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數字4音同漢字的“死”,所以在我們的眼裡,它的寓意不好。所以在一些重要的活動當中,我們通常都會避開四這個數字。但歷史上就有兩個國家的建國就選擇正月初四,那麼這兩個國建國要放在這天,它有和特殊之處呢?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正月初四有什麼含義。

正月初四是新年過節其中的一個日子,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民間對正月初四稱之為“羊日”,具有“三陽開泰”的意義特徵。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在正月初四這一天,天庭上的眾位大神都會下凡照福黎民百姓,所以黎民百姓會在這天準備好豬頭、鴨子、公雞、水果、紙錢、白酒、蠟燭、鞭炮等祭品,然後在當天晚上的十二點的時候,開始進行祭祀儀式,迎接眾神的降臨與賜福。以便在今年的事業上、學業上都有一個好的彩頭。於是,這樣的方式從古延續到至今,如今,這個習俗已經成為了我們對未來的祝願。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那是哪兩個王朝的建國是在正月初四完成的呢?一個是趙匡胤的宋朝,另一個則是朱元璋的明朝。

趙匡胤為什麼要在正月初一進行建國的呢?

其實,建立在這一天完全處於巧合,並不是刻意而為的。

根據史書的記載,在顯德七年(960年)的正月初一那天,所有官員將領,黎民百姓都在歡度新年,感受新年的氣氛。但北漢和遼國首領,認為這天后周將領肯定會對軍事的防禦力量進行適當的減弱,讓將士們過一個好年,便發兵進行攻打宋國邊關。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在邊防士兵的八百里加急戰報送到的情況下,只有八歲的後周皇帝和對時局掌握不好的年輕符太后,變得焦慮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連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議,並讓趙匡胤率兵北上進行抵禦。

隔日,趙匡胤舉兵出征,併到陳橋進行整兵休息。看到後周的實力日益減弱,趙光義、趙普等人覺得是時候讓趙匡胤當選皇帝。在二趙的慫恿下,趙匡胤進行黃袍加身,並且返回後周對周恭帝、符太后進行逼宮,要其讓禪位。此時剛好是正月初三。由於時間緊迫,出征要實至名歸,立馬在正月初四這天向天下宣佈宋朝的建立。這也是“黃袍加身”和“陳橋兵變”事件的由來!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那朱元璋為什麼也是在正月初四建立明朝呢?

朱元璋有一個軍師叫劉伯溫,是由劉伯溫為朱元璋選擇這樣一個黃道吉日。

元朝末期,朱元璋迅速發兵起義,並將同為起義部隊的陳友諒與張士誠等人消滅,與元朝形成南北各處一方。為了早日統一中國,且出師有名,在1367年11月時,旗下的劉伯溫等人建議朱元璋登基稱帝。歷代王朝登基稱帝都是屬於大事件,必然要選擇一個黃道吉日進行,朱元璋也不例外,便命上知天時,下知地理的劉伯溫選擇一個黃道吉日。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劉伯溫認為統治中原的人是元朝,外族人,如今宋朝要成立,必是漢人的天下,而當時宋朝的建立是在正月初四,為了剛好又一個輪迴,便建議朱元璋選擇正月初四這天號召天下稱帝,讓天下知曉少數民族的統治要回歸大漢民族的手中。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不過,朱元璋要在正月初四登基,差點完成不了,因為在當時的正月初一,天下還下大雪,初二的時候,太陽初出,到初三冰雪才全部融化,剛好初四的時候天空萬里無雲、陽光明媚,這才讓朱元璋開開心心的登基。

四寓意不好,為何趙匡胤劉伯溫選在四月初四建國?有何特殊之處?

所以對於明朝來說,他們是精心的選擇建國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