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導言:1948年是南京國民政府在大陸統治總崩潰的決口之年,這一年國統區的黨務政治、戰事軍情、經濟民生、社會世相不可不謂光怪陸離,頗值得後世體會玩味。這裡筆者只截取1948年的幾個歷史橫截面,供讀者朋友們解剖觀察。也在這裡發下宏願,但願我開此新坑,能早日把坑填完。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引子

1945年5月,國民黨六大在重慶召開。日本在戰場上已經顯露出明顯的頹勢。與會的國民黨代表暗中相信,戰爭有望在今明兩年結束。春風得意的國軍將領們拍下了這張參會合影: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他們分別是:

第四排:顧祝同 俞濟時 張發奎 胡宗南 白崇禧 周至柔

第三排:關麟徵 劉和鼎 陳誠 夏楚中 區壽年

第二排:範漢傑 李延年 吳奇偉 韓漢英 周喦 李覺 李玉堂

第一排:朱紹良 俞飛鵬 陶峙嶽

然而,1948年8月再相聚之時,彼此卻是異常複雜的心情。

1948年8月1日,國軍各“剿總”、各“綏署”的軍事首腦、各軍軍長和參謀長們陸續抵達南京。這些兵權在握的地方諸侯普遍心情不佳,因為等待他們的是一場難以令人輕鬆的戡亂檢討會議。

國軍在偉大統帥蔣公的英明指揮下,經過兩年艱苦卓絕的“戡亂剿匪”作戰,已經直接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裝備。在華北僅剩下北平、天津、太原、秦皇島、張家口等主要城市;東北僅剩下瀋陽、長春、錦州三個孤立據點,北方各主要戰場的攻守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困守東北的國軍

國軍內部瀰漫著失敗主義的情緒和對統帥部的強烈不滿。但在英明蔣公看來,眼前的失敗都是暫時的,他麾下的國軍將帥們急需一場嚴肅的檢討會議凝聚意識,以挽狂瀾於既倒。

經過一天的調整,1948年8月3日上午9時,由國軍統帥部牽頭,國防部、總參謀部以及各軍高級軍事主官共120餘人參加,南京戡亂檢討會議在國防部大禮堂正式召開。甩鍋就此開始了!

一、精神武裝扭乾坤

會議宣佈開幕後,蔣介石作了題為《改造官兵心理加強精神武裝》的定調講話。講話一開始,蔣公就難掩心中焦慮,疾呼“就整個局勢而言,我們無可諱言的是處處受制、著著失敗!到今天不僅使得全國人民的心理動搖,軍隊將領的信心喪失,士氣低落,而且中外人士對我們國軍譏刺誣蔑,令人實難忍受”。更是直接表示,眼前危局“是我們革命歷史最大的汙點,更是我個人最大的恥辱!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在主題發言的蔣公

蔣公痛斥各路國軍將領“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動搖,責任的觀唸完全消失”,直接把鍋甩給高級軍官們。最令蔣公心痛的是,“許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級將領被俘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許多下級官兵被匪軍俘獲編入匪部來殘殺自己的袍澤,而不能相機反正,這真是我們革命軍有史以來所未有的

奇恥大辱!”

是啊,你們這些黃埔子弟,打仗如此垃圾又不願意去死,讓我這個校長情何以堪???

蔣公開出的藥方是什麼呢?十二個大字:“恢復革命信心、重振官兵士氣”。

蔣公向他的部下表示,精神上絕不能被共軍繳械,要鼓舞其北伐、抗戰時的勇氣,和共軍血戰到底。只要恢復了革命勇氣,“激發良知,痛切悔改,將平時一切精神心理生活行動,在會議中間詳盡檢討,切實改正”,就一定能成功!!!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1948年五月,東野部隊發行的《戰術教育參考材料(四平攻堅戰總結)》,解放軍穩紮穩打,總結經驗;國軍這時候反倒束手談起哲學,此間無奈,實在難以言說。

