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餘華的父親是一名醫生,而他本人原本也是一名牙科醫生,可後來他跟魯迅先生一樣棄醫從文了,寫起了小說。也許是成長中的見聞所致、也許是職業見慣了生死的原因,他的一些作品內容表現深沉並常伴殘酷的命運現實,讀者也還能從中讀出他對生命的淡漠,對此文化界對他的作品評價是“傷痛文學”四個字。

2011年餘華前往泰國,並在曼谷電視臺接受了一場專訪,國內某網站寫了一篇名為《對話餘華:從傷痛說起》的報道,文中寫道,餘華在曼谷接受採訪時談及他的“傷痛文學”的根源所在,他說:“儘管做牙醫和睡停屍房使得他習慣面對疼痛,這兩者其實並非他“傷痛文學”的根源所在……文革開始時,我上小學,文革結束時,我高中畢業,可以說,正是這段經歷奠定了我的文字乃至人生的底色”。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作家:餘華

提及餘華的“傷痛文學”無疑會讓我們想起他的作品《活著》,之前看到一位朋友寫的讀書筆記,他說:《活著》讓我數度落淚,這是我唯一不願重讀的作品。我想他的想法應該是大部分讀者的心聲,這倒不是因為《活著》寫的不好,而是因為讀者心中不願再去承受家珍、有慶,鳳霞與苦根他們的悲苦命運與接踵而來的死亡,

當然書中除了這些悲慘的命運,還有一些情節是讓讀者們倍感欣慰的,那便是家珍的執著守候和福貴後來對家珍的珍惜。不過有人說家珍對福貴沒有愛,只是封建倫理對她思想的桎梏,她所做的都是被迫的選擇;但是我倒認為家珍對福貴的不離不棄是愛的緣故。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餘華作品:《活著》

福貴:一見鍾情得到她一生的陪伴

顧漫在《何以笙簫默》中寫道:這世上必有一個人,會和他不離不棄榮辱與共,如果現在還沒有,那是他沒有找到,不夠幸運,而不是她不存在……。


顧漫說的那個榮辱與共,不離不棄的人應該便是像家珍一樣的人吧,如此說來,福貴是何等的幸運。

福貴姓徐,是一位闊少爺,他的父親老徐是一個坐擁百畝農田的地主老爺。自古跟闊少爺三個字沾上邊的人大多都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敗家子”,福貴也不例外,少年時他不學無術,成年後逛起了賭場,鑽進了窯子。一天夜晚,他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手提煤油燈、身穿白旗袍、腳踏高跟鞋的家珍後,便對她一見鍾情,正所謂“眾裡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書中這樣寫道:

 家珍她們嘻嘻說著話走過去後,我問一個坐在地上的鞋匠:"那是誰家的女兒?"鞋匠說:"是陳記米行的千金。"我回家後馬上對我娘說:"快去找個媒人,我要把城裡米行陳老闆的女兒娶過來。"

這一段像極了曾經那些向朋友問隔壁班女生姓名的懵懂男生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奇怪的愛情,那便是“一見鍾情”。它的奇怪在於:他與她並不相識,亦沒有感情的基礎,但是他卻認定她就是若水三千中,自己想要的那一瓢,也許這其中有美貌的因素,但絕不是美貌能決定的,它還關乎緣分以及那莫名的心動……。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

娶了家珍成了福貴這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此後他的人生經歷了三場變故:

  • 家產被龍二所騙,父親被氣死;
  • 家道中落後被抓壯丁趕往戰場打仗;
  • 解放後與家人團聚,眼見一個個至親的死亡;

在福貴經歷這些之後,他的生活水平是一落千丈,從闊少爺變成了佃戶,接著又從佃戶變成了壯丁,後來差點死在戰場上,而在這個期間,原本生活富裕的家珍也經歷了飢寒交迫之苦,但是她卻在福貴人生的三場變故期間一直守著這個家,書中有這樣的句子:

