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上期文章: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上)

一、森林和海洋的乞丐

在阿爾瓦的殘暴統治下,尼德蘭人民開始自發地組織起來對抗阿爾瓦。在南方,最初是手工業者、工人和農民聯合起來組成游擊隊,後來也有資產階級工場主和商人加入,由於南方游擊隊時常在森林地區活動,所以被稱為“森林乞丐”,“乞丐”這一次來源於1566年被西班牙總督罵作乞丐的貴族同盟。森林乞丐經常襲擊西班牙軍隊,攻擊天主教教堂,成立秘密宗教法庭對抓獲的天主教神父和西班牙官員進行審判。

在北方,一些窮人、漁民和和荷蘭海員組成“海洋乞丐”,後來也有一些有產者加入了海洋乞丐,他們的作戰地點是在海上,依靠英國人的支援與西班牙作鬥爭,他們經常襲擊西班牙的運輸隊,給西班牙予以打擊。1572年,海洋乞丐攻佔了北方西蘭省的重要港口布里爾,此舉振奮了尼德蘭人民的信心,受此影響,北方的許多城市宣告擺脫西班牙的統治而獨立。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1:海洋乞丐攻佔布里爾

尼德蘭掀起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浪潮,但這畢竟是以底層民眾和激進派為主導的,國內的貴族和大資產階級認為由激進派領導的革命可能發展到對自身不利的地步,所以他們費盡心思從激進派手中奪得革命領導權,等到西班牙妥協或戰勝西班牙時,他們就可以繼續在尼德蘭高層統治人民,於是他們找到了利益代表人——威廉·奧蘭治來領導尼德蘭的革命。

奧蘭治是荷蘭國父,領導了尼德蘭的革命和促成了荷蘭的獨立,但是奧蘭治本質上也是尼德蘭貴族,並且奧蘭治在尼德蘭有頗高的聲望,特別是在貴族當中。1568年8月31日,曾逃到德意志的威廉·奧蘭治發表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宣言,號召貴族和平民聯合起來共同反抗西班牙。雖然是這麼說,但是奧蘭治是非常反對“森林乞丐”和“海洋乞丐”這種人民武裝軍隊的,他認為人民武裝不能和西班牙軍隊對抗,只依靠貴族和僱傭軍的力量對抗西班牙人,但這也是他的階級屬性所決定的,他反對人民武裝,也是為了保護革命後的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2:海洋乞丐的徽章

在前期,奧蘭治是傾向於與西班牙妥協,但是在阿爾瓦處死了厄格蒙特和荷恩之後,他意識到尼德蘭貴族和西班牙的妥協無望了,所以他才選擇在國外起兵反抗西班牙。為了對抗西班牙人,奪回尼德蘭貴族的利益,他不惜以尼德蘭的領土為代表向各國勢力進行交易,組建僱傭軍反攻阿爾瓦。奧蘭治的軍事才能並不突出,他兩次反攻尼德蘭南方都失敗了,事實上他在尼德蘭革命中只是充當了所謂的“形象代表”,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他的僱傭軍,而是由他看不起的尼德蘭人民組成的“森林乞丐”和“海洋乞丐”。

奧蘭治因為兩次在南方反攻阿爾瓦失敗,現在又受到北方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邀請,於是他到達北方領導北方的革命。1572年7月,在北方各省宣佈獨立後,各省代表在多爾萊斯特城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奧蘭治被任命為北方的最高領導者,開始領導北方的起義活動,但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外國僱傭軍和西班牙人作鬥爭。並且這次會議體現了尼德蘭貴族一貫的妥協,他們宣佈將繼續效忠西班牙國王,但是要反抗阿爾瓦的殘暴統治,如果腓力二世願意妥協,保證了貴族的利益,那麼他們也一定會再次向腓力二世稱臣,協助腓力二世把人民革命鎮壓下去,南方革命的失敗就是最好的例子。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3:威廉·奧蘭治

二、《根特協定》:南北的聯合與分裂

北方各省相繼獨立後,在布魯塞爾的阿爾瓦公爵派遣重兵前往北方鎮壓革命。1572年12月,西班牙三萬人的軍隊保衛北方重鎮哈勒姆城(阿姆斯特丹以西),近四千名守軍,包括德國僱傭兵和武裝民兵,儘管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守軍還是依靠城防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抵抗,以損失2200人的代價造成西班牙軍隊1.2萬人的傷亡,剩下的1800人因彈盡糧絕而投降,投降者除了德意志人都被處死,西班牙軍隊進城後還瘋狂屠殺市民。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4:阿爾瓦公爵