蔣公像高中班主任一樣,訓斥這些高級將領學習不夠努力,可惜“戡亂剿匪”不是高考。事實上,郭汝瑰、劉斐等在座高級將領早都是中共的秘密眼線了。

不知道臺上的蔣公,知道真相後會不會眼淚掉下來。

二、物質武裝全送人

事實上,蔣介石的講話根本就沒人聽進去。

8月5日,國防部部長何應欽就當前軍事形勢作報告。談到兵員、武器的損失情況,儘管一番雖然但是,但何應欽不得不承認:“兩年來,我軍損失兵員共300餘萬人,步槍100萬支,輕重機槍7萬挺,山炮、野炮、重炮1000餘門,迫擊炮、小炮15000餘門,還有大批坦克、汽車、通訊器材和各種彈藥無數。”

座下諸將頓時一片譁然,原來運輸物流成效如此之大!悲觀失望的情緒迅速在會場蔓延。

何應欽報告結束後,蔣介石為了穩定會場,訓示高級將領:研究哲學與思想戰爭之重要,復明告以共匪哲學之出發點,及望所收之效果,使吾輩知所警惕,而謀應付之道。蔣公實圖以提高精神的作用,安撫在坐諸將。

但蔣公的精神武器還沒出效果,物質裝備的損失已讓與會者們失望到了極點。

有人要求制裁陳誠,追究其軍事責任的;

有人要求解圍長春,救民於水火之中的;

有人要求新增番號,補充武器裝備人員的。

蔣公見局勢不對,宣佈吃飯休息。

這天中午,蔣公邀宴將領三十餘人,畢竟吃飯很重要。​

三、檢討扯皮起蕭牆

畢竟是戡亂檢討會議麼,核心自然是檢討戰事失敗的原因。

南京戡亂檢討會議重點檢討分析了三場戰役,分別是:

西北戰場的宜川戰役;華中戰場的襄樊戰役;中原戰場的豫東戰役。

怎麼檢討呢?這就看出蔣統帥的心思了。

宜川戰役是胡宗南指揮的,蔣介石只是輕描淡寫的批評了胡的指揮失誤,重點表揚了劉戡、王英俊、嚴明三位黃埔將領,能夠殺身成仁的革命勇氣,值得大家效法。(蔣公,你是有多希望大家去死啊)

豫東戰役,蔣公重點批評了邱清泉的驕橫跋扈,指責他不聽指揮,坐視區壽年兵團全軍覆沒。

襄樊戰役,成為了老蔣揭批的重點。

​8月6日,大會聽取蔣總統特派戰地視察第八組中將組長周建陶做《襄樊作戰經過報告》,周在報告裡,明裡暗裡指責白崇禧救援不力、貽誤戰機。說得桂系諸將一肚子火氣。

周建陶還沒講完,白崇禧的代表趙援就沉不住氣了,站起來搶著說:“放棄制高點,退守襄陽城,讓敵人居高臨下,我們白長官認為是鑄成大錯。”(康澤是個傻鳥,蔣介石你自己挑的主將,就不要甩鍋給白長官啦

周建陶說:“襄陽戰役自7月2日老河口戰鬥開始,至16日戰鬥結束,為時半個月,我只見白長官於7月12日派了一架飛機在襄陽上空散發一次傳單,說他的大軍快到了,要共產黨軍隊棄暗投明,我不知道這究竟玩的是什麼把戲?李本一整七師弛援襄陽,至7月19日還在宜城附近停滯不前,距襄陽一百餘里,這是什麼原因?據我所瞭解,整七師自花園孝感出發,平均日行五、六十里,中途休息一日,也應在7月16日前到達襄陽附近,我不知道白長官對此作何感想?我認為這就是襄陽失敗的原因。

