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買房的背後,是家族之間拉開財富差距的祕密

感謝你的閱讀和關注,這是原野在說的第 41 篇文章。

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有趣的內容。

--------------------------------------------

先看這樣一個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真實的現實故事。

有這樣兩個農村小夥子,A和B,分別來自不同18線城市小康之家,兩家父母各自存款100萬,兩個小夥子2012年畢業來杭州工作。

兩個小夥子都是踏實肯幹的人,剛工作年薪10萬,除開找對象,房租水電生活費,也攢不下多少錢。可年輕人總是要找對象安家落戶的,面臨在杭州買房的問題。這時候兩家父母分別有了不同的態度。

A家庭父母是這樣的:男孩子當自強,要自己賺錢買房,只養到18歲,說起來四年的大學學費還要還呢,因此放手沒管。

B家庭的父母覺得孩子在外也不容易,應該扶持,所以掏出50萬,在杭州濱江不錯的地段付了首付,買了一套房,然後幫襯著還房貸。

於是2013年,A買不起房,B在父母幫襯下買了房,然後順利結婚。

接下來兩個人都依舊努力工作,期間各自漲薪到年薪20萬,完全可以自己承擔房貸了。

2018年,A也攢到50萬,準備買房,可是這時候50萬在杭州做首付已經遠遠不夠,就連100萬左右首付的房子,也已經遠在市中心20公里以外。而B在濱江當年50萬首付買的房子已經漲了3倍多,而且B夫妻兩個又攢了一些錢,孩子也快要上學了,還把父母接過來養老。

到2019年,A談了女朋友,但是對方以A沒房為由分手了。而B和妻子買了第二套房。

80後買房的背後,是家族之間拉開財富差距的秘密


這是普通人的故事,也是一個典型的社會縮影。兩個進城起跑線一樣的年輕人,因為買房子的區別,他們的身價出現了天差地別。

這和一般的啃老不同,我們老祖宗有一句話“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可是很多人並不真正理解這句話,家族成長思維在中國及其稀缺,而且很容易和啃老混為一談。

就拿80後來說,60後父輩作為80後的第一代,他們在那個年代累積了一定的基礎,比如趕上恢復高考有些人讀了大學成為後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比如有些人趁著改革開放下海經商也成為了大大小小的商賈,最次一點的,趕上中國勞動力發展紅利很多去工廠工作的哪怕流水線工人,也能脫貧進入小康,於是第一代發展起來了,這時候已然看到差距。

到了第二代,也就是80後,比如A和B這兩個人,有些家庭比如B,有了第一代60後父母的物質累積,他們可以及早在城市立足,買房立業,加上不錯的學歷和個人努力,及早完成了從農村到城市的遷徙以及第一筆資產的累積。而A呢,A沒有享受60後父母的物質基礎,只能倒回去零起步,哪怕工作努再力,我們看到

加薪的速度依然無法趕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尤其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每年的房價漲幅都超過20%,深圳乾脆現在就不公佈數據了。


80後能不能早買房,買房的早晚,就直接決定了一個年輕人的身價差異。而這一波快速上漲的房價中,如果沒有抓住早買房的機會,越往後機會越渺茫。

我國平均購房年齡27歲,這個數據背後其實是一個比較殘酷的社會現實。27歲,普通人剛大學畢業也才五年,985本科畢業五年後平均薪水月薪剛過1萬。也就是說大多數人購房其實都是父母在出錢給他繳納首付。

當然父母實在沒有能力支持,也只能靠自己,這沒辦法。


很多人會舉一些這樣事例,說那XXX後來做了什麼工作或者生意,年入百萬,還不是照樣沒有依靠父母,自己買房買車,為什麼不能靠自己?可是有多少年輕人畢業之後,輕輕鬆鬆年入百萬,大部分芸芸眾生,依然要遵循普遍規律,只能踩在上一輩的肩膀更上一層樓。


80後買房的背後,是家族之間拉開財富差距的秘密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有錢/或者願意幫你,你就買得起房,父母沒錢或者有錢也不幫你,你就買不起。尤其在高房價的大城市,這個現象特別的明顯。有錢早買房的,現在就是身價比自己攢錢買房的人高。比如985本科畢業五年後平均薪水月薪剛過1萬,就算比普通本科多5000塊,一年也就多賺6萬元。但是一套200萬的房子,一年漲幅哪怕只有10%,就是20萬的差距。

房子成了一個大家看得到摸得著的階層標誌。因為年輕人憑著個人收入已經很難在大城市買房安家了。所以這時候父母的資產量,父母的理念,就進一步拉大了80後作為家族第二代的資產差距,甚至直接決定了接下來的社會層級。


曾經 有年輕人想讓父母幫忙買房,家裡也具備這個購買力,然而媽媽寫給孩子的信在網上火了,囉裡吧嗦勵志雞湯一大堆就是說房子要自己買,要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不知道事情真假,但是這封信被一大批以為自己有西方先進思想的人士引為家訓。要求孩子白手起家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的資產和增量會被同一起跑線的人遠遠甩在後面,對比文章開頭的A和B。幾十年後,這個媽媽會哭暈在廁所。

