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在中國的整個相聲發展史上,馬氏相聲,一直是一塊金字招牌。在經過了數百年的歷史積累,馬氏相聲一直對中國的相聲藝術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圈內也有一句名言:五排不總馬,雖然難免有些吹捧,但是也是實力的一種認可。整個相聲長河中,馬氏相聲代代相傳的數以萬計的藝人,也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的精彩。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馬三立談不上是馬氏相聲的開山鼻祖,往上追溯還有父親馬德祿、祖父馬誠方以及外祖父恩緒,都是前輩。但是要說把馬氏相聲風格化,真正的有所發展,獨樹一幟,那還得數馬三立,他的功勞當仁不讓。正是他推崇的“馬氏相聲不一定姓馬”的開明思想,才得以將馬氏相聲發揚光大,所有如今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的中流砥柱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馬氏相聲的表演風格。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馬氏的家族內卻一直遵守著一條規定,那就是單傳,從老一輩的馬德祿到馬三立到馬志明,一直是一輩只出一個說相聲的,這也作為一個包袱出現在了相聲中。雖然單傳一直存在,但是對於馬三立和馬志明父子而言,並沒有什麼影響,沒有絕對這是馬氏相聲失傳的一個信號。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關注馬氏相聲的觀眾都知道馬三爺一輩子都沒有給自己的兒子馬志明捧過哏,這也是他生前立下的規矩。很多人也對此表示不理解,作為父親的捧一下兒子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這在圈內也是常見的事,但是馬三立卻沒有這麼多。雖然馬志明在相聲表演和創作方面,馬三立費了很多的心思,馬志明也不負所望,在文哏、貫口方面也得到了父親的真傳。那為什麼馬三立為何要立下同臺不同場的規矩呢?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馬三立生前曾經說過一番話:你不能借我的蔓兒,揚你的蔓兒,這樣你永遠成不了蔓兒。簡單的幾個字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兒子在相聲藝術上的態度,嚴苛又不乏關愛。作為搭檔的王鳳山先生1992年去世之後,少了捧哏的馬三立就再也沒有說過對口相聲,而是改成了單口。圈內也有很多人勸他另外找一個搭檔,或者是讓自己的兒子捧哏,但是馬三立卻一直沒有動搖。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小編認為馬三爺之所以這是有這幾個原因,一是因為馬三立和王鳳山本來私交就很好,老友的去世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再就是從現有的老藝人來看,很少能夠找到資歷輩分和風格都與他相配的搭檔。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早就立下了同臺不同場的規矩,所以雖然兩人可以在一臺演出中出現,但絕對不可以同場。而且馬三立多次聲明,不可以在馬志明報幕的時候,提及是馬三立的兒子。

父子同臺不同場,相聲泰斗馬三立為何立下這樣的規矩?

也正是因為馬三立嚴謹的家規,馬志明也在這種鞭策下獲得了無冕之王的深厚表演功力。舞臺上的他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大家風範,段子的內容卻又是充滿了質樸親民風格,沒有離開馬氏相聲的根源。從表面上看馬三立給馬志明立下的是無情的規矩,但是從內在來看,又何嘗不是深刻含蓄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