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兄弟的科举之路,看国人对高考的情结

曾氏一门,除大哥曾国潘外,四位弟弟的科举都是十分不顺,他们连个“廪生”的资格都没考上,令他们一生引为憾事。所谓“廪生”就是各府县秀才中的前几名,他们可以获得官府的廪米津贴,清朝的廪米津贴为每年廪银四两。不过曾国藩的四位弟弟中的三个后来都投笔从戎,并且都以战功博得了功名,这三位就是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

从曾国藩兄弟的科举之路,看国人对高考的情结

六弟曾国华性格孤傲,自视甚高,写起文章锋芒毕露, 被曾国藩视为有豪杰之气,而且在众兄弟之中,他的文章也倍受推崇, 被称为“灵气甚高”。然而他的科举屡屡受挫,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最后还是其兄花钱为他捐了个监生,这才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过捐来的功名在他眼里是不光彩的,所以总是郁郁寡欢。当战火烧到湖南境内时,他率先组织了团练,虽算不上是个良将,但心高胆大,也算是员悍将。 在三河镇战役中战死,死后被封为四品道员。不过他的遗体只是个无头尸,到底是死是活,成为了曾家的一个谜。

九弟曾国荃生性十分商傲,史书记载他“少年奇气,调傥不断”。1847年他以府试第一人入县学,不久举优贡,不过他的科举之路也同样没走通,虽然后来因攻克金陵而官升到两广总督和太子大保,但始终以自己不是科举出身为憾。

从曾国藩兄弟的科举之路,看国人对高考的情结

小弟曾国葆,少年时性格孤僻,体弱多病,厌倦科举,因悲愤兄长曾国华战死于三河镇,加入湘军作战。在天京前哨战中以寡击众,大破各路来援李秀成太平军十万,建功甚伟。却在1862年12月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死后追赠道员。“包围天京” 的任务于是改由兄长曾国荃接手,于1864年 克竟全功。

这其中最守本分的要算大弟弟曾国潢,他的各个兄弟都出去大展拳脚,而他却守在家中操持家业。曾国潢自幼就在父亲的塾馆读书学习,天分不是很高,科考屡次名落孙山,后来像其六弟一样,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从此之后,曾国潢专心辅助父亲曾麟书照料家事,再也无意于科举之业了。

从曾国藩兄弟的科举之路,看国人对高考的情结

从以上不难看出,科举对古人的影响之深沉,它不仅深藏功与名,亦是君子之为。可以想象,如今国人对高考的愈加重视,是有迹可循的,所谓望子成龙,此言不虚。

从曾国藩兄弟的科举之路,看国人对高考的情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