趙援有些不服氣,站起來,手一舉,“報告總統,我還有話要說。”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這時,會場秩序發生了騷動。在場的嫡系將領,對白崇禧的代表趙援要求說話,有些不高興。此時,蔣介石連忙放大嗓子:“時間不多了,趙副參謀長,有機會我再找你談。”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8月6日晚上,蔣公與軍事檢討會議全體人員會餐,又在飯桌訓示了一小時十五分鐘。

8月7日,輪到白崇禧在大會上發言(PS:老蔣故意不讓李宗仁參會,因此白崇禧成為桂系在會場上絕對的大佬),白直說:“宜川一戰,胡宗南之劉戡部5個師全部被殲。洛陽一戰,邱行湘被俘;豫東一戰,區壽年兵團的6個師和黃百韜兵團一部9萬餘人全部損失;老襄樊一戰,康澤被俘,戰略要城襄陽丟失。抗戰後剿共開始的時候,我們實力以5:1的絕對優勢,超過共軍。何以不到兩年,戰略上的主動就從政府方面轉到共軍手中? “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白崇禧:懟得就是你老蔣!

白崇禧直接就把話題往尖銳的方向引。

白崇禧是華中”剿總“總司令,襄樊一戰,十五綏靖區全軍覆沒,這個鍋小白甩不脫。

但康澤是老蔣的愛徒,派一個不會打仗的特務去守戰略要地襄陽,這個鍋蔣也跑不了。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襄樊戰役中康澤受傷被俘

因為有前一天的不愉快。所以,8月7日,白崇禧火力全開,往死了批老蔣。

會議上,白崇禧提出整軍六策:

  1. 廢除綏靖區、以各省為界,實施總體戰;

2. 重視戰略”面“的拉鋸,放棄對戰略”點“、戰略”線“孤立的爭奪;

3. 在南京、武漢、北京、西安、瀋陽五個戰略要衝的空軍基地,各集中十個能戰的師,隨時空運進行戰略決戰。

4. 增編十個騎兵師,提高國軍的機動力。

5. 提高官兵待遇,至少維持最低限度生活。

6. 統帥部應尊重各級指揮系統,上級不能越級指揮,下級不能越級報告。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南京軍事檢討會議現場

老蔣看到這六條,肺都要氣炸了。特別是第六條,這不是公開打臉老蔣的微操麼!

蔣桂內鬥如此,何談什麼親愛精誠,彼此都以消滅對方的家底為第一要務。

四、共黨分子滿場奔

事實上,在南京軍事檢討會議,從來不缺乏共產黨代表的身影。

8月6日上午會議,大會聽取國防部第三廳廳長郭汝瑰作《報告中原作戰檢討結果》。共黨代表郭汝瑰的報告進行了三十分鐘。蔣介石聽後對現狀非常不滿,又訓示了四個小時。(蔣公你是真能說啊)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晚年的郭廳長

蔣公表示:編組強大兵團,適時主動擊破匪軍主力,猛打猛追,不遺棄任何軍用物資,以窒息匪軍。(但你做不到啊,運輸大隊長蔣公)

蔣公會後在郭的發言上批示:郭汝瑰之發言,頗切實中肯,惟因過於坦白,對國防部之指揮與缺乏戰略預備隊等論評,有使部隊對上級失去信仰之顧慮,似不宜印發各部隊參考。

可見,共黨參會代表對國軍的批判,還是很得蔣公欣賞的麼。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有使部隊對上級失去信仰之顧慮,似不宜印發各部隊參考。不宜印發

會議期間,郭汝瑰把一本共產黨東北野戰軍印的《目前的戰略問題》附在文件後面呈遞給蔣介石。蔣介石不知道這本小冊子是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的節選本,閱過感到“很高明”,遂批上“印發”二字,作為大會學習材料。

與會代表中有人讀過毛澤東的那兩本書,翻開發給的《目前的戰略問題》,目瞪口呆,驚愕地竊語:“簡直成了毛澤東主義的學習大會了。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8月7日,93軍軍長盛家興向蔣介石書面進言。

