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雖然2020年才過去一半還沒到,但我已經能斷言,這部劇絕對能成為的今年最亮眼的愛情劇之一。


更讓人意外的是,它是一部港劇。


但它的質感與“做人最要緊開心”的港劇完全不同。


它就是:


《嘆息橋》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開篇我們看到一個女子獨自到比利時旅行,她行走在街頭,用手持,抽幀的手法,使得畫面飄忽不定,如夢似幻。


好像在告訴我們生活的不確定性。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男人與女人相遇,男人提出要給她畫一幅肖像畫。


在畫畫的過程中,女人的錢包被偷。


男人給了她一些錢,和一個錯誤的號碼。


這次相遇就這樣草草結束。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至此,本片才真正進入故事,出現了第一個人物,Thomas 李子勇。


是一個畫家兼餐廳老闆。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他有一個關係堪稱曖昧的女性朋友,方小薇。


和一個正處於熱戀中的女朋友,Joyce 何樂兒。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左、方小薇,右、何樂兒

李子勇很擅長識破他人的謊言,他打破第四面牆看著屏幕前的我們說:一個人有沒有說謊,很容易就能看得出。(這種設置會在劇中多次出現)


好像確實如此,他看到一個男人在約會前臨時戴上戒指,斷定這個男人肯定有外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識破員工的謊言,抓住他偷公司東西的事實。


最近,他發現自己的女朋友很不對勁。


首先,她推脫自己家裡太亂了,從來不讓他去她家


其次是看電影。


他們看完一場電影后,他問她要了票根,想留作紀念。


卻發現日期不對,


票根上是2月14日,情人節。


而他們看電影的日期是2月21日。


那麼之前那一次,何樂兒是一個人看的還是有人陪同?


如果有人陪同,那那個人是誰?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再然後,他看見一個叫啟源的人給自己女朋友打電話。


她急急忙忙放下正在洗的碗,不顧手上都是水,就接了起來。


然後又說只是朋友,敷衍了過去。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他又在她的自拍照中,發現了一個根本不屬於她的手機型號的充電器。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一切都讓李子勇懷疑,自己和女朋友之間有了第三者。


而那個人,很可能就是一個叫啟源的人。


於是這天晚上,他到何樂兒家,按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一個男人。


這下他終於明白,原來自己才是第三者。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此時我們想起片頭,一個個人物相繼出場,都只露出半邊臉。


年輕的半邊臉,年老的半邊臉。


我們終於明白,開篇那個年輕男人就是李子勇。


而那個女人就是何樂兒。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嘆息橋》以一種羅生門的方式,揭露了愛情這種東西的脆弱與不堪。


比如,同一個看電影的場景。


在李子勇的記憶中,何樂兒中途睡著了,他體諒她,帶她提早退場。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而在何樂兒的記憶裡,卻是李子勇自己不滿影廳裡說話的人,完全不顧自己的想法,強行離場。


並且還沒注意到她因為長時間走路被高跟鞋磨損的腳後跟。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另一邊,胡啟源跟何樂兒,已經相戀八年。


他們有愛情嗎?


胡啟源從小生活在母親的極端掌控中。


看下面這個場景,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是不是像恐怖片。


鏡頭在拍啟源家裡的時候,都用一種極低的視角營造出壓迫與危險感。


母親處於構圖的上半部分,極具壓迫力。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他和母親之間隔著厚厚的牆,預示著母子之間深厚的隔閡。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胡啟源是普遍意義上的老實人。


從小聽媽媽的話,沒有自己的主張。


更不可能有什麼出格的行為。


讓我們不由的想到“媽寶男”和“巨嬰”。


有意思的是,他在劇中喜歡玩玩具。


這恰恰體現了他無力反抗現實,只好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與何樂兒同居,更多的原因,是想逃離自己的媽媽。


而熱戀時的甜蜜,很快就變成荒蕪。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何樂兒的爸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嘆息橋原本叫幸福橋,是一位公主為他的愛人建造的。


沒想到她愛人打仗回來變了心。


公主一怒之下殺了他。


幸福橋也改名叫嘆息橋了。


胡啟源與何樂兒之間的那張桌子,是不是也是嘆息橋?


物是人非,不外如是。


那接下來呢?


何樂兒遇到了李子勇。


看他們熱戀的樣子,是不是與當初她與胡啟源如出一轍?


這種如輪迴般的煎熬莫非就是愛情?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在這裡,胡啟源親眼看到了他們。


但他再一次逃避現實。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兩人吵架之後,胡啟源一氣之下要搬走。(請注意,此刻是胡啟源的記憶。)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出去轉了一圈,經歷買房找房的挫折。


最後發出感嘆,還是何樂兒那舒服。


他又回到他的舒適圈。


這種質感,簡直不像是港片!

我想,他們之間或許因為種種原因在一起,但唯獨沒有愛情。


在《嘆息橋》中,每個人的話都不可信,所有人的記憶都會偏向於對自己有利的一方。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無所謂,也沒人在乎。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裡面講愛情不過是由社會習慣產生出來的一種人為的情感。這一情感建立在才德或者美麗這類的概念和種種比較上。


既然是比較,那便永遠找不到最合適自己的人,因為永遠會出現更合適的人。


我們看《嘆息橋》實際也是在看自己的生活。


我們或許更深刻的體會到,人與人是永遠無法相互理解的。


原來你的生活才是世上最琢磨不透的懸疑劇。


人們逃避現實,才躲進了愛情這個坑。


愛情不是愛情,愛情是遮羞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