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

最近上海市一个17岁男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受到批评,家长用车将其接回,在一个桥上男孩子趁停车之际逃下车跳下高架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模拟视频显示男孩子母亲紧跟其后试图阻止孩子的轻生行为,终因没有追上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翻过大桥护栏。

十月怀胎克服孕期种种不适反应,又忍受着顺产或剖腹之痛,一把屎一把尿慢慢养大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多么大?,父母好不容易有点盼头了男孩子竟如此轻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你叫当娘当爸的今后怎么活?

男孩母亲早知有今天真不如当初在怀他时做人流杀死他的好。

我说的都是气话,谁又能预知未来呢?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社会上类似的这种自杀现象太多了。不但国内有,外国也很多甚至外国比中国还多,听说那个岛国日本就是这样。我把自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成人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些人自杀大都是因为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另一种是未成人就像现在十六七岁十八九岁,二十多岁的大学生。这些人虽然有一部分法定年龄属于成人但是心里年龄还是属于没长大那伙的。我着重想聊聊没长大这伙的,我上中专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自杀了,我对她不是很熟,没说过话但我对她印象深刻,带个眼镜非常有个性,非常自信那种,学校休暑假后上学第一天同学们议论纷纷,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女生自杀了。大家很震惊,过了一段时间班级就回复正常了。曾经一个同事远房亲属的孩子就因为向父母提出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不同意,恐吓父母不给买就喝农药,父母没有当回事结果这孩子真就把放在家里的一瓶除草剂喝了,结果抢救的半个多月最后还是死了。这孩子以为喝几口没事的,以此要挟父母达到自目的。岂不知叫百草枯的这种农药是剧毒,据说喝这种药自杀没有抢救过来的。

为啥上述青少年轻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呢?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互联网络使人与人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少了,人与人的互动生疏了容易走极端。其实这个锅叫互联网背有些牵强。我的同学自杀,包括那个喝农药的孩子死都是七八年甚至几十年之前的事,那时网络真的没有现在发达。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今年再过几年就快退休了,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也有过轻生的念头,那时候根本没有网络,记得我那年刚年初一,我们班换班主任了,这个老师对我不好,课堂上当着同学的面训斥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那时的我班里属于学习较好的,其他老师对我都挺认可的,都认为我是一个好学生,也不知啥原因这个老师就看不上我,对我打击太大了,我想到了死,不想活了。可后来我就想,为了这个老师我要是自杀了,我爸爸妈妈一定会很伤心,他们把我养这么大不容易,不能让他们伤心,就是样轻生的念头打消了,一直活到现在儿孙满堂。

我觉得这些轻生的孩子,他们太自私了,太自我了,很少替他人着想,这些孩子自尊心都特强,都是第一次遇见挫折,他们平时一帆风顺,不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不求上进的人。

那么作为家长的父母今后怎么做才能使上海十七岁男孩轻生的悲剧不重演,或者是少发生呢?我认为首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叫他们体会做父母的不容易,不能养成自私习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太自私太自我了。当年,我要不是想到了父母,怕他们伤心,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在这里写这篇文字了。所以,从小塑造孩子正常的性格,人格,正常的心智,培养爱心学会感恩,注意发现引导克服挫折度过这段危险期,青少年频发轻生事件是能够减少甚至杜绝的。人活与世不都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现在人都讲自我价值,我觉得过分追崇这些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