盛家興表示:“共軍軍民一致,尊重人民利益,紀律嚴明,對我軍情況明瞭,戰術靈活巧妙,戰鬥力強,犧牲精神旺盛。國軍應效法共軍,不妨礙人民利益,爭取民眾,才不會成為聾子、瞎子。要效仿共軍經濟公開,愛惜士卒,紀律嚴明,才能提高士氣;要學共軍加強偵察,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堅決進攻,軍官衝鋒在前才能提高戰鬥力……”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盛家興,1948年10月於東北錦州戰場被俘

蔣介石大怒:搞這種東西純粹是長他人志氣!這個盛家興,他在精神上早已成了共匪的俘虜!”

蔣公質問大會秘書處:“這種東西,怎麼不加研究就印發了?簡直不動腦筋,不負責任!”

黃百韜報告豫東戰役後,蔣介石訓話說:“我認為共產黨陰險暴戾,深刻精到,機警疑忌,嚴密篤實,並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懂辯證法。你們以後對辯證法要好好研究,才能對付他們。這次我發一本辯證法給你們,希望你們回去認真研究。”

盛家興發牢騷說:“說我的精神已成俘虜,他一會兒讓我們學共產黨交黨費,一會兒號召我們學辯證法,又做何解釋?

郭汝瑰廳長表示:“想學也沒學對。共產黨學的是唯物辯證法,老頭子發給咱們的只有‘辯證’,沒有‘唯物’。”

五、寥落戰法日已昏

會議就要結束了,經過無數場扯皮和甩鍋後,參會將領均是疲憊不堪。國防部必須拿出一個未來作戰的新方案,給這場會議強行收尾。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由於前線戰事不利,顧祝同被起了非常多的外號。顧粥桶、顧婆婆、顧瞎子。。。

8月7日,參謀總長顧祝同代表蔣公提出新方案,即:

為鞏固長江以南防線,防止共軍渡江起見,應暫時停止戰略性進攻。將現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地區部隊,編組成幾個較強大的機動兵團,將原有的小兵團該行歸併。這幾個兵團應位於徐蚌、襄樊、信陽地區。主要任務是防止共軍渡江,並相機打擊共軍。長江以南迅速編練二線部隊一百五十萬。東北戰場徹底集中所有兵力,集中於熱河、遼東,確保華北。

蔣把重點放在長江北、黃河以南地區,但由於蔣桂之間的矛盾,華中戰場的襄樊、信陽集團並沒有有效策應徐蚌集團的作戰。東北國軍處於雞肋的位置,進不得退不得。

事實上,1948年下半年的三大戰役就是圍繞這個佈局打的。但這已經是後話。

8曰7日,南京戡亂檢討會議正式結束。

六、會後

8月9日,蔣介石會後召見杜聿明、宋希濂、黃維等高級將領十五人,分別訓誡:“期望忠勇奮發,以發揚我革命軍之光榮歷史”。

也是這些黃埔高級將領們最後一次全員團聚。

8月12日,蔣介石為獎勵黃百韜第七兵團在豫東戰役中功勳卓著,在原有100億法幣的基礎上,再特增發法幣50億元。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但當時,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經濟面臨徹底崩潰。

1948年南京軍事檢討會議,作為一場鬧劇非但沒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只是國民黨集團在大陸最後的瘋癲。此後,經歷了1948年9月~1949年1月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軍土崩瓦解,頹敗之勢一發不可收拾。白崇禧也好,蔣介石也好;亡國君臣道最同,其實都是一個德行;都只是在自我毀滅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真可謂:

行人慵過景陽宮,宮畔離離禾黍風。

庭玉有花空怨白,井蓮無步莫愁紅。

吟詩功業才雖大,亡國君臣道最同。

亡國君臣道最同---1948年南京戡亂檢討會議

前途渺茫的國軍士兵


參考書籍:

《驚蟄·大勢中原》, 王玉彬,王蘇紅,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史》,屈武,江蘇古籍出版社;

《白崇禧大傳》,浙江大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