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最近《新京報》報道,在8月28日,26歲的四川女教師何老師墜下14樓身亡。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警方案情概括如下:“兩人因瑣事發生爭吵,何某欲離開電梯時,(丈夫)陳某予以阻攔,繼而雙方便在電梯內‘發生了互毆’,繼續在樓道里爭吵,何某跳樓自殺。”

調查結果是“自殺”,不予立案。

在錄像監控裡看到,就在墜樓前10分鐘,何老師的補牙被丈夫打飛了。

這不是第一次何老師跳樓。今年6月份的時候,她欲跳樓,被丈夫拉住,何老師生前多段語音和臨終前錄音曝光,她說自己屢遭家暴,丈夫經常毆打她。她多次向好友傾訴,但是卻瞞著父母。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自然,現在丈夫不承認家暴。

很多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死去的何老師不能再為自己辯護,我想為她說幾句話。

家暴受害者為何不逃離?這個問題,包含著兩層暗示:

一是,離開是可以選擇的;

二是,離開就能解決問題。

然而真相遠比比我們想象的複雜。遭受長期家暴的受害者們要離開,從來都非易事。

1 “我害怕。”

《澎湃新聞》在2018年報道,黑龍江雙鴨山市有一女子,姓葛,跟丈夫結婚27年,生了兩孩子。

丈夫家暴成性。葛女士於是在市場買了兩瓶老鼠藥,每次被毆打,她就在菜裡投一滴老鼠藥。不久,丈夫出現中毒症狀。

葛女士向公安機關自首,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判決之後,她繼續跟丈夫共同生活,並要求律師不要追究丈夫的家暴行為。

這個被家暴的女子,可以投鼠藥,連坐牢都不怕,為什麼她不離婚,甚至還袒護丈夫?

這是因為她已經患上“受虐女性綜合症”,發展出了“習得性無助”這樣一種極難戰勝的心理狀態。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就像一隻長期被關在籠子裡的狗,多次被暴打而反抗無效後,即使籠門打開,它也瑟瑟發抖,動彈不得,而被虐女性由最初的抗拒,到痛苦,到麻木,到順從,後來哪怕有機會,她也不會跑。

因為她們極度恐懼。

她們相信施虐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管她們逃去哪裡,都不能擺脫魔爪。反抗,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家暴者還會威脅這些女性,會報復她的家人或者孩子,增加受害者的心理恐懼感。

她們認為自己有錯。

她們被洗腦,操控,喪失自尊自信,認為自己一定犯了錯,捱揍是應有的懲罰。

她們不相信可以逃離。

如果還存在經濟,住所等各方面的實際問題,她們更覺得自己無處可去。

她們甚至已經喪失了呼救的意願。特別是,當多次嘗試而沒有最終離開的時候,她們就放棄了希望。

她們心存幻想,以為事情會好起來。

家暴常常遵循著這樣的一個週期。

第一階段:受害者和家暴者之間開始出現緊張的狀態。

第二階段:當情緒的積累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家暴者就會施暴。

第三階段:爆發以後,家暴者平靜下來,道歉,痛哭流涕,保證不會再犯。

受害者抱著一線希望,等待他改正。絕大多數情況下,他當然不會改正。只是等待下一次發作。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這樣週而復始磨,受害女性最終陷於“習得性無助”,再無信心去戰勝困境,繼而對一切折磨安之若素,甚至反過來,幫助施暴者說話。

比如,給丈夫下老鼠藥的葛女士,一再擔心媒體曝光對她的“愛人”產生什麼不良影響,並稱她的丈夫能“原諒”她,她已經比較安心了。

這都是什麼鬼邏輯?

在另外一個案子中,內蒙古女記者紅梅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丈夫,結果丟了性命。

根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家暴從訂婚前就開始了。和所有家暴一樣,他們也以“紅梅被打、金柱道歉、兩人和好”這樣一個模式,反反覆覆地循環。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金柱經常威脅紅梅,如果離婚的話,他會先殺死兒子,然後是紅梅的家人。

紅梅曾經帶兒子搬出去住過,也提過離婚,不了了之。在小城裡,離婚是不光彩的事情。

2016年,紅梅被活活打死。金柱被逮捕。給口供的時候,他仍然非常肯定自己跟妻子“很相愛”。

人總有求生本能,而像紅梅這樣患上“習得性無助”的人,意志力已經渙散。

3 “我只能忍受。”

長期受虐的女性,往往也是各種落後觀念的受害者,以為忍受就是她們的宿命。

男尊女卑,家暴是“家務事”,“家醜不可外揚”,離婚不光彩……每一條都是一道枷鎖。

很多受害者都是知識女性,然而教育並沒有刷新她們的觀念,因為傳統過於根深蒂固。

比如,根據《錢江晚報》在2017年報道,杭州年薪200萬的高管,被散打的丈夫家暴十年,礙於面子和考慮孩子們的將來,她選擇了忍受。

在偏僻落後的農村地區,很多女性被虐待了一輩子,也不知道家暴是犯法的,更別談有意識地反抗。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騰訊新聞”曾報道,四川瀘州地區的農婦許林芳,給丈夫虐待了20年之久,從來沒有還手,也沒有求助。逆來順受,彷彿就是她的本能反應。

在2014年唯一的一次反抗中,她掐死了丈夫,結束了20年的恐懼。整個過程,她的表現都很麻木。

不麻木,不足以在這長期的折磨中存活。

對於這樣的受害者,質問她為什麼不逃離?為什麼不反抗?太苛刻了。

4 “沒有人幫我。”

