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本文由“芹芹育儿”原创发布今日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及自编,欢迎大家阅读!

导语:爸妈们请不要吝啬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唠叨”,多陪孩子外出游玩,带孩子见识各种新奇的事物,一边游玩,一边讲解。旅行也是孩子学习知识和与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担任过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后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警监。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对未成年人教育有独特的见解,深受广大父母认同。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在一次专题采访中,李玫瑾教授谈到儿童性格形成问题。

在解释问题过程中,李玫瑾教授用了一系列真实案例来证明,孩子好性格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唠叨”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这就让不少家长纳闷了,现在不是都说父母唠叨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吗?

而现在又来说孩子缺乏唠叨反而不利于好性格的形成?

其实,李玫瑾教授所说的“唠叨”并不是指大家理解的整天在孩子面前埋怨吐槽,而是让父母尽可能多和孩子说说话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 0~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宝宝在3岁以前就能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倾向,有些宝宝比较外向,总爱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而有些宝宝则比较安静、敏感,对社交容易产生抵触,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勇气。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这种差异的产生,很多时候源自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

不难发现,身边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不太爱“说话”。这里并不是指基因遗传的因素,而是指家长只是忙于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平时却很少跟孩子讲话。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说太多他们也不一定能听懂,干脆省点力气。

对此,李玫瑾教授的看法是这样的:人最开始的三年,往往就是最无助的三年,需要依靠身边的人去代替他完成维持生存的所有事情。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洗身换衣以外,还需要足够的关注和爱护,这样才会从深层次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能时常看到家人的脸、听到家人的声音,特别是来自父母充满爱的“唠叨”,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家人宠爱,自然就会有

满满的安全感。

也许小宝宝还听不懂大人说的话,但是他们能够清晰感受到家人的情感。如果家人比较冷漠,或者爸妈吵架,小宝宝会感觉到不安和沮丧。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妈妈们可能都深有体会,看着小床上的小宝贝,会不由自主地跟宝宝聊起天来,虽然小宝宝只会“嘤嘤”的回应着,整个聊天过程看上去似乎只是妈妈们一昧地“唠唠叨叨”,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这是妈妈疼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的表现,是

母爱自然萌生的举动。

此时,爸妈们可千万不要认为这种表现看上去很“傻”,其实这是父母建立与孩子之间信任和联系的重要一步。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 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科学研究表明,0-7岁的宝宝有着天才的语言能力,只要生活在某种语言的环境中,就能自然掌握并达到母语级别。

但并不是说,孩子岁数一到,自然会说话。最起码,孩子要有可以表达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身体各方面都健康的宝宝,到了说话的年纪,也依然不会说话的原因。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孩子们学会说话的能力,就藏在家人平时对他们看似“毫无意义”的唠叨里面。从家人的说话声中,孩子不仅仅能感受到家人的情绪,还能学习到家人说话时发声的技巧和表达技巧。

因此,如果在外面看到很早就学会讲话的孩子,那么他们身边一定少不了“爱唠叨”的家人;而说话晚的孩子,排除健康因素,也许身边的家人平时很少跟孩子讲话,或者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

尤其是现在上班族父母越来越多,不少爸妈会将年幼的宝宝交给老一辈人照顾,由于年代的限制,老一辈可能缺乏与宝宝交流沟通的意识,甚至会用玩具来代替自己照顾孩子。很多宝宝玩了一天玩具,都没说过一句话,自然耽误了提升语言能力的最好时机。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除了语言能力以外,年幼时缺乏家人“唠叨”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现缺陷,进而影响人格的形成,最后影响接下来的一生。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她着手办过不少犯罪案件,其中不少罪犯的犯罪动机和性格缺陷都能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期性格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会有障碍。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当这种障碍如果再伴随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贫困、长相差、身材不好、能力弱……他就会自怨自贱,进而出现退缩性的心理障碍,出现更加内向、出现幻想,严重者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变态问题。

例如当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害舍友案件,以及药家驾车故意杀人事件当中都隐藏着类似的心理。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因此,爸妈们可不要再认为说宝宝说话的能力长大了就会自己掌握,其实年幼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未来性格的雏形,年幼时期的语言障碍有可能会导致成年以后的心理障碍和社交障碍,直接影响孩子的终身。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如果爸妈发现孩子开始与玩具说话,或者和宠物说悄悄话等,说明家人和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孩子特别想跟人说话时,身边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就会和自己身边的玩具聊天。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这时候父母必须要注意,宝宝和玩具聊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想说话的欲望,但玩具本身没有生命和意识,无法给予宝宝正常的回应,长期以来,宝宝只能自言自语,逐渐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

1、教会宝宝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

做好心理准备,语言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漫长且不断重复的过程。语言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才会在孩子的脑海里产生联结,孩子才会用学到的文字、句子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儿歌、诗歌这些结合儿童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而创造的语言文本,多读一些,还能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儿歌一般说来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比较容易。妈妈可以采用自己读一遍宝宝读一遍的形式,重复几次后,宝宝就有了初步的记忆。接下来每天重复读,宝宝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2、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就是宝宝学习语言最好的地方,而家人则是孩子语言教育的启蒙老师。日常生活中,家人和宝宝说话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父母和宝宝说话时,要做到放慢语速,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声调对宝宝说话,更不要恐吓宝宝,说些宝宝妒忌的话或者在宝宝面前讲他人的坏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和宝宝交流过程中,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避免使用消极的、负面性的语言,尽量多用提问的方式跟宝宝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宝宝去做事。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语言对宝宝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淡化,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和宝宝进行沟通。

3、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流

宝宝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大脑需要不断地思考“说什么”、“怎么说”,在快速组织语言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思考的敏捷性和逻辑性会同步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大脑的发育与语言的发展。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因此平时忙于工作的爸妈们需要好好回想一下,最近有和小宝贝聊过天吗?平时有多跟孩子说话吗?

虽然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但是回到家时总是看到孩子熟睡的身影,一周里面与孩子说话的时间不到1小时。对于孩子来说,再多好玩的玩具,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能和父母一起聊天,或者听父母讲话,都是一种享受与学习的过程。

育儿|父母的“唠叨”,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结语:父母的每一句唠叨里面,都隐藏着对孩子的爱与关怀,也隐藏了孩子未来对生活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