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相聲界泰山北斗級人物馬三立無論臺上作藝還是臺下做人,都贏得了同行和觀眾們的高度讚譽,而怹的德與行也足以堪稱泰斗二字。馬氏相聲之所以能在中國相聲界產生“無派不宗馬”的深遠影響,也源於馬三爺提出“馬氏相聲不一定非姓馬”的開放理念。馬三爺門下親傳弟子普遍存在一個共性,即藝高人不紅。在眾多徒弟中,如班笑魁(班德貴)、連笑昆、高笑臨、任笑海、於寶林等人要論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遠不及侯門弟子,但要論能耐卻絲毫不落下風。

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在十七位馬氏親傳弟子中有一位經常被特別提起,他就是馬三立門下首徒閻笑儒先生。之所以被經常提起,是因為他比恩師馬三立還大一歲。很多媒體僅僅看到徒比師年長的噱頭,卻沒能真正領略過閻笑儒先生精湛的表演造詣。內行觀眾提到閻笑儒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與尹壽山合作的《武墜子》。不誇張的說,老二位對於這塊活的演繹達到了曠古爍今的境界。

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或許不少人認為閻笑儒的本事完全得師父所傳,殊不知其實他是帶藝投師。閻笑儒和大多數相聲老藝人一樣出身貧苦家庭,七八歲時就靠賣苦力“拉小套兒”為生,即便生活如此艱辛,他還不忘苦中作樂,身上有點零錢就跑去聽戲。在戲園子裡不僅跟著一位打小鼓的學過幾出戏,還學會了一段相聲《全德報》,這位打小鼓的名叫丁鳳來,他的兒子就是楊少奎先生的大弟子丁文元。後來他與在戲園子結識的武魁海(魏文亮的師父)一同拜師學相聲,但他們的師父宋玉清是唱天津時調兼說相聲,在相聲門裡沒有師承。雖然拜了“無名之師”,卻從師父那學會《黃鶴樓》、《六口人》、《洪羊洞》等傳統活,並且此時的閻笑儒已經在全國多地觀眾中小有名望。

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不過,在舊社會相聲門裡有規矩,沒有師承門戶說的再好也算“票活”很難在行內立足。閻笑儒知道要想吃這碗飯還是要有名正言順的師承。經過再三思量權衡後,最終決定要拜馬三立為師。事有湊巧,當時正好李壽增的哥哥李廣林在秦皇島開了一個天鵝茶社,通過李壽增邀約閻笑儒前去演出,一同受邀的還有馬三立、李潔塵等人。

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在一次演出候場時,正好讓閻笑儒逮著一個與馬三立獨處的機會,於是他開門見山的對馬三立說:“我要給您磕頭,拜您為師。”馬三立聽完先是一愣,接著忙搖頭說:“這怎麼行呢,不行不行。”看馬三立拒絕,閻笑儒趕忙接著說:“您的玩意兒好,我要跟您學能耐。再者說,說相聲的沒師父就是沒進門,買賣難啊!”馬三立答言:“您的能耐也不小啊,至於拜師嘛,可以的。我收你做帶拉師弟怎麼樣?”這下換閻笑儒搖頭了他是真心想跟馬三立學本事,而且此時馬三立雖然才24歲,但已經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再者說,如果他真當成了周德山的徒弟,那馬三立的師兄弟們必然會反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師弟。還有一節,此時當年一起學藝的武魁海已經正式磕頭拜師李少卿,而武魁海比自己足足大了九歲,假若自己成了壽字輩藝人,再與這位兄長見面時該怎麼論?

帶藝投師真君子!相聲泰斗馬三立頂門大弟子當年差點成了帶拉師弟

  最終經閻笑儒再三懇求,馬三立決定首開山門收了這位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徒弟。擺知儀式就在演出的秦皇島當地,引、保、代三師均在場見證,引師李壽增、保師楊文華、代師李潔塵。在拜師儀式上,馬三立以“笑”排字,給大弟子賜名閻笑儒(本名閻鴻斌)。後來閻先生在觀眾中還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閻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