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金門和海門,為什麼有這麼多門?

圭海四記

由外及內,金門、廈門、海門以及未提及的濠門,是中國古代海洋意識提升的一種表現,特別是福建漳州歷史、政治、經濟地位突顯的一種必然、偶然結果。



必然,在於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由內陸向海洋,由河港向海港自然發展的過程;偶然,在於此四門特殊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命名方式。

在福建,較大的城市及文化區基本上是以大江大河為基礎發展而來,唐以前,以福建第一大江閩江為發展中心,唐以後逐步轉移至閩南的晉江,經過元朝的短暫統治後,這種南移的現象仍然在持續,繼而開始進入九龍江流域,從而為此四門的誕生做好經濟儲備。

宋元東方第一港泉州在經歷阿拉伯商人統治之後,由盛轉衰,加上港口淤積、海禁及萬曆大地震等多重影響後,在明代開始沒落。

而隨之而起者是與之相鄰的漳州,經濟文化在沉寂數百年後用於在明代迎來勃發。


於是,漳州府城所在的九龍江,便成了大明王朝關注的重心。

早在元代,零零散散的倭寇便已開始侵擾東南沿海,未雨綢繆的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海防,或許他已注意到九龍江口複雜的海岸和海島地形和漳州海防的重要性,他把福建三分之一強的海防哨點都布在九龍江口。

其中便有金門、廈門兩個衛所,海門和濠門兩個巡檢司。

這四個門由遠及近,分別擔任九龍江遠海、近海及江口南北兩岸的防務,其形勢,如把九龍江當做漳州的關鍵通道,那麼她們便是漳州的房門、大門和圍欄門,於是四處在當時分別被稱為金門、下門、海門和濠門。


只是下門後來發展太快,逐漸被文化人雅化為夏門、廈門,甚至到今天成了國家大廈之門戶。

如此看來,九龍江口這麼多門的出現,是明代漳州地位提升的一個表現,是漳州防務由江擴展至海的反映,是中國自給自足向全球聯繫的一個標誌,意義不同凡響。

....................

文/圭海四記


圭海四記

正好藉此來談談“門”。

漢字“門”,本意有三:1.建築物的出入口;2.能開能關控制的東西;3.途徑、訣竅。若以某門或某某門命名的地方,往往具有重要、險要、關口、門戶之意。

福建省的廈門、金門,還有江蘇的海門,浙江椒江的海門,廣東汕頭的海門,取名都原自修築城堡抵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的重要門戶,而與閩南話無關。這裡,要感謝並紀念我國明朝偉大的抗日英雄戚繼光,他率領明軍在閩浙抵禦、擊殺倭寇十幾年,取得了空前的偉大勝利!

當然,用門來命名的地名數不勝數,下面再列一些較有名的:

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江口)

虎門(屬廣東省東莞市,著名的虎門銷煙)

荊門(湖北省地級市)

薊門(位於北京廣安門,古代泛指北京)

江門(廣東省地級市)

石門市(即石家莊市)、石門縣(屬湖南省常德市)

天門(在安徽當塗縣長江兩岸,氣勢磅礴,風景秀美,有李白的詩《望天門山》為證:天門中斷楚江開……)

鴻門(陝西省臨潼區城東,家喻戶曉的典故鴻門宴:項羽在此為劉邦設局……)

還有,我國古今首都出名的城門,如天安門、中華門、中央門、玄武門,等等。

另外,有東門(深圳最繁華的步行街),西門(姓氏,代表人物西門慶,潘金蓮嬌稱西門大官人),豪門(人人想住),朱門(古指土豪住宅,有詩為證:朱門酒肉臭),龍門(鯉魚躍龍門),寒門(窮苦人家)。

在科學界,有與門、或門、非門、光電門,等等。在美國,有水門(事件)、伊朗門(事件)、拉鍊門(事件),你知道分別對應哪個總統嗎?學生不好好學習,想開後門上大學,沒門!最後,祝大家:阿門!


中華一統全球

廈門和金門城市名字門的來歷並非是閩南語,而是明朝時為了抵禦倭寇在現在的廈門島上修建的城堡當做抵禦倭寇的門戶而來。

廈門城建在在海島鷺嶼,取大陸如華夏,鷺嶼即門戶,堅守門戶保大廈之意。同時,在鷺嶼東面的浯洲嶼築城命名金門城,取金湯永固,雄鎮海門的意思。

海門東臨黃海,南依長江,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現在江蘇屬於南通的縣級市,是古代長江入海口門戶之地,舊稱“江海門戶”簡稱“海門”,其與上海隔江而望,被譽為“北上海”,江門北靠廣袤的江海平原,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經濟繁榮。


路之遙

解放前,金門的行政被劃為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目前,臺灣金門島也是設立為金門縣。 廈門,廈門自古屬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轄。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併入南安縣。 明初,明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廈門城遺址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新華路43號東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七十年代的廈門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廈門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廈門,金門還是當初的那個金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