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初次领兵便一战成名:少胜多之典范


岳飞初次领兵便一战成名:少胜多之典范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没有入军校,非富二代、非官二代军二代,亦非少年即靠父荫拥有军职,乃贫家子弟逆袭典范:初入伍是被招募作敢死队员,从一个士兵作起。幼时从名师周侗学拳练枪习射箭,没有坐在象牙塔中沙盘推演兵法之军校经历。却能娴熟运用兵法屡立战功。

首次领兵作战便以少胜多,以奇谋建功 陶俊、贾进和占山为王,纠集上千草寇,劫扰附近村镇,为非作歹。“飞请百骑灭之”,刘韐拨给岳飞二百人马去剿。岳飞巧施妙计,第一计:“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首先派人冒充商人,顺利被抓上山入伙,成功安排了内应。第二计:"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让百余人埋伏在山下,只带几十人去敌寨,以弱示人,以麻痹敌人,让对手放松警惕,顺利的骗得对方开山门应战,第三计:“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故意诈败,再次示人以弱,吸引敌人来追,用伏兵加上内应一举击败贼寇,大获全胜而归。(宋史·岳飞传)

第一次领兵亮相,便表现出极高超娴熟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非以力胜,全赖智取。此得益于其幼时所习之拳术,拳法即兵法。后岳飞将此拳术整理,著有《武穆遗书》,“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戴龙邦《心意六合拳谱●序》)。后因历朝禁拳,拳之传承不可考,遇明末清初姬际可偶得《武穆遗书》,结合自己所擅长,久久务出枪法拳棍传世(姬际可《倚山武论》)。。

在《倚山武论》中,论及拳之用,总的原则,却是:兵行诡道,兵战杀气,无不取胜。类似兵法中鼻祖《中经典论句,《孙子·计》:“兵者, 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不读兵书难悟拳,心意拳的用法,与兵法一致。对心意拳的学习,原本是学习兵法之方便法门。可免纸上谈兵的悲剧。“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拳术学习中的体悟,对兵法中的诡道理解会更深刻,两人打斗中的规律原则,会自然领会排兵布阵中的生门死地。从这一角度上看,拳不是拳,故心意拳拳谱中有“解劝世人莫习武,凶多吉少难以知,丢财惹祸在眼前,不如息气养身却自然”。创拳者并不希望学者为逞匹夫之勇而学拳,所谓兵者,不祥也。

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心意拳,便易知心意拳的路线、轨迹、用法其实有诡异、精巧、充满谋略的特点。

最大的价值是,我们的教育一直犯这样的纸上谈兵的错误,培养的大学生在象牙塔中,长时间的与实践脱节,只有沙盘推演,毕业后多不能立即胜任工作。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岳飞学拳一样,拳法即兵法这个理念,以学拳中的实战对抗作为媒介,准确体悟到兵法中含义,以至首次带兵出战,便能以少胜多,一鸣惊人,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