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孕早期飲食安排,能讓寶寶更健康

孕早期的飲食安排

飲食是孕期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關乎到孕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特別是前三個月很多媽媽會遇到一些早孕反應,比如:嗜睡、食慾不振、噁心反胃、頭暈乏力等情況,甚至嚴重的孕媽媽滴水不進,讓家人操碎了心,為了保證這一時期的營養以及減輕身體的不適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關於孕早期飲食的話題。

孕早期總體原則:少食多餐、不可盲目進補、少油膩、易消化

正確的孕早期飲食安排,能讓寶寶更健康

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一,少食多餐,飲食多樣化。

早孕反應比較嚴重的孕媽媽,可以不必像普通人那樣強調飲食的規律性,更不可以強制性的進食,進食的餐次、數量、種類以及時間都可以根據食慾和早孕反應的輕重程度,進行及時調整。為保證營養攝入均衡,提高孕媽媽的食慾。這裡給出幾點建議:1,列出胃部黑名單,很多引起噁心嘔吐的食物、氣味、敏感的東西等等,只要是引起不舒服的,我們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儘量的避免,很多孕媽媽反應比較大的食物,例如:油炸、海鮮、肥膩等,這些可以根據您的情況去避免。2,應對胃部出現的反應,要考慮胃的接受能力,我們可以將平日的一日三餐模式,改成一日六餐。實在吃不了的情況下,可以準備小零食、蘇打餅乾之類,期間一定要注意儘量避免空腹。3,列出食物舒適清單,一些具有食物清香味的東西,例如:甜瓜、蘋果、萵筍、檸檬、西紅柿、葡萄、酸奶等對緩解早孕反應有很好的幫助。4,如果孕吐嚴重不能進食,體重下降明顯,還是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正確的孕早期飲食安排,能讓寶寶更健康

二,不可盲目的進補

不少孕媽媽認為,懷孕後進補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胎寶寶的發育。其實,進補也要適量,盲目進補會帶來一定的危害。進補太過會影響正常的營養吸收,引起內分泌紊亂,加重腎臟的負擔。同時一些補藥中含有一定的激素,可能會引起胚胎的正常成熟。其實,對於大部分的孕媽媽早期來說,由於現代人的營養比較好,所以在孕期不用刻意的進補,注意一些關鍵的營養素就行。

孕媽媽早期關鍵營養素推薦:

1,蛋白質。蛋白質是生長髮育的主要營養物質,如果在孕期攝入不足,會影響胎兒發育,也會影響孕媽媽的營養狀況,孕媽媽在此期間可以多食魚類、奶類、蛋類、豆類,這些都是一些優質蛋白,且脂肪含量較低,不容易造成體內熱量的沉積。

正確的孕早期飲食安排,能讓寶寶更健康

2,葉酸。科學研究證明,胎兒在生長髮育中如果缺乏葉酸,就容易增加“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嚴重時還會出現大腦畸形、脊柱裂等情況。孕媽媽除了口服葉酸片外,還可以通過飲食補充,富含葉酸的食物有:深綠色的蔬菜、新鮮的水果堅果、豆類、動物的肝臟等。

3,鋅。缺鋅會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還會影響孕媽媽的食慾,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富含鋅的食物有:牛肉、南瓜、花生、核桃等。

4,鐵。由於孕早期食慾不佳,或是由於挑食等引起鐵攝入不足,孕晚期貧血患病率會增高。富含鐵的食物,動物內臟,如:肝、心等;紅色的瘦肉,如:牛肉、豬肉等;其次,動物血也是很好的鐵的來源。植物中的話,芝麻、紅棗、赤豆、菠菜也是很好來源,但是植物性鐵在孕期相對吸收率較低,只能作為輔助。

正確的孕早期飲食安排,能讓寶寶更健康

三,少油膩,易消化。油脂過高,除了會影響母體的體重之外,這類食物容易加重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症狀,影響營養的吸收,還會使母體產生煩躁等不良情緒。建議孕早期的媽媽可以儘量選擇蛋白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與此同時,還可以適當的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可以緩解便秘的症狀,建議孕媽媽多吃新鮮蔬果,適當食用粗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