這些女性,往往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網絡。當她們想要逃離,卻發現有太多困難,太少幫助。

家人和朋友可能“勸合不勸分”。旁邊的人可能說,“兩口子打打鬧鬧,那是別人的家事”。

內蒙古女記者紅梅曾被丈夫當著同學面毆打。

許林芳村裡的人,也知道她常年被打。

當週圍的人選擇置身事外的時候,受害者就失去了第一層的屏障。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社會機構尚不能好好幫助她們,僅僅”精神支持”是不夠的。

受害者想躲開家暴者離家出走,卻發現無處可去。去哪裡住?吃什麼?如何照顧自己?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問題。

在歐美,當受害人一時找不到住處,可以去庇護所。國內也有庇護所。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入住門檻過高。

《新京報》曾報道:“長沙家暴力中心規定,要持當地派出所出具的報警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材料向所在區婦聯提出申請,如實填寫《申請庇護登記表》,經市婦聯審核批准並簽字蓋章後,受庇護人方可入住。並要求入住時間一般不超過7天。”

這麼一通折騰,本來已經心力交瘁的受害者,很可能就打了退堂鼓。

很多受害者想過起訴離婚。

單方面申請離婚的過程很複雜;如果還涉及財產分割和孩子的撫養權,女性就給捏住了七寸。

有一個知乎用戶講述了自己因家暴離家出走,沒有帶走孩子的經歷。

男方說,即使離婚,孩子也絕不會給她。有些網友責怪她放下了孩子。可我們忘了,這是一個母親在心碎和死亡之間的拉鋸。設身處地,誰真的能做得比她更好?

重慶女醫生張曉燕選擇為了孩子留下,結果丟了性命。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在遭受了6年的家暴以後,張曉燕在2013年離婚,但還是和前夫住在一起,直到2016年3月5日,她死亡那一天。

對張曉燕來說,獨立經濟不是問題。她曾對妹妹說,她很想離開,希望能帶著一兒一女一起走。但是前夫肯定不會放過她們的。

她5次試圖逃離。投奔老師,同學,甚至借用別人的身份證辦電話卡,但是每一次,她的前夫都找到她,拿孩子威脅她。每一次她都回去了,直到最後一次,她服毒,再被毆打致死。

這期間,她沒有報過一次警。

5. 為什麼不報警?

受害者為什麼不報警?除了受害者自身心理狀態和觀念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們不相信報警可以解決問題。

《人民日報》的引用數據說明,受害者平均遭受了35次家暴以後,才會選擇報警。

從2008年到2009年,26歲的北京女子董珊珊不斷報警,不斷逃,依然沒有逃出生天。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結婚沒多久,丈夫王光宇經常暴打他,打完就下跪,求她原諒。然後威脅,不許她報警,不許離婚,否則讓她的家人不好過。

董珊珊和父母報了8次警,都沒有結果。董珊珊的母親反映,警察每次都說,“兩人還是夫妻,不好管”。

董珊珊離開了家,以家暴為理由起訴離婚。三天後,王光宇帶著一群人找到董珊珊,把她擄走,關在河北的一家屋子裡。

一個月後,董珊珊回來了。為了不連累家人,她自己跑到外面租屋藏身,卻再一次被王光宇擄走。董媽媽報警無效。

兩個月以後,當姑娘再次出現在家人面前時,已經被打得面目全非。她進了醫院,再也沒出來。這一次,王光宇終於被刑拘,以虐待罪被判了六年半。

一條人命,六年半。王光宇現在已經出獄了。這個案例,令多少人心寒。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5 我們怎麼樣才能幫助你?

這些都是媒體公開報道的案例。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不知多少受害者在沉默中忍受?

她們要逃離困境,真正重塑自己的命運,絕非易事。即使在法制相對完善,民眾對家暴認知更成熟的美國,一個家暴受害者一般需要離家出走七次,才能最後下定決心離開施暴者。

她們不是超級英雄,跟你我一樣,她們只是凡人。沒有支持,她們走不遠。

我們與其問:“你為什麼不離開?”

不如問:“我們怎麼樣才能幫助你?”

從2016年3月份開始,第一部《反家暴法》出臺。遲到,總比永遠不到好。“告誡書”、“緊急庇護”、“人身保護令”,這些都是反家暴法的亮點。

26歲四川女教師跳樓身亡:誰能接住這些下墜的女性?

從法規的公佈,到有效實施,乃至於深入人心,是一段很長的路。但是,只要我們走在路上,一切就有希望。

假如你重新深陷家暴的泥潭,請你記住,你是受害者,你沒有錯。然後拿出你的勇敢和堅強,尋求幫助。

而還在選擇人生伴侶的姑娘們,一定要記得:

別有拯救人渣的衝動。

別與有暴力傾向的人走得太近。

對暴力行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

無數事例說明,第一次發生家暴的時候,受害者的態度太重要。你若不依不撓,堅決反抗,他的拳頭不敢第二次落下。

希望所有陷入家暴泥潭的女性,都煥發出自我拯救的力量。

社會和個人,都應該不帶偏見地張開雙臂,在受害者決定縱身一跳逃離的時候,接住她們。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

參考資料:《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京報》,《錢江晚報》

關注@帆子號,聽真人的觀點,長見識,開眼界,做夜空中最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