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明王朝,明熹宗天啟 6 年(公元 1626 年)在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廠一帶發生了一次離奇的大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太監劉若愚在《明宮史》、明末著名歷史學家計六奇在他寫的《明季北略》一書中都有記載。所以,此為正史確認的歷史事件!這次爆炸原因不明、現象奇特、災禍巨大,被稱之為“古今未有之變”。史稱“

天啟大爆炸”(又稱王恭廠大爆炸)。

天啟大爆炸與3600多年前發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以及我們之前講過的1908年 6月30日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並稱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其成因至今成迷,困擾著無數史學家與科學家,乃是中國甚至世界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對世界三大自然之謎感興趣的朋友記得收+關注哦)!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四月二十七日午後,天空的東北角上有云氣似旗,又似關刀,先是白色,後變紅紫五月初一,山東濟南知府去城隍廟行香,剛到廟門,知府和隨從忽然都莫名昏迷過去。五月初二,有人看到前門角樓上有火光,青色螢火,大如車輪。五月初三,東北方出現紅赤的雲氣。五月初四,空中出現黑色雲氣。五月初六,地安門守門的內侍忽然聽到音樂之聲,一番粗樂過去,又是一番細樂,如此三疊,大家驚怪,發現聲音出自後宰門(地安門)火神廟。有人剛剛推開殿門去看個究竟,只見一個紅球從殿中滾出,騰空而上。之後,哈噠門火神廟廟祝驚見火神亂動,像是要下殿,有人忙拈香跪告。火神因地殼運動晃動,當時的人們以為火神顯靈,廟祝哀哭抱住。就在此時,東城驀地響起震聲。

天啟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時(1626 年5 月 30 日上午9 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狂風驟起,從城東北方漸至城西南角,同時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滾動。巨響聲中,天空絲狀、潮狀的無色亂雲橫飛,有大而黑的蘑菇、靈芝狀雲像柱子那樣直豎於城西南角。剎那間天昏地暗,塵土、火光飛集,天崩地陷,萬室平沉。東自阜城門,北到刑部街,長1500~2000米,寬6500米範圍內人畜,樹木,磚石等被捲入空中,又如雨點般隨風落下,數萬房屋盡為齏粉,死傷兩萬餘人,衣物首飾器皿遠飛至昌平,死者皆裸體。紫禁城外正在修繕圍牆的兩千餘工匠盡皆跌下腳手架,摔成“肉袋”。為皇帝出宮準備的儀仗隊中的大象,因受驚從象房中奔逃而出,滿街亂竄,踐踏百姓,死者無數。

人們驚魂未定,王恭廠又是一聲轟鳴,地面突然迸裂,出現兩個十幾丈深的大坑。只見從坑中升起一股股煙雲,飄飄然向東北方向滾滾而去。石駙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獅竟被擲出順承門(今宣武門)外。西安門一帶,米粒大小的鐵渣在空中飛舞濺落,長安街一帶,不時從空中落下人頭,有的僅剩眉毛和鼻子,德勝門外尤甚。密雲境內,居然飛來20餘棵大樹。粵西會館路口,有蒙師開學童子三十二人,一響之後,師徒俱無蹤跡。御史何遷樞、潘雲翼在乾清宮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於皇宮處在爆炸區邊緣,使皇帝朱由校倖免於難。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災變發生時,明熹宗正於乾清宮用早膳,突然一聲巨響,大殿震動,熹宗驚慌下,連扔下碗筷,起身直奔交泰殿。在行到建極殿時,有木檻、鴛瓦自空中墜下,正中近侍頭部,腦漿迸裂,一命嗚呼。熹宗喘息未定一人跑入交泰殿,躲到大殿的一張桌子下。同時,乾清宮大殿嚴重損壞,一片狼藉,御座御案都翻倒在地。侍奉皇帝進早膳的太監皆殉難,無人存活。不滿週歲的皇太子朱慈炅被砸死於宮中。此次災變傷亡之巨,以至於殮屍都成了問題。

王恭廠為當時工部製造、儲存火藥的倉庫。 那裡日產火藥約2噸,常貯備量約1000噸。根據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好民的研究,這次爆炸的破壞半徑約750米,面積達2.25平方公里。

