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間借錢礙於情面沒打借條,如何規避風險

借錢,生活中親朋好友之間借錢是常有的事,司空見慣。但有時候礙於面子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情,在借錢時只有口頭約定,我們時常會聽到:“這兩萬款錢你先拿著用吧,等我手頭緊的時候你還給我就行”,“我最近做生意資金緊張需要週轉,你先借給我五萬塊吧,等下個月我就還你”……..這樣的口頭約定對出借人來說存在著法律上的風險,誰也不知將來會發生什麼,借款人說將來某個時期還錢就一定會還嗎?非也!

朋友間借錢礙於情面沒打借條,如何規避風險

中國是人情社會,古人有言,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人情債最難還,當昔日的相助者向我們提出借錢要求時,我們往往礙於面子是不好意思讓對方寫借條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做既不傷情面,還能規避後期發生的法律風險。

一、小額借款中,應在有兩個以上第三人在場作為見證人的情況下借錢給對方,沒打借條表明了出借人對借款人的信任,見證人在場可以有效減少後期發生不還款的糾紛,這樣既維持了雙方之間的關係,又規避了後期發生的法律風險。

二、現今很多情況下借款是通過微信轉賬、發紅包,銀行轉賬等形式借款給對方,但又不好意思要對方出借條。在這種情況下出借人在轉給借款人金額之前或者之後一定要打電話確認雙方確實存在借貸關係,並進行電話錄音;微信轉賬、發紅包後也要確認款項已經出借,是否收到,如果對方不回覆,一定要打電話進行確認並對此錄音。之所以錄音確認是因為以這種形式借錢給對方能證明錢確實支付給了對方,但不能證明錢的用途,是借款、還款、貸款、贈與還是其它什麼性質?

三、涉及到大額借款現金交付時,可以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錄音錄像,最好採用問答式的形式對借款事實加以明確(金額、利息、借還款的日期等)。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酒後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親友關係感情再好,借錢還錢一事也必須釘鉚分明。所以即便是再抹不開面子也要寫個簡單的借條,畢竟涉及到大的金額,只要注意到以下兩點便可:

①出借人、借款人的姓名與本人身份證、金額的大小寫一致;

②借款人、出借人身份證號,借款人簽名,簽署日期,收款方式,當然如果有擔保人人更佳,但最好在借條上籤署擔保人字樣。

常用的借條範例:

借條

今借款人____(身份證號)______向出借人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借到人民幣大寫:______圓整,¥小寫:______元整,借款期限____年,年利率______,即於____年____月___日一次性歸還本金及利息。

上述款項已經收到,收款方式為現金支付。

借款人:______ 地址:_______

擔保人:________(身份證號)______

日期:___年___月___ 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