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隨著二胎政策的到來,好多媽媽也是在喜得貴子;但是在重新抱起小孩時,手腕就疼痛了,而且比之前還要疼痛不適。好端端的小孩,到後面能不抱就不抱,甚至也是引起兩口子矛盾的根源。事實上,現在即使是第一次抱小孩,抱多了手腕也是疼痛的要命!道理上,小孩是需要被呵護的。好多媽媽也好不容易生了小孩,但是就因為小孩抱多手腕疼痛,導致後面看到小孩都抱不了;久而久之影響了小孩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那麼怎麼抱小孩,怎麼避開“媽媽手”就非常重要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媽媽手”症狀

看了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 什麼是“媽媽手”
  • “媽媽手”是怎麼產生的
  • “媽媽手”的康復訓練方法

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是一種職業病稱呼,因為患者多為媽媽,但實際上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常簡稱為橈骨莖突炎,是指腕關節處拇長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腱鞘因為某種原因腫脹或狹窄,引起炎症導致腱鞘(肌腱滑膜)增厚,從而限制肌腱在腱鞘內滑動,即患者活動拇指時出現鎖定或卡頓現象。引起的症狀會是疼痛、腫脹以及扳機現象,甚至是出現慢性疼痛,肌力下降,拇指活動丟失等。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媽媽手”疼痛部位

  • "媽媽手“的評估方法:手握拳頭,大拇指於拳頭內;然後握緊;接著做手掌的尺偏運動;若大拇指根部或者手腕橈側有疼痛,那麼可以確定為“媽媽手”,如圖所示。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媽媽手“檢測標準

“媽媽手”是怎麼產生的

“媽媽手”多見於手工勞動者,特別是用手指反覆做伸、屈、捏、握操作的人易患此病,也可能由於激素水平改變,以及母親在舉起嬰兒時腕關節反覆尺偏導致;甚至可能是產後媽媽骨盆底問題以及生活的不良姿勢和不良習慣引起。

1,對於產後的媽媽,激素水平是會發生變化的。像餘留的孕酮會讓肌肉放鬆,韌帶相對鬆弛;催產素酶也會讓肌肉放鬆,韌帶相對鬆弛;自然手腕的支持帶韌帶也會相對鬆弛。當我們的支持帶鬆弛時,腕力是相對很弱的。因此會引起手腕肌腱的過度牽拉,導致相應位置的疼痛;因為是經常要抱小孩手腕尺偏,所以引起的是大拇指根部處的疼痛,即“媽媽手”。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手腕支持帶

2,另一方面,對於產後媽媽,骨盆底肌也是會發生變化的。因為產後會引起媽媽的整體核心疲軟,比如腹直肌會分離,無法動用核心力量。但是我們的很多肌肉的力量都是來自脊柱的穩定前提下的;若此時脊椎不夠穩定,那麼肩胛骨是維持不了穩定的;遠端的手臂,也就是手腕的功能是無法正常發力的,過多的應用手腕,會引起過多用的是單塊肌肉的收縮功能;像手腕尺偏用多會過多收縮尺偏的肌肉群,那麼過多牽拉的是大拇指根部,所以引起的是大拇指根部處的疼痛,即“媽媽手”。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產後媽媽的肚子

3,在姿勢和習慣上,由於經常要給小孩餵奶或者拿奶瓶,做得比較多的是尺偏;而且經常是側臥的或者身體導向一邊,導致胸椎僵硬,脊柱穩定性的功能以及胸椎的旋轉功能無法利用起來,會過多地用手臂,尤其是手腕的尺偏,導致過多牽拉的是大拇指根部,所以引起的是大拇指根部處的疼痛,即“媽媽手”。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抱小孩習慣

“媽媽手”的康復訓練方法

“媽媽手”的產生綜上所述,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整體身體機能,即核心穩定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姿勢習慣不好且手腕過勞,即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身體長期保持錯誤的姿態。想要恢復“媽媽手”的健康,需要從這兩方面著手進行康復治療。

  • 穩定性康復訓練

1,核心訓練

動作:站直半俯身,身體向前骨盆向後,軀幹保持延長伸展,手臂朝頭的方向伸直,左右交替地小弧度擺動手臂,保持30秒以上,重複4-6反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2,肩胛骨訓練

動作:坐姿下保持上半身的挺直,頭頸部始終保持穩定;起始位右側手握拳、掌心朝下、手呈現內收內旋,置於對側的髂骨上;結束位手掌手指頭打開、掌心朝上,手呈現外展外旋(肩胛骨要後縮)。每次重複15-30下,做4-6次反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 手腕功能性康復訓練

1,手部訓練

動作1:身體斜靠牆壁,手指頭打開,(如圖所示)支撐於牆壁上;但是手肘始終要保持筆直。保持30秒以上,重複4-6反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動作2:找一個平面(如圖),手掌貼上面,在平面上做手掌的尺偏和橈偏,但是過程中手掌都不能離開這個平面。每次重複15-30下,做4-6次反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2,(抱小孩模擬)功能訓練

動作:(如圖)抱個物體(可以說枕頭等),坐姿下保持身體的挺直,且頭頸部也要始終保持不動,做胸椎的左右旋轉。注意點:下肢也要保持相對穩定不動。每次重複15-30下,做4-6次反覆。

教你避免“媽媽手”,讓抱孩子更輕鬆,更溫馨

結語

好多媽媽其實是很辛苦的,“媽媽手”更多是一種結果,還有好多的產後問題;最好是配合產後康復,這樣可以達到治標和治本。上文分享的內容都是我從臨床上總結的經驗,只要去堅持效果肯定是有的;另外要是有不懂或者疑問也歡迎諮詢我。我是康復師許,感謝你的關注,後面我會再接再厲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