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明王朝,明熹宗天启 6 年(公元 1626 年)在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太监刘若愚在《明宫史》、明末著名历史学家计六奇在他写的《明季北略》一书中都有记载。所以,此为正史确认的历史事件!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被称之为“古今未有之变”。史称“

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以及我们之前讲过的1908年 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其成因至今成迷,困扰着无数史学家与科学家,乃是中国甚至世界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对世界三大自然之谜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关注哦)!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四月二十七日午后,天空的东北角上有云气似旗,又似关刀,先是白色,后变红紫五月初一,山东济南知府去城隍庙行香,刚到庙门,知府和随从忽然都莫名昏迷过去。五月初二,有人看到前门角楼上有火光,青色萤火,大如车轮。五月初三,东北方出现红赤的云气。五月初四,空中出现黑色云气。五月初六,地安门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音乐之声,一番粗乐过去,又是一番细乐,如此三叠,大家惊怪,发现声音出自后宰门(地安门)火神庙。有人刚刚推开殿门去看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球从殿中滚出,腾空而上。之后,哈哒门火神庙庙祝惊见火神乱动,像是要下殿,有人忙拈香跪告。火神因地壳运动晃动,当时的人们以为火神显灵,庙祝哀哭抱住。就在此时,东城蓦地响起震声。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 年5 月 30 日上午9 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狂风骤起,从城东北方渐至城西南角,同时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巨响声中,天空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集,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城门,北到刑部街,长1500~2000米,宽6500米范围内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如雨点般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衣物首饰器皿远飞至昌平,死者皆裸体。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两千余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为皇帝出宫准备的仪仗队中的大象,因受惊从象房中奔逃而出,满街乱窜,践踏百姓,死者无数。

人们惊魂未定,王恭厂又是一声轰鸣,地面突然迸裂,出现两个十几丈深的大坑。只见从坑中升起一股股烟云,飘飘然向东北方向滚滚而去。石驸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承门(今宣武门)外。西安门一带,米粒大小的铁渣在空中飞舞溅落,长安街一带,不时从空中落下人头,有的仅剩眉毛和鼻子,德胜门外尤甚。密云境内,居然飞来20余棵大树。粤西会馆路口,有蒙师开学童子三十二人,一响之后,师徒俱无踪迹。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于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使皇帝朱由校幸免于难。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灾变发生时,明熹宗正于乾清宫用早膳,突然一声巨响,大殿震动,熹宗惊慌下,连扔下碗筷,起身直奔交泰殿。在行到建极殿时,有木槛、鸳瓦自空中坠下,正中近侍头部,脑浆迸裂,一命呜呼。熹宗喘息未定一人跑入交泰殿,躲到大殿的一张桌子下。同时,乾清宫大殿严重损坏,一片狼藉,御座御案都翻倒在地。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皆殉难,无人存活。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被砸死于宫中。此次灾变伤亡之巨,以至于殓尸都成了问题。

王恭厂为当时工部制造、储存火药的仓库。 那里日产火药约2吨,常贮备量约1000吨。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好民的研究,这次爆炸的破坏半径约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

王恭厂灾变规模之大,据说连苏州城东角亦震,坍坏房屋数百间!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相信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彼时,明王朝内有阉党宦官横行霸道、倒行逆施,奸臣贼子贪污受贿、腐败成风。外有努尔哈赤所率满军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在天启六年正月之时更是爆发了”宁远之战”!正是内忧外患,皇朝政权风雨飘摇之时。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再加上灾变之前曾出现过许多诡异先兆,除了前面所述,在天启四年——天启五年,出现了连续的干旱天气,灾变前一个月,鬼车鸟停留在京城的观象台处,昼夜哀叫;灾变前十四天,冷害,霜情严重,天启六年五月份竟然“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灾变后,一时朝野震动,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民怨沸腾。

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天示儆天之子”,甚至有人上书要求皇上“反躬修省”。灾后第三天,朱由校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诏”,将自己大骂一通,表示要亲赴太庙祭拜。并颁发圣旨追究大臣的责任,他指示所有的“中外臣工”都要穿朴素的服装,务必竭力虔诚地“洗心办事”,“痛加反省”,以期望王朝“长治久安,万事消弭。”,更是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

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中对王恭厂大爆炸都有记载,甚至连明代佚名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十回中也有描写此事件的情节。其中属于官方的、相当于政府新闻公报性质的邸报底本,佚名抄撰的《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最为详细。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天变邸抄》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应作“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意火药局失火,缉拿奸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明朝天启皇帝的司礼太监刘若愚,在其所著的《明宫史》一书中,详尽地记述了这场巨大灾变:“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末著名历史学家计六奇所写的《明季北略》一书中,亦生动地叙述了这次大灾变:“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腾空而下,无所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京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天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此次灾变最为奇怪的是“死、伤者皆裸体”,为空前罕见的咄咄怪事,令明末清初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