1、家珍是在有慶半歲的時候回來的。她來的時候沒有坐轎子,她將有慶放在身後的一個包裹裡,走了十多里路回來的;

2、這時有一個女人向我們這裡跑來,哇哇叫著我的名字,我認出來是家珍,家珍跑得跌跌撞撞,跑到跟前喊了一聲:"福貴。"就坐在地上大聲哭起來;(福貴從戰場上逃回家時)

3、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因為這部作品內容事關命運與生死這些沉重的事情,故而對福貴與家珍的風月之事著墨甚少,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從這寥寥數筆之中,讀出家珍這個女人對福貴的支持、想念與依賴。生活對她而言是苦的,但是我們可以想象福貴娶到心愛的家珍後,他定是給過家珍美好記憶的,而家珍這個傻女人用一生不離不棄去回應當初福貴的一見鍾情。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鞏俐飾演家珍

家珍: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

《孔雀東南飛》中有這樣的句子: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誰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磐石與蒲葦這般天長地久的愛情正是福貴與家珍這樣的伴侶,他們可以同甘亦能共苦。“家珍式”的女人並非只存在《活著》當中,路遙筆下也出現過,在《平凡的世界》裡,有一個叫孫蘭花的女子,她與家珍一樣,丈夫起初都是一個不著家的浪蕩子弟,但是因為一份愛,她一直默默的支撐著那個家,直到丈夫的回心轉意。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到處可見的都是“家珍式”的女性,例如生養我們的母親、陪伴我們的妻子,只是她們對愛情付出的方式有些許差異罷了。但是我想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應該是她們共同的心願。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平凡的世界》孫蘭花與王滿銀

但家珍與現代女性在思想上總歸還是有差異的,因為她生在舊社會,在思想上肯定是受過那“三綱五常”封建思想薰陶的,比如她的婆婆,福貴的母親常教育她的那句話“男人都是饞嘴的貓”。書中家珍的愛情與婚姻受舊社會思想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二點:

  • 她與福貴的婚姻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她婚前並不認識福貴,後來知道他是一個“敗家子”卻也無能為力,命中似有一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妥協。
  • 福貴在賭場夜不歸家,家珍懷著身子到窯子的賭場中找到福貴,為求丈夫回去,她跪在地上,即使被福貴打罵也不站起來反抗。最後哭著一個人回家。

與其說,部分讀者認為家珍對福貴沒有愛,還不如說,他們覺得福貴不配得到家珍的愛。其實讀者對福貴是既心疼又恨又羨慕的,心疼是因為可憐他,人生漫漫卻要經歷了一個個至親之人的死亡直至獨孤終老;恨是因為年輕時他敗家與毆打家珍的行為;羨慕是因為他娶到了家珍這樣的好女人。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鞏俐飾演的家珍

提及毆打家珍的行為,這是無數讀者包括我都無法釋懷的事情,曾經讀到此處時,我在心中罵了他一句“畜生”。可不是有這樣一句諺語:“浪子回頭金不換”嗎?相比現實中那些賭博傾家蕩產、妻離子散仍不悔改的人來說,福貴不是好的太多嗎?因為他終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善待家珍,並且絕不再進賭場。書中有這樣的描寫:

1、現在想起來叫我心疼啊,我年輕時真是個烏龜王八蛋。這麼好的女人,我對她又打又踢;

2、家珍是個好女人,我這輩子能娶上這麼一個賢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輩子換來的;

3、家珍是城裡小姐出身,細皮嫩肉的,看著她幹粗活,我自然心疼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等他意識家珍的好時,一切似乎都晚了,家財被騙光了,老爺子被氣死了,連家珍都被丈人用八抬大轎抬回孃家了。但是家珍走時卻是傷心的哭了而非脫離苦海似的高興,當時此時我還不確定她是捨不得鳳霞,還是不願同福貴分開?直到半年後,有慶出生了,家珍走了十里地回來了。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葛優飾演的福貴

假設,從家珍嫁給福貴、到福貴對她拳打腳踢、再到福貴敗光家產她被父親接回孃家,這種種現象中都有封建思想對她的桎梏,但家珍決定帶著有慶回家,回到那個茅草屋中,回到福貴身邊時,這可是她自己獨立做出的選擇啊!