敗家子另議,不在討論之列。


如果父母有這個能力,明明自己已經辛苦爬上這麼高的臺階,但是拒不支持,比如A的父母,那相當於在這一波發展中,把自己孩子硬生生從臺階上踢下去,讓孩子0階梯開始爬,而此時原本一起爬的B,已經有機會藉著父母已經爬上的臺階爬的更快更高。經濟發展越快,這一踢就越難以趕上,越難以翻身。如果A不是發生財富意外暴漲事件,B不發生意外的財富暴跌,A這一生都追不上B,只能寄希望於自己下一代。


如果每一代都這樣踢下一代下去,不給下一代站在自己已有臺階高度上的機會,不實際助推下一代,無論什麼理由,這樣的家庭是不會窮不過三代的,而是可能世世代代會成為那個經濟體的窮人。


家族和家族的發展,就這樣拉開差距的。


80後現在很多已經為人父母,於是有了第三代,這時候又會開始出現同樣的社會層級分化。

一群經歷過各種應試教育和生活艱辛的80後,本來就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資產差距,同時在理念上也一樣各有不同,一批人覺得好不容易有了穩定富足的生活,開始倡導孩子快樂就好,反對應試;一批人開始積極瞭解更精英更科學的教育,還有一批人,過度焦慮並更嚴格的管束孩子。經濟條件好的,可以為孩子購買更好的教育,經濟條件次一點的,只能讀一般的普通學校,於是他們的購買能力,社會資源,社會地位和處事理念在孩子的成長上進一步體現。


可想而知未來80後的孩子進入社會,這群孩子之間又再一次產生差距,同時這個大家族發展的差距當然也進一步拉大。


我們解析一下A這樣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往往自詡有文化,有西方先進思想,悲哀的是,

這可不是先進思想,他們大概率是被西方所謂先進思想荼毒了。

80後買房的背後,是家族之間拉開財富差距的秘密


當時比爾蓋茨的故事就被傳得神乎其神,說坐擁千萬財富的比爾蓋茨,依然白手起家,創造了自己的微軟,類似的故事特別多,洗腦了一批中國家長。為什麼說是思想荼毒,

因為西方大家族從來不會有孩子白手起家的故事,西方家族非常重視家族後代接棒傳承,一直是爬階梯式發展方式,都是上一代全力助推下一代爬更快更高,所以西方才有這麼多傳世幾百年的富豪家族。像蓋茨的母親瑪麗,作為華盛頓大學校董事,以及集其他各種頭銜於一身的商界傳奇女子,不僅對子女教育非常有方法,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兒子比爾蓋茨在IBM的第一次合作,並不遺餘力積極推動兒子的事業。


IBM新任董事長是比爾母親的朋友,他問:

“就是瑪麗·蓋茨的兒子的那家公司嗎?”

“是的。”

董事長找到瑪麗:“你兒子只上了兩年大學,能幹什麼呢?”

瑪麗笑笑說:“這一次我以自己的成就和人格為我的愛子作最好的擔保。”

比爾終於為IBM研製出第一代PC機。微軟DOS也因之而成為行業的唯一標準。


西方其他家族發展也是一樣,比如洛克菲勒家族。


80後買房的背後,是家族之間拉開財富差距的秘密


洛克菲勒的父親叫威廉·洛克菲勒,是個百事通:販賣木材、毛皮、食鹽,推銷雜貨。算洛克菲勒的第一代,這位父親其實很支持兒子的事業,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就不多說了,1859年3月,

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他與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創辦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經營穀物、牧草和肉類等農產品。年僅20歲的洛克菲勒,一舉邁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才正式開啟了傳奇富商的一生。


在《利刃出鞘》這部美國電影裡面,富豪的大女兒一直被媒體誇讚從不依靠父親白手起家的典範,終於在案件中被親人抖出:她是白手起家,除了父親給她的100萬美金。至少是六幾年的100萬美金啊。至於劇中後來富豪把遺產全留給護工小姑娘,這個結局是不現實的,純粹為了戲劇化,千萬不要以為美國富豪是這樣操作。剛好相反,美國每個富豪都有家族信託,就是怕資產旁落外人。

所以真相是美國大家族不僅有各種好法子教育孩子,還不遺餘力幫扶孩子爬得更高,還各個弄著家族信託保全家族財富不被外力和內亂分割和破壞,希望財富代代傳承,每一代孩子都能站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


富豪尚且如此助力下一代,更何況小中產呢,小康之家呢?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白手起家。


而現在中國這批思想被荼毒自詡聰明的家長中,甚至很多人有企業,有身價有資源,有鉅額存款,他們這一代家長享受了政策發展的紅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機會,可以說他們的創富是不可複製的,甚至徹徹底底就是時代的機遇,但他們以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個人能力,以為自己能白手起家,孩子也可以,動不動說,不留給孩子一分錢,也不做家族信託,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我也沒錢給他。還覺得自己這套思想很酷很西方很先進。

可是任何疾病,意外,經濟風險,債務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等等,甚至離個婚就可以瓜分掉富豪至少一半的財富。想想曾經的中國鞋王富貴鳥的老闆,鼎盛時期曾和馬雲“並駕齊驅”,後來急轉直下負債超30億,子女不敢繼遺產(都是債務不敢繼承),如今一窮二白,這還剛第二代呢,現在他的子女泯然眾人。

不具備家族成長思維,要麼世世代代窮下去,要麼就真的富不過三代。


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轉發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