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戰國時代,在東方六國裡,楚國是最後一個被秦軍掃滅的國家,當時的秦軍已經達到巔峰狀態,經過長期的征服戰爭磨鍊,秦軍號稱虎狼之師,而楚國作為僅次於秦國的國家,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並且民風也是很彪悍,是秦國的勁敵。為了征服楚國,秦始皇派遣王剪為大將,國內精兵傾巢而出,60萬大軍直搗楚國腹地,而楚國也是以傾國之兵抵抗,40楚軍和60萬秦軍築壘對峙,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按理說,秦軍作為進攻方,遠道而來,應該一鼓作氣發起攻擊,長期對峙,無論是士氣,還是糧草供應,應該都是不利於秦軍、有利於楚軍的,然而詭異的是,一年之後,楚軍居然耗不下去了,先行撤退,結果遭到秦軍襲擊,一戰而敗。秦軍遠道而來,為什麼楚軍在自己門口,居然耗不過秦國人?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首先,秦國派出了大量文官前往楚國被佔領區域,進行管理工作。秦國是郡縣制度,皇帝派遣官員對屬地進行管理的機制非常成熟,這使得楚國被佔領區域非但沒有發生起義、反抗事件,反而很快就融入到了秦國的治理體系裡,成為前線秦軍的補給基地,源源不斷地向對峙的秦軍輸送糧草。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其次,楚國的封建制度,在長期消耗下,導致了內亂。楚國是一個封建思想非常濃厚的國家,當年楚國的崛起、快速擴張,並沒有把各地地方勢力消滅掉,而是讓他們形成了類似封建割據的存在,這使得當40萬楚軍和敵人對峙,時間一長,糧草及其他消耗需要分攤到各個地方勢力的時候,大家誰也不服誰,誰也不願意多出,最終導致楚軍資源枯竭,竟然耗不過秦軍,項燕被迫率軍撤退,秦軍趁機發動攻勢,一舉打敗了楚軍。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最後,是綜合實力的絕對優勢。秦國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再通過變法完成了對全國資源的高度集結,實力強勁,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漢中地區成為秦國的糧倉,掃滅東方5國後,秦國可以掠奪和調動的資源進一步增加,加上秦軍先前作戰留給世人的虎狼之師形象,使得楚軍士兵在面對秦軍時,心底多少是有些虛的。

秦楚兩國百萬大軍對峙,明明是在自家門口,楚國為何耗不贏

其實,秦朝能夠統一六國,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制度,郡縣制相對封建制,優勢太大了。以當時楚國的人力物力,如果也能夠完成郡縣制改革,其實是很有機會和秦國分庭抗禮的,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