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早上,孩子去学校早读的时候,我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格外交待孩子,带上雨伞,以免放学后回来被雨淋湿。

孩子正埋怨我早上没及早叫醒她,一听让她带雨披,非常不情愿地说了句:“又没下雨,一会儿这一会那儿的,真是唠叨!”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我心头的火一下子窜上来,正待发作,猛然瞥见桌上放着的一张母亲的照片,马上转变了念头,微笑着告诉孩子,“好吧,我直接把小伞放你书包里面,不影响你带书,算是个防备,你赶紧去学校吧。”

孩子走了,我禁不住仔细端详这张照片。这是母亲生前的一张生活照,慈祥而自然地微笑着。

看着这张照片,我的眼泪开始慢慢流出来。

11年前,母亲因突发脑出血去世,让人无法接受。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追悼会上,对母亲非常熟悉的主持人,含泪讲述母亲关心村里男女老少及亲朋的一件又一件往事,一下子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深切追忆,好多人不住地擦泪。

她当然也关心我们,但很多时候的关心,都是以点点滴滴、一个个细节的形式出现的。

太关心了,细节太多了,在我们孩子的眼里,似乎就变成了烦心的唠叨,一如我前面要求孩子及早带上雨伞的“唠叨”。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无论是叛逆期的我,还是成年后的我,为了反证自己无需再让母亲提醒这样那样的事,为了反证母亲“管的太宽”,多次不懂规矩地和母亲激烈争论。

就在她去世前的那一年里,我还曾与她争吵过两三次。

她溘然长逝后,我怎么也接受不了她的突然离去,无数个夜晚,泪湿枕头。

多么想对母亲说句“对不起”,却再也没有机会。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母亲走了,再也没人管我了,再也没人与我争吵了,我却怀念起母亲“多管闲事”的种种细节,一次又一次后悔与她的争吵,一次又一次流泪。

做父母的,无论孩子长得再大,也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停止他们的操劳费心。而这些操劳费心,经常是以唠叨的形式出现的。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点点滴滴细节里的操劳费心,都变成了父母牵挂不舍、关怀倍至的唠叨提醒,他们越费心,唠叨的时候便越多。

小时候,唠叨你好好学习、吃喝穿衣;大学时,唠叨你别交坏朋友、生活别太节约;毕业后,唠叨你找份好工作、找个好爱人;结婚后,唠叨你早生孩子、按时吃饭;工作正常后,唠叨你上好班、注意身体......

如果不是爱你足够深、考虑足够多,谁愿意整天不知停止地说那么多废话?

每一次唠叨,都是父母考虑再三的真实心境,都是他们对你性格、行为习惯等百倍知晓后的千份不放心。

一茶一饭的叮咛,一字一句的啰嗦,就是父母最朴素的模样,他们无法停止对你的关爱,他们用唠叨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又继续滋养着我们的孩子。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永远都不要嫌弃父母的唠叨,那才是世上最亲的关爱。

当没人唠叨你的时候,你才知道,世间,有那样一种唠叨,真的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因为,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够永远享受。

不是所有的唠叨,你都能永远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