毋庸置疑的是,她在孃家定然也是思量過此去要付出的代價,事實是為了回去她同父母反目成仇,所以她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如此行為,除了因為她愛福貴、愛那個對他一見鍾情的男人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原因。或許家珍跟年輕時的福貴一樣,是在“賭博”,但她賭的是福貴的心。

家珍一回來,這個家就全了。我幹活時也有了個幫手,我開始心疼自己的女人了,這是家珍告訴我的,我自己倒是不覺得。我常對家珍說:"你到田埂上去歇會兒"……家珍聽到我讓她去歇一下,就高興地笑起來,她說:"我不累"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葛優飾演的福貴

雖然家珍是一個曾活在舊社會的女性,但她卻有獨特的品質:

  • 家珍是有智慧的:福貴逛窯子,家珍給福貴做四樣有深意的菜,目的是想勸他迷途知返;另外她懷有慶時,知道福貴家已承擔不起這個孩子的降臨,於是哭著回孃家,其實她可能就是想將有慶順利生下來,然後再回來。
  • 家珍是倔強的:福貴賭博,家珍跪在賭場中,被福貴拳打腳踢也不哭不叫,只重複那句“你跟我回去”;
  • 家珍是有主見的:被父親接回孃家,但是她心中有數,知道福貴是愛她的,所以她再次回到福貴的身邊;

從她對福貴的好、對這個家的付出,讀者看到的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愛。而福貴呢?他是犯過錯誤,但是值得我們欣慰的是,他後來對家珍的體貼、對這個家的盡心盡責。而這個結果不正應了卓文君的那句“願得一人心,白髮不相離”嘛!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鞏俐飾演的家珍

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請慎重

歌手莊心妍唱過一首歌叫《走著走著就散了》,裡面有這樣的歌詞: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事看著看著就淡了,有多少無人能懂的不快樂,就有多少無能為力的不捨。

此時正重複聽著這首歌,深圳的天空灰濛濛的,屋外下起了著淅淅瀝瀝的細雨,低沉的旋律環繞在耳邊,我沉浸在其中不禁想著:為何有些人走著走著散了,難道真如歌詞中所寫的那樣,從前是我們太天真?亦或是激情過後的陌生?

我想在家珍與福貴身上,我們應該學到一些對愛情或是婚姻的感悟,或許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婚姻是最大的風險投資,所以戀愛中的人請擦亮雙眼

2018年,我國的離婚人數達到380萬對;2019年民政部發布一組數據顯示:80後、90後的離婚率遠遠超過了60後、70後的離婚率。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中國2010年至2018年的結婚、離婚數

曾看到過楊瀾的一個採訪,被採訪者是美國的“微軟之父”比爾蓋茨。楊瀾在採訪中問他:“你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微軟,還是大舉慈善?”,比爾蓋茨的回答著實令我吃了一驚,他說:都不是,是找到合適的人結婚,毫無疑問,這個合適的人就是他的妻子梅琳達·蓋茨。曾經海誓山盟的戀人有多少人最後分道揚鑣,現在有實際的數據擺在我們面前,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的那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結婚是一件智慧的事情。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楊瀾與比爾蓋茨

