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初,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致使国内矛盾重重,社会动荡不安。国外也是群雄并起,战争起伏不断。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初出茅庐的楚庄王,表现出了他这个年龄段少有的成熟沉稳。一方面是为了让周边各国对他放松警惕,这样做可以先稳住自己的政权。另外也是观察朝野动态,让国内的问题显现出来,他故意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态,天天饮酒观舞,游玩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大臣处理。而且还不允许任何人劝谏,如有违令者,就以死罪处置。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二年,晋国上将军郤缺率领晋国军队突袭楚国的附庸国蔡国,完全无视楚国的存在,蔡庄侯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视而不见。致使蔡国转而投靠晋国。

楚庄王三年,国内发生大灾,庄稼颗粒无收,旁边的山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边境,随即夷、越等各蛮族也趁机作乱,各地起义不断,情况十分危急。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而此时的楚庄王,却依然躲在深宫之中,依然故我,整日饮酒享乐,载歌载舞,对各地传来的紧急情报置之不理。大臣们都为楚国的形势甚感担忧,但是由于禁令,大臣们束手无策。

这时有个司马,想出了个好点子,他就给楚庄王说了一个谜语,说自己在南方的时候看到过一种鸟,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都不展翅不飞翔,也不叫唤,猜这只鸟叫什么名字。

楚庄王心领神会,知道那是在说自己,于是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我已经明白了.楚庄王感觉时机已到,开始励精图治。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经过三年的蛰伏,发现了很多的忠臣人才,并予以提拔,把身边的小人奸臣,予以铲除,废除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制度,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军队,增强军事实力,经过一系列举措。使楚国成为了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的强国。

楚庄王三年,首先拿反叛的庸国开刀,楚庄王乘坐战车,亲自指挥,将士们士气高涨,对庸国采取猛烈的攻击。终于把庸国剿灭,这是楚庄王亲政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稳定国内,铲除了周边隐患,随即把矛头指向了中原。当时中原诸侯仍以晋实力最强,秦、齐虽然强大却也不是晋国的对手。由于晋灵公不体恤百姓,赵盾依旧把持朝政,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

而楚国的影响力却是与日俱增,郑国看清形势,反晋联楚,恰在这时,陈共公卒,楚庄王不派人前往吊唁,陈灵公一气之下,与晋结盟。楚庄王立即亲率大军攻陈,接着又攻宋。晋国联合各诸侯国军队,攻打郑国以救陈、宋。楚庄王立即命子越椒领兵救郑,晋国忌惮楚国的实力,悄然退兵。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八年,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抵达周天子都城洛邑,陈兵以示威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

九鼎象征着九州,历来是天子权力的标志。楚庄王问鼎,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王孙满见楚国国势正值强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也意识到取代周王室而自立的条件还不成熟,便退兵了。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历。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十七年,亲自率领楚国精锐北伐郑国。这是楚国这些年来所发动的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攻势最猛的一次进军,楚庄王是志在必得。与郑国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激战,占领了郑国,郑襄公袒胸露臂向楚军请罪以求和,恳求不要灭掉郑国。

晋国派兵救郑,由于郑楚已经和解,晋军将领对是否对楚军作战意见不统一,各行其是。楚庄王抓住时机,率军出战,大败晋军,晋军连夜渡河撤退。楚庄王饮马黄河,直击中原,迫使中原主要小诸侯国皆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真正的霸主。

一飞冲天的楚庄王

楚庄王十九年,宋国人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之大怒,随率领三军,把宋国国都围了整整九个月,天下诸侯为之震惊。期间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再轻易向楚军宣战。最后以宋国与楚结盟,楚国退兵。

楚国的实力在此时已经达到了顶峰,楚庄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他也实现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豪情壮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