震后有人发现,许多红细丝衣等都飘至西山,大半挂在树梢上;还有的飘到了昌平教场中衣服成堆,器皿、首饰、银钱无所不有。户部(管民政的机构)派长班去昌平查验,果不其然。丰润等县治,树上也挂满成堆的衣服;还有的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别人家中;“更有失手足头目于里外得之者”。户部张凤奎将此事写入奏折向皇帝汇报。

对于天启大爆炸中出现的人体的肢解和脱衣、笨重物体的飘移、建筑物的破坏以及炉火熄灭等种种奇特现象。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这一奇特的力学效应。据当时的各类文献记载:“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死者皆裸”。足见“脱衣”现象是大爆炸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受伤未亡者竟然也不知道其衣服是被谁脱光和怎样被脱掉的。

有人认为造成这种“脱衣”现象是冲击波,是由于爆炸才导致的奇特效果。反对者则指出:冲击波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有的冲击波确实能冲击掉人们衣服,那它也不可能同时既能冲掉人们的上衣,又能冲掉裤子和鞋帽。因为,脱上衣、脱裤子和脱鞋摘帽各自所需的动作方式和用力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脱衣现象也不会只是由龙卷风所致。因为龙卷风虽能刮掉衣服,但也不一定能把人们的衣服彻底扒光。相反,有时倒还可能会使衣服上某些部位的残片紧紧地缠在身上。况且,如果在天启大爆炸中遇难者仅仅是遇到了龙卷风而没再遇到其他因素的话,不可能还有人只是被吹掉了衣服却安然无恙,甚至有的还几乎是在原地不动。至于,静电可能是导致脱衣的说法,也被很快排除。

科学研究者则提出了一种目前可能性最高,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高真空负压环境”理论。认为,施展“脱衣”法术的始作俑者可能是爆炸时在一定范围内,在极短瞬间所产生的高真空负压环境。处在这种条件下,人们肉体和衣服间的空气,可能会立刻猛烈而又大大地膨胀。这种膨胀,势必会导致衣服鞋帽向各个方向的自由空间尽可能地撑开甚至破裂。正是这种作用力会而且能够把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不管是上衣还是下衣,也不管是鞋袜还是帽子统统被膨胀的气体冲掉或撑坏并使它们离开人体。加之,当时正是五月末,又是干旱炎热的天气。人们只能穿单衣单裤,更容易被膨胀的气体撑开。

王恭厂火药爆炸引起的高真空负压环境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瞬间产生,瞬间又消失了,从产生到消失,时间间隔很短,人们可能都感觉不到这个间隔。因而人体很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对它产生相应的反应,它就不存在了。当然也就谈不到在宏观上对人体有什么太大影响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见到与此类似的模拟实验资料。

明朝王恭厂大爆炸—古今未有之变,史称天启大爆炸!死伤者皆裸体

至于引起此次空前灾变的原因,从发生至今仍旧众说纷纭。如地震灾难说:虽然灾变前后的种种迹象地震均有诸多相符之处,但是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再者蘑菇状烟云也不是地震出现的现象;又如灾变中的“脱衣”现象,也不是地震的后果;至于灾变中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在地震史上也少有先例。而且,天启六年五月官方文书也并无京师地震的记载。

在文献中“但见飙光一道,内有大光”,“烟尘障空,白昼晦冥”等记载与现今科学证实了的陨石坠落时会出现的情况很吻合。且当陨石坠地时会发出巨大的震动、声响,这与记载中的“有声如吼”也一致。因此,又有人提出“陨石灾难说”!可“陨石说”又难以解释爆炸发生之前出现的那些情况,以及何会将几吨重的大石狮子抛到数里之外。况且,对于陨石坠落这样一件大事,在历来重视天文观测的中国,在专门的天文水利观测记录中却点滴未见!

而明末清初的志、史书中多认为这次巨大灾变起因是“王恭厂灾”,意为皇家部队的火药库爆炸引起的。在前文提到过,王恭厂是当时工部制造、储存火药的地方。而在明朝中后期也确实有一定数量的军火储存,王恭厂附近有兵营和军火库以及兵工厂,驻有士兵,但其规模比不上现代中国的兵工厂大。即使是军火仓库里火药成堆,但当时的黑色炸药威力相对较小,因此有人推测,就算全部点着,也不过将军火库以及周围的房屋烧光、焚爆为平地而已,绝不会死伤数千数万人。特别是当时的司礼太监若愚明确记叙“王恭厂”是负责管营建的皇家部队后勤部。有钱、粮草、马匹是真的,也不排除有储备火药的库房,所以将都城灾变一起推给王恭厂爆炸显然是错误的。更何况史、志各书均有记载这次灾变“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因此,可以说王恭厂亦是灾变的受害者,而非灾变的罪魁祸首。

以上三种说法均是当下的主流观点,也都有自己的根据,但都无法全面解释所有的诡异景象。至于其他观点,如飓风致灾等,则更加经不起推敲了!


好了,关于“天启大爆炸”之谜本期就分享到这了,对此类事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藏+关注,以后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内容。下期,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