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面塑,大师手中的人生百态


阚宗勤,今年六十一岁的他是鲁南面塑文化的传承人之一。虽然已经退休,可是他依然在家里坚持创作。零九年,下岗后的他,因喜好泥塑艺术品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的上苑艺术家村去学习泥塑,后来回到家后,家中没有烧制泥塑的设备和条件,于是喜爱艺术的他开始学做面塑。

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面塑,大师手中的人生百态

面塑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然有着它独到的魅力。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面塑,大师手中的人生百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面塑,大师手中的人生百态

不过随着社会的改变,面塑也逐渐消失出人们的视线。于是他想到用新型的材料代替过去的面塑材料。这样便于让现在儿童学生进行面塑的手工艺学习。现在,六十一的他依旧继续研究与创新。他想把过去的传统作品,如《八仙过海》,《三国演绎》等好的作品,和现在的材料相结合。也更能提高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枣庄面塑,大师手中的人生百态

就像他说的,要把这个技艺这个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传授给那些喜爱面塑的孩子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