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月经提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月来潮2次者,称为月经先期。如每次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他不适,或偶而提前一次,以后仍按期而至的,都不属月经先期范围


中医认为,月经提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固摄冲任所致

(一)血热嗜食辛辣或外感邪热致阳盛血热;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致肝郁血热,以 上均为实热。如多产房劳,耗伤精血是为阴虚血热。血热妄行,冲任不固,遂致经血先期而下。 (二)气虚素体虚弱或劳欲太过,或饮食失调,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统摄乏权, 冲任不固导致月经先期。也可因产育过多或房室过劳,肾气不固,冲任失约而为月经先期

【辨证论治】 般言之,周期提前,量多色鲜质稠者多属血热;量多色淡质稀者多为气虚。

一,血热

(一)阳盛血热

证候:月经提前,量多质圆,经色鲜红或紫红,兼见面红唇赤,烦热口渴,溲赤便 ,舌红苔黄,脉数有方

治法:清热凉血。


中医认为,月经提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方药:方用清经散。药如生地、丹皮、白芍、地骨皮、青蒿、黄柏。经量甚多者酌加地榆、槐花、仙鹤草。经行有块,小腹疼痛者,酌加四草、益母草。

(二)肝郁血热

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排出不畅或夹瘀块,兼见情绪急躁易怒,胸胁闷底不舒,经前乳房、小腹胀痛,舌苔博黄,脉象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方用丹栀逍遥散。药如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丹皮、

中医认为,月经提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栀子、香附、生甘草。经行不畅,量少有块者,酌加泽兰、丹参。胁肋、乳房、小腹胀痛甚者,加金铃子、延胡索。有寒热往来者,去白术、白芍、加半夏、黄芩。

(三)阴虚血热

证候:月经提前,经期偏长,量少色鲜,兼见额红升火,五心烦热,心烦不寐,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方用两地汤。药如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白芍、阿胶珠。虚热甚者加银柴胡、胡黄连。午后潮热加青蒿、鳖甲。经量过多加女贞子、旱莲草、地榆。

二,气虚

(一)脾虚不摄

证候: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淡红,质地清稀,兼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气短懒言,食欲减退,脘腹痞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象虚弱。

治法:补脾益气,固摄冲任。


方药:方用归脾汤。药如党参、

中医认为,月经提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木香、炙甘草、升麻炭。经量过多加乌贼骨、煅牡蛎、陈棕炭。食少便加砂仁、山药。心悸失眠多梦加枣仁、龙眼肉。经行不畅或有瘀块,可酌加茜草、益母草

(二)肾气不固 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暗淡,质地清稀,兼见腰膝痠软,夜尿願数,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冲任。 方药:方用归肾丸。药如熟地、萸肉、山药、茯苓、当归、杞子、杜仲、菟丝子月 经量多加川断、补骨脂。兼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肾阳虚见证者;酌加附子、肉桂、鹿角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