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文|小花乾隆一共有十七個孩子,其中不乏有才能出眾,聰明能幹的皇子,但是最後立太子的時候卻選擇了一個最為平淡普通的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不少人看到這裡就有疑問了,既然那麼多好的人選,那最後又怎麼能輪到嘉慶帝呢?其實啊,有一個令人吃驚的說法,那就是除了嘉慶,再無別人可以立了。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嘉慶帝排行十五,是乾隆皇帝的小兒子,但是他出生的時候,乾隆也沒有表示十分的開心,象徵性的說了些話,就繼續在木蘭圍場裡打獵了。因為他的妃子多,兒子也多,而且嘉慶帝的母親級別也不高,出身也很低微,所以嘉慶帝的出生沒有讓當時的後宮產生大的轟動。但是這個時候乾隆的年齡也大了,也開始考慮讓哪個兒子繼位的事情了,於是自己開始慢慢的觀察各個兒子。大家都知道,最初乾隆立了永璉和永琮為皇太子,但是這兩個人命不好,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而乾隆晚年的時候,所選擇的兒子數量更少了,還有兩個兒子被過繼給了別人,所以最後能選擇的就剩四個皇子了,分別是八皇子,十一皇子,十五皇子和十七皇子,至於其他人的出身太低了,乾隆都不喜歡,於是他開始仔細考察這剩下的四個皇子。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八皇子是這裡面年齡最大的,人也聰明,詩詞歌賦都不錯,但是人沒有自律性,不聽從指揮,上下學的時間從來都自己說了算,有一次乾隆分給他一個任務,讓他帶領百官去向天乞求下雨,這件事情關乎到全國的百姓非常重要,但是他沒有傷心,甚至求雨的儀式還沒有結束,他就走了。十一皇子不喜歡國家大事,反而喜歡藝術性的東西,平常自己寫寫字,做作畫,就連後來乾隆死後立的墓碑的碑文都是他所寫,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卻非常有自己的性格,有一次他給十五皇子畫的扇子面上寫了鏡泉二字,這是十一皇子的名字,正常來說是不允許寫出來的,於是乾隆得知後非常生氣並且罵了他。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十一皇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節省,甚至是斤斤計較。他會因為自己的馬死了,就讓大家都把馬吃了,在自己死之後,也不讓別人碰自己的身體,而十七皇子從小就不喜歡學習,整日尋歡作樂,貪圖享受,讓乾隆非常厭煩。看了以上這三位皇子的日常,乾隆更是煩惱,就算是用排除的方法,最後也只能選擇十五皇子永琰了,所以其實乾隆對於怎樣選擇下一任皇上,當時的想法應該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皇上需要有果敢有智慧有能力,還要有仁愛之心,各個方面的優勢也要求都很突出,所以選擇是很難的事情。而且當時還在實施立長的做法,所以他能立十五皇子嘉慶帝也是一個很勉強的舉措了。不過後來乾隆還是猶豫了,乾隆不放心嘉慶帝,就想讓他的孫子當皇上,但是經過不停的斟酌,最後還是選擇了嘉慶帝。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其實嘉慶帝雖然本人很普通,其實也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嘉慶帝在位期間,社會已經動盪不安了,歷代堆放的漏洞全部出來了,內憂外患,嘉慶帝面對這樣的局面全面進行整頓,並且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情就是殺了和珅。他還善於用人,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君主。他本人非常勤儉,由於乾隆時期非常昌盛,各種娛樂場所特別多,這就使國家開支特別大,所以他上位以後主要做的就是為國家節省開支。但是這個時候外國侵略者也入侵了中國,外國人將鴉片傳入國內,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嘉慶帝帶頭抵制鴉片,對其他國家提出的要求嚴厲拒絕,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當時國家的情形已經非常混亂了,嘉慶帝也是有心無力,就算再想拯救清朝,也沒有辦法了。

嘉慶登基是因為無人可立?乾隆有兩個困境你應該看到

可以說嘉慶帝本人還是很有能力的,雖然他為人平庸,沒有為國家做大的改變,但是也積極學習,態度良好,沒有主動去做些不利於國家的事,只是可惜生在了這個時代,就算憑藉一己之力,也無法逆轉歷史的發展了。乾隆在如此多的兒子之中最後卻選擇了嘉慶帝,也算是上天註定的吧,嘉慶帝的登基也是命運的推動,我們身為旁觀人,不用去評價嘉慶帝的為人,只看他那些治國好的方面去學習就可以了,至於不好的,我們加以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