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0年10月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情景。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1年第2期: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情景。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1年第4期:中國的南丁格爾——看到這張溫柔、放射著聖潔光芒的臉,誰會想到她是經歷過殘酷戰爭洗禮的人呢。她就是擁有“中國的南丁格爾”美譽的白衣天使李藍丁。 1950年11月,李藍丁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帶領上海軍醫大學志願手術隊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在前線,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著:檢查傷員傷口,佈置手術,組織X光檢驗……。在她的帶領下,手術隊以最快的速度治療傷員,讓他們儘快痊癒重返前線。回國後,李藍丁被授予軍醫少校軍銜,歷任解放軍南京軍區總醫院醫務主任,解放軍總醫院醫務部科主任、醫務主任、副部長、顧問等職,還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2007年12月24日,83歲的李藍丁走完了她光榮而聖潔的醫療生涯,安然離世。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1年第5期:向全國發出挑戰的李順達互助組——1950年,美國發動侵略朝鮮戰爭,將戰火燃燒到我國東北邊境,一場“增加生產,鞏固國防,增強抗美援朝物質力量”的愛國主義生產競賽運動在中國大地迅速展開。山西著名勞動模範李順達領導的互助組向全國農村發出“愛國豐產競賽”挑戰書,各地農業勞動模範和互助組積極響應。參加競賽的廣大農民滿懷信心地提出豐產計劃和確保實現計劃的有效辦法,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向前發展。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951年第9期:治淮模範——淮河下游排水不暢,是有名的害河。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十分重視、關心治淮工作,毛澤東四次對淮河救災及治理作出批示,並於1951年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百萬治淮大軍開赴千里治淮堤線,剛剛分得土地的農民懷著對黨和政府的熱愛之情加入治淮隊伍併成為主力軍。參加愛國主義勞動競賽成了民工們的自覺行動,一批治淮勞模、功臣在競賽中產生,成為治淮隊伍的領頭雁、航標燈。這三位胸佩大紅花、面露自豪笑容的治淮模範光榮地登上了《人民畫報》1951年第9期的封面。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1年第12期:京津線上的流線型列車。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2年第2期: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團長李雪三——1952年1月1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和朝鮮人民訪華代表團一行270人抵達北京,受到國家相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手捧鮮花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團長李雪三帶著全體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的豪情和決心向祖國和人民致敬。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團長,李雪三率團先後在國內作巡迴報告五千多場次,廣泛宣傳志願軍的英雄事蹟,多次受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李雪三是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革命。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率領部隊首批入朝,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和陣地堅守防禦作戰,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功勳,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2年2月22日,戎馬一生的李雪三在北京病逝。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2年第3期:中蘇友誼萬歲—— 建國初期是中蘇關係的蜜月期,1952年2月14日,全國各地紛紛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週年,各級中蘇友好協會負責人、當地行政首長、各人民團體代表及國際友人出席參加。在首都各界慶祝大會上,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周恩來與蘇聯代表共同舉杯,祝願中蘇友誼之樹常青。畫面中的劉少奇當時兼任中蘇友好協會總會會長一職。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對促進新中國建設及保衛遠東和世界和平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2年第6期:杭州市少先隊員——1952年年5月,全國十七個單位共同發出了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的通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兒童節並延續至今。在那一年上海6·1兒童節晚會上,時任市長的陳毅高呼:“準備著,為建設祖國的事業,為實現毛主席的偉大理想而奮鬥!”全體少年兒童隊員響亮回答:“時刻準備著!”於是,這群6月在西湖邊活動的少先隊員,不知不覺間,已經和這個國家的命運完成了初步的融合。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2年第10期:和平鴿下的天安門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3年第3期:斯大林去世,天安門前下半旗致哀——在毛澤東的命令下,1953年3月7日至9日,全國下半旗致哀—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4年第8期:合作社的打穀場——土地改革完成後,農民個體經濟已不能適應國家工業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採取自願互利的原則,通過典型示範、國家幫助的方法把農民引向農業合作化的道路。到1954年8月,全國已有10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加上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互助組,組織起來的農戶已佔全國總戶數的60%。許多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互助組使用新式畜力農具,改變耕作方法,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大大提高,舊社會農村經濟凋零、農民飢餓破產的景象得到徹底改觀。這幅1954年第8期《人民畫報》的封面照是河北省張玉璞農業生產合作社第三生產隊的打穀場,土改和農業合作化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豐收後,這裡一派忙碌景象。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6年第1期:京劇“穆柯寨”——五十年前,《人民畫報》的老前輩、攝影家吳寅伯先生曾拍攝過一系列關於中國戲劇的珍貴影像。其中,由張春孝和謝銳青主演的中國戲曲學校的經典劇目之一《穆柯寨》,成為《人民畫報》1956年1月號的封面。斗轉星移,當年封面上的兩個年輕人,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他們都是中國戲曲學校首批畢業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今天中國非常重要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從老人民畫報看——那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1955年第3期:在和平、幸福的大道上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