北方的城市萊登也曾遭到過西班牙的兩次大舉入侵。第一次是在阿爾瓦任總督時,但由於尼德蘭人民的頑強抵抗,始終沒能攻陷萊登,阿爾瓦在平叛北方起義沒有進展,1573年底他被雷克森取代。雷克森任總督時對萊登進行了第二次圍城,萊登守軍決堤守城,淹沒了西班牙軍隊的陣地,但是自身也損失慘重。1576年雷克森病死,西班牙也沒能平定起義,西班牙因為國內的危機而忽略了尼德蘭的戰事,很長時間沒有派人接任總督一職,甚至沒有對西班牙軍隊發放軍餉,導致西班牙僱傭兵流竄到南方,沿路上大肆劫掠,“西班牙暴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1576年9月,西班牙僱傭兵的劫掠和殺戮引起了南方人民的怒火,南方各地都爆發了起義,由於北方的形勢已經穩定,所以革命的中心現在轉移到了南方。威廉·奧蘭治是南方人,他在南方不缺乏支持者,在布魯塞爾市,奧蘭治的支持者們帶領市民發動起義佔領了國務會議大廈,動搖了西班牙在尼德蘭的政治統治根基。布魯塞爾的勝利鼓動了南方各省的人民,他們紛紛起義宣佈獨立。此時的革命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尼德蘭南方仍然是天主教和封建勢力佔主要地位的,他們不希望資產階級革命和新教徒滲透到南方,於是費盡心思掌控了尼德蘭三級會議,這是一個在推翻西班牙政權後成立的政權。尼德蘭三級會議被封建勢力和天主教控制,這就註定了南方革命最後的失敗。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5:威廉·奧蘭治的像

奧蘭治希望聯合南方共同對抗西班牙,於是主動和南方的天主教徒和封建地主貴族進行談判。1576年10月,南北方各省代表在南方的根特城展開了談判,但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和階級屬性都不一樣,這注定他們合不到一塊去,雙方僵持了許久都沒有結果,南方的代表是保守派,根本不會同意北方的一些改革措施。

當南北雙方談判時,終於因為一個事件而加速了談判的進程,原來駐紮在安普衛特城的西班牙僱傭兵發生了兵變,闖入了安特衛普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和劫掠,有八千市民慘死,昔日輝煌的安特衛普城毀於一旦,這件事也被成為“西班牙暴行”。西班牙暴行事件後,雙方不打算再扯皮,而是急忙地通過了一項協定對抗共同的敵人,這份協定就是《根特協定》。協定規定南北聯合共同對抗西班牙,但在宗教上南方繼續維持天主教的地位,這份協定沒有太大的意義,很多重要的議題都沒有解決,這也是南方代表最後撕毀《根特協定》的原因之一。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6:西班牙暴行

三、有得有失的尼德蘭革命

但是南方貴族們本來就不是心向革命,1577年2月,南方貴族掌控的三級會議和西班牙的新總督唐璜秘密談判,唐璜利用南方貴族的妥協心理,假裝答應他們的條件,和他們簽署了《永久敕令》。敕令大致內容為在撤退西班牙軍隊和保證南方地區特權的前提下,南方各省承認西班牙的統治,並允許派總督唐璜進入布魯塞爾,但此舉因受到了北方的強烈反對,加上南方中下層人民的反對,唐璜見來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於是逃出了布魯塞爾城後準備集結軍隊用武力鎮壓尼德蘭。

南方的中下層階級極力反對貴族的妥協計劃,組建了“十八委員會”和貴族的“三級會議”相抗衡,同時組建軍隊對抗西班牙軍隊。十八委員會和三級會議是互不相容的,三級會議向打壓十八委員會,鎮壓南方的革命。1577年9月,由於南方的革命缺乏同意的領導,奧蘭治決定到布魯塞爾領導那裡的起義活動。1579年1月6日,尼德蘭南部阿爾圖瓦省和海諾特省的貴族和新總督法內塞秘密組成了“阿拉斯同盟”,承認腓力二世對尼德蘭南方的統治,撕毀了《根特協定》,徹底背叛了北方。

1月23日,北方也聯合南方的弗蘭德爾和布拉奔兩個省份,組成了“烏特勒支同盟”與阿拉斯同盟抗衡。1581年7月26日,威廉·奧蘭治在海牙召開聯合省代表大會,烏特勒支同盟宣佈脫離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統治,成立獨立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也就是今天的荷蘭(1815年前為共和國,此後至今為王國)。

資產階級革命的“開路先鋒”,封建歐洲角落裡的尼德蘭革命(下)

圖7:荷蘭共和國國旗(黃白藍三色),和荷蘭王國的國旗顏色上略有不同

阿拉斯同盟之後,南方貴族和西班牙人聯手鎮壓人民起義,南方的起義最終因為力量不足而被徹底鎮壓下去。1585年,西班牙人攻佔了南方最後一個城市安特衛普城,宣告了南方革命的失敗,尼德蘭南方後來成為了比利時和盧森堡。1609年4月,荷蘭共和國和西班牙籤署了12年的停戰協定,實際上已經標誌著尼德蘭革命的勝利。1648年,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簽署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西班牙承認荷蘭的獨立。

尼德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雖然他的重要性比不上後來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革命也不徹底,但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荷蘭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給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最終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