王恭廠災變規模之大,據說連蘇州城東角亦震,坍壞房屋數百間!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卻"不焚寸木,無焚燒之跡",用火藥庫爆炸或地震引起災變,都難以解答。一時間,眾說紛紜,天怒人怨。相信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彼時,明王朝內有閹黨宦官橫行霸道、倒行逆施,奸臣賊子貪汙受賄、腐敗成風。外有努爾哈赤所率滿軍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在天啟六年正月之時更是爆發了”寧遠之戰”!正是內憂外患,皇朝政權風雨飄搖之時。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再加上災變之前曾出現過許多詭異先兆,除了前面所述,在天啟四年——天啟五年,出現了連續的乾旱天氣,災變前一個月,鬼車鳥停留在京城的觀象臺處,晝夜哀叫;災變前十四天,冷害,霜情嚴重,天啟六年五月份竟然“白露著樹如垂棉,日中不散”!災變後,一時朝野震動,舉國上下一片慌亂,人心惶惶,民怨沸騰。

許多人認為這是“上天示儆天之子”,甚至有人上書要求皇上“反躬修省”。災後第三天,朱由校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詔”,將自己大罵一通,表示要親赴太廟祭拜。並頒發聖旨追究大臣的責任,他指示所有的“中外臣工”都要穿樸素的服裝,務必竭力虔誠地“洗心辦事”,“痛加反省”,以期望王朝“長治久安,萬事消弭。”,更是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蕩!

在《明實錄·熹宗實錄》、《國榷》、宦官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識略》中對王恭廠大爆炸都有記載,甚至連明代佚名小說《檮杌閒評》第四十回中也有描寫此事件的情節。其中屬於官方的、相當於政府新聞公報性質的邸報底本,佚名抄撰的《天變邸抄》對王恭廠災變記述最為詳細。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天變邸抄》記載:天啟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湧起,屋宇動盪。須臾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東自順城(應作“承”)門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長安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以數萬計,人以萬計。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殭屍層疊,穢氣熏天,瓦礫盈空,而下無從辨別街道門戶。傷心慘目,筆所難述。震聲南自河西務,東自通州,北自密雲、昌平,告變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無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狀,舉國如狂。象房傾圮,象俱逸出。遙望雲氣,有如亂絲者,有五色者,有如靈芝黑色者,沖天而起,經時方散。合科道意火藥局失火,緝拿奸細而報,傷甚多,此真天變大可畏也。

明朝天啟皇帝的司禮太監劉若愚,在其所著的《明宮史》一書中,詳盡地記述了這場巨大災變:“天啟六年五月初六辰時,忽大震一聲,烈逾急霆,將大樹二十餘株盡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數丈,煙雲直上,亦如靈芝,滾向東北。自西安門一帶皆飛落鐵渣,如麩如米者,移時方止。自宣武門迤西,刑部街迤南,將近廠房屋,猝然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殺死有姓名者幾千人,而闔戶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幾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爐中之火皆滅。惟賣酒張四家兩三間之木箔焚然,其餘了無焚燬。凡死者肢體多不全,不論男女,盡皆裸體,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末著名歷史學家計六奇所寫的《明季北略》一書中,亦生動地敘述了這次大災變:“天啟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湧起,屋宇震盪。須臾,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數萬間,人二萬餘,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殭屍重疊,穢氣熏天,瓦礫騰空而下,無所辨別街道門戶。傷心慘目,筆所難述。震聲南自河西務,東自通州,北自密雲、昌平,告變相同。京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無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狀,舉國如狂。象房傾圮,象俱逸出。遙望天氣,有如亂絲者,有五色者,有如靈芝者,沖天而起,經時方散。”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此次災變最為奇怪的是“死、傷者皆裸體”,為空前罕見的咄咄怪事,令明末清初的名人學士大惑不解。

震後有人發現,許多紅細絲衣等都飄至西山,大半掛在樹梢上;還有的飄到了昌平教場中衣服成堆,器皿、首飾、銀錢無所不有。戶部(管民政的機構)派長班去昌平查驗,果不其然。豐潤等縣治,樹上也掛滿成堆的衣服;還有的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別人家中;“更有失手足頭目於裡外得之者”。戶部張鳳奎將此事寫入奏摺向皇帝彙報。

對於天啟大爆炸中出現的人體的肢解和脫衣、笨重物體的飄移、建築物的破壞以及爐火熄滅等種種奇特現象。幾百年來,人們一直在探討這一奇特的力學效應。據當時的各類文獻記載:“所傷男婦俱赤體,寸絲不掛,不知何故”。“凡死傷俱裸露,員弘寺街轎中女赤體無恙”。“木石人復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數,人以百數……死者皆裸”。足見“脫衣”現象是大爆炸中的一個顯著特點。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受傷未亡者竟然也不知道其衣服是被誰脫光和怎樣被脫掉的。

