讓學生通過“甜蜜心願”“手指遊戲”等小活動,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儘快適應校園學習生活。該校心理室還對高三學生進行心理普查,並開通高三心理諮詢專窗,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開學第一課,校長親自上陣講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不能再像往常一樣,把學生聚集到一地面對面開講。所以昨天,許多高三的開學第一課都變成了遠程開講。

昨天晚上,廈門二中王守瓊校長通過學校廣播,隔空為高三的孩子們上了開學第一課。她歡迎孩子們回家,也提醒孩子們要守規則,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返校,一定要遵守更多比平時更加細緻具體的防疫要求。

在第一課上,鍾南山和李蘭娟都是孩子們學習最鮮活的素材,“在國家歷經危難的時刻,僅靠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靠愛國情和報效祖國的能力,而現在就是同學們培養這一能力的關鍵時刻。”王守瓊校長希望能以此堅定學子們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進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愛國情懷。

昨天下午,雙十中學也通過遠程視頻、廣播的形式,為學生上“開學第一課”。雙十中學校長陳文強為高三學生做開學動員及面對新變化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們更好更快進入狀態。

導報記者梁靜 曾宇姍 康澤輝/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葉湘瀚 黃海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