雖然家珍等到了福貴的回心轉意與貼心照顧,但是在我看到,她初婚時丈夫逛窯子、賭博、對她拳打腳踢這樣不幸的經歷對於當今的男女戀人而言是可以避免的。因為現在我們的戀愛有足夠的自由,不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他的所做所為;有許多的渠道去了解他的往事經歷;有豐富的經驗去判斷我能否包容他的一切。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婚姻是最大風險投資。也許他長相帥氣、她面容嬌好讓你著魔;也許他能言善辯、她舉止大方讓你動心;也許他溫柔體貼、她嬌小可人讓你傾心,但是你要清楚這也許並非是他或她的全部,例如他喜歡抽菸讓你無法容忍、他喜歡物質攀比讓你頭痛等等,所以戀愛中的人,一定要擦亮雙眼,理智去判斷選擇誰!因為此時我們還有不傷害任何人的情況下重新再來的機會。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鞏俐飾演的家珍

二、戀愛可以不必勉強,但是婚姻卻是責任,所以請慎重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被一些人奉為真理並時常掛在嘴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能看到那些白頭到老的愛人,幸福美滿的家庭,似乎現實與這“真理”有些脫節,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說法:這些人是在婚姻中走錯路了,拐進了死衚衕。之前說過,戀愛時擦亮雙眼,因為我們還有不必勉強在一起的理由,但婚姻卻並非如此,因為你將肩負責任。

小品《小崔說事》裡有這樣的臺詞:宋丹丹說:我們事業上相互幫助,生活上相互關心,怎麼跟你形容呢?此時趙本山接過話茬:湊合過唄,還能離咋滴。我相信看過這個小品的觀眾都會被本山大叔這句話給逗樂了,但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這句話在婚姻中是富有哲理的,它包含著婚姻中“我怕他”的犧牲;“我錯了”的妥協;“我愛你”的真心……。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小品:《小崔說事》

但是有些人婚姻中想做到“湊合過”真的挺難。曾因工作原因接觸過很多夫妻不和睦的事情,聽過很多男女說過這樣的話:他變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現在我跟他無法一起生活。現代人的思想中,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好比有稜角的石頭,而婚姻就是將二塊這樣的石頭放在一個盒子,摩擦、碰撞是情理之中,相互傷害也在所難免,可當一方不知道妥協,另一方不知道收斂,那麼傷害將會持續不斷,離婚對這二人來說是必然的結果。

其實當愛情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很多都在悄然變化著:鍋碗瓢盆代替了紅酒玫瑰;柴米油鹽代替了風花雪月;親情也代替了愛情。所以既然選擇了這個人,請多一點信心,多一點誠心、再多一點耐心,因為對戀愛我們可以不必勉強,但是對婚姻我們則要負責。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婚禮現場

家珍雖然生在舊社會,但是活得很通透,與福貴在一起的日子裡,她有悲痛的回憶,她從來沒有過多幹涉福貴的胡作非為,唯有那次跪在賭場中求他回家,可卻被福貴拳打腳踢,當她獨自途經孃家門前時,這個倔強的女人再也沒有忍住淚水,我們可以看出這次福貴是傷了她的心的,可是她依然選擇了原諒,書中這樣說的。

 家珍被拖出去時,雙手緊緊捂著凸起的肚子,那裡面有我的兒子呵,家珍沒喊沒叫……那時候天完全黑了,她一個人慢慢往回走。後來我問她,她那時是不是恨死我了,她搖搖頭說:"沒有"

“沒有恨”!這多少人能做到。現實婚姻中有些男人會因女人不做飯而發雷霆之怒;有些女人會因男人的酩酊大醉而負氣回了孃家……。但是家珍呢?原先的一手爛牌硬是被她打出了幸福的樣子,她到死還說:“福貴,有慶,鳳霞是你送的葬,我想到你會親手埋掉我,就安心了。”

《活著》家珍與福貴:婚姻就是責任,所以戀愛時就應慎重

電影《活著》:福貴與家珍

當然我舉了家珍的容忍並非是張主“大男子主義”,也並非是要女人遵從什麼“三從四德”,我只是想說: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如果你是女人,婚姻是否美滿,或許只在你忍與不忍這一念之間;如果你是男人,家庭是否和諧,或許只在你手起腳落那麼一下。所以還是那句話:婚姻就是責任,所以請慎重!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阿珂伴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