有人認為造成這種“脫衣”現象是衝擊波,是由於爆炸才導致的奇特效果。反對者則指出:衝擊波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有的衝擊波確實能衝擊掉人們衣服,那它也不可能同時既能沖掉人們的上衣,又能沖掉褲子和鞋帽。因為,脫上衣、脫褲子和脫鞋摘帽各自所需的動作方式和用力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脫衣現象也不會只是由龍捲風所致。因為龍捲風雖能刮掉衣服,但也不一定能把人們的衣服徹底扒光。相反,有時倒還可能會使衣服上某些部位的殘片緊緊地纏在身上。況且,如果在天啟大爆炸中遇難者僅僅是遇到了龍捲風而沒再遇到其他因素的話,不可能還有人只是被吹掉了衣服卻安然無恙,甚至有的還幾乎是在原地不動。至於,靜電可能是導致脫衣的說法,也被很快排除。

科學研究者則提出了一種目前可能性最高,最為大眾所接受的理論——“高真空負壓環境”理論。認為,施展“脫衣”法術的始作俑者可能是爆炸時在一定範圍內,在極短瞬間所產生的高真空負壓環境。處在這種條件下,人們肉體和衣服間的空氣,可能會立刻猛烈而又大大地膨脹。這種膨脹,勢必會導致衣服鞋帽向各個方向的自由空間儘可能地撐開甚至破裂。正是這種作用力會而且能夠把人們身上穿的衣服——不管是上衣還是下衣,也不管是鞋襪還是帽子統統被膨脹的氣體沖掉或撐壞並使它們離開人體。加之,當時正是五月末,又是乾旱炎熱的天氣。人們只能穿單衣單褲,更容易被膨脹的氣體撐開。

王恭廠火藥爆炸引起的高真空負壓環境還有其自身的特點:瞬間產生,瞬間又消失了,從產生到消失,時間間隔很短,人們可能都感覺不到這個間隔。因而人體很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對它產生相應的反應,它就不存在了。當然也就談不到在宏觀上對人體有什麼太大影響了。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見到與此類似的模擬實驗資料。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古今未有之變,史稱天啟大爆炸!死傷者皆裸體

至於引起此次空前災變的原因,從發生至今仍舊眾說紛紜。如地震災難說:雖然災變前後的種種跡象地震均有諸多相符之處,但是在離震災中心較近的建築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壞,這種情況是舉世未見的;再者蘑菇狀煙雲也不是地震出現的現象;又如災變中的“脫衣”現象,也不是地震的後果;至於災變中產生的巨大沖擊波,在地震史上也少有先例。而且,天啟六年五月官方文書也並無京師地震的記載。

在文獻中“但見飆光一道,內有大光”,“煙塵障空,白晝晦冥”等記載與現今科學證實了的隕石墜落時會出現的情況很吻合。且當隕石墜地時會發出巨大的震動、聲響,這與記載中的“有聲如吼”也一致。因此,又有人提出“隕石災難說”!可“隕石說”又難以解釋爆炸發生之前出現的那些情況,以及何會將幾噸重的大石獅子拋到數里之外。況且,對於隕石墜落這樣一件大事,在歷來重視天文觀測的中國,在專門的天文水利觀測記錄中卻點滴未見!

而明末清初的志、史書中多認為這次巨大災變起因是“王恭廠災”,意為皇家部隊的火藥庫爆炸引起的。在前文提到過,王恭廠是當時工部製造、儲存火藥的地方。而在明朝中後期也確實有一定數量的軍火儲存,王恭廠附近有兵營和軍火庫以及兵工廠,駐有士兵,但其規模比不上現代中國的兵工廠大。即使是軍火倉庫裡火藥成堆,但當時的黑色炸藥威力相對較小,因此有人推測,就算全部點著,也不過將軍火庫以及周圍的房屋燒光、焚爆為平地而已,絕不會死傷數千數萬人。特別是當時的司禮太監若愚明確記敘“王恭廠”是負責管營建的皇家部隊後勤部。有錢、糧草、馬匹是真的,也不排除有儲備火藥的庫房,所以將都城災變一起推給王恭廠爆炸顯然是錯誤的。更何況史、志各書均有記載這次災變“不焚寸木”、“焚燎之跡全無”,因此,可以說王恭廠亦是災變的受害者,而非災變的罪魁禍首。

以上三種說法均是當下的主流觀點,也都有自己的根據,但都無法全面解釋所有的詭異景象。至於其他觀點,如颶風致災等,則更加經不起推敲了!


好了,關於“天啟大爆炸”之謎本期就分享到這了,對此類事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關注,以後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內容。下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