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付汗水 守住一片春

默默付汗水 守住一片春

赵剑青在塘沽第一殡仪馆值勤

默默付汗水 守住一片春

李东旭对出入小区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

默默付汗水 守住一片春

于祝国(右二)和同事们栽树

默默付汗水 守住一片春

段庆宇打开污水井盖检查排污情况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趁着春色正好,人们祭祀、踏青、游园……可谓花开天正暖,春光不负人。但有一个群体,他们因为疫情防控等工作需要,值守在岗位上,走在春天里,却无暇看风景。昨日,记者走近他们,走近那些战“疫”一线的平凡值守人。

社区民警

辛苦自己 守好一片安宁

社区民警,作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战斗员”之一,在抗疫战场上总能见到他们匆忙奔走的身影。滨海新区公安局新河派出所44岁的社区民警赵剑青,就是其中一员。

配合殡仪馆工作人员劝阻祭扫市民、对出殡车辆和人员开展核查……4月5日7:00,赵剑青和同事已经抵达塘沽第一殡仪馆,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暂停祭扫,但还是有市民过来,我们就配合工作人员耐心劝阻,并建议他们采取网上祭奠等祭扫新方式悼念亲人。”11时多,劝回多名祭扫市民及核查十多辆出殡车和人员信息后,赵剑青已经在殡仪馆门口站了4个多小时,额头上早已冒了汗。“我们派出所轮流在这值勤已经有十天了,随着不断宣传,到殡仪馆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少了,大家对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祭扫也表示理解。”赵剑青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到殡仪馆值勤,每次一站就是一上午,虽然腿有些酸,但看到市民都十分配合,就不觉得辛苦了。

“只要时间允许,我每天都要到社区转一圈,这样心里才踏实。”下午,结束殡仪馆值勤工作的赵剑青又回到新河派出所备勤,吃完午饭便匆匆赶到西江里社区,在小区里宣传文明祭扫和做好当前防疫、防火工作。

4日清明节,24小时值班的赵剑青和同事处警的同时,当天晚上还参与了社区组织的文明祭扫巡逻劝导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守住社区防疫一线的同时,不忘深入辖区重点人群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家住西江里的陈奶奶,今年83岁高龄,大儿子是一名烈士,小儿子在外地工作生活,疫情防控期间老人一直独居。赵剑青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就成为老人家的“常客”,买菜、送药,随时为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除了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众需要时刻关注,赵剑青还负责辖区138家企业商户的防疫监督和指导。

在同事和社区居民眼里,赵剑青就是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直忙个不停。“不是值班就是出外勤,每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也能见到桃花朵朵,但是早忙得没有好好观赏的心思。”赵剑青坦言,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陪一陪家人了,等疫情结束,他一定要带着家人一起逛逛公园,还要回河北老家和父母拍一张全家福。(记者 杜红梅 摄影报道)

“最帅网格员”

不忘职责 休假时仍在社区转悠

4月4日17时左右,原本已经结束工作的李东旭又开始在小区周边转悠。“咱这儿中老年居民多,清明节到了,遇到烧纸的居民就得立即劝阻,疫情防控、防火安全都很重要!”李东旭刚说完,便见到在紫枫苑社区附近一偏僻处,一位老人正准备烧纸。李东旭赶忙跑过去劝说,十多分钟后,老人主动将烧纸交给他,决定回家追思已故亲人。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城镇的网格员李东旭每天配合黄圈居委会筹备组和紫枫苑社区对出入小区车辆及人员登记测量体温、拦截外来人员,并对辖区门店、工厂和工地进行排查。

今年清明假期,原本倒休了的李东旭又在紫枫苑社区转悠了一圈。“这不清明节了吗,我有点不放心,出来看看心里踏实。网格员其实就要确保自己‘网格’内居民的安全,这本来也是我的分内事儿!”正是靠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他协助黄圈社区居委会筹备组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上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锁”。

同事们都笑称李东旭是“新城镇最帅网格员”。他始终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影响着同事和居民群众,用使命和责任织起一道立体的社区防护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和力量。(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

金融区里的环卫工

做好自己的工作 让市民放心出门

5日,泰达环卫公司的扫道工周留才和往日里一样,坚守在他负责的金融街片区,随时清理着环境卫生。前段时间,从山东济宁老家回来后完成了14天隔离,周留才立马归队。防疫期间的环卫工作比以往更加辛苦,但他说,这就是本职工作,不但要完成,还要做好。

5:00上班,一天的工作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了,环卫工人的辛苦不言而喻。防疫期间,泰达环卫公司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周留才戴上了口罩、手套,早晚上下岗都要测温、消毒。在他负责的金融街片区,随着企业单位复工复产,办理业务的市民越来越多,车辆也逐渐增多。每天清晨,趁着路上还没什么行人与车辆,他抓紧时间清扫路面,随后开始清洁片区内的所有垃圾桶。在早高峰到来前,路面已经整体打扫干净。

“垃圾箱得格外注意。”周留才告诉记者,防疫期间,垃圾箱的卫生处理是他最要上心的。他戴着手套,半蹲在地上,用消毒液清理擦拭,直到将整个垃圾桶全部清理完成,再继续清理下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垃圾桶垃圾较多,还有些垃圾散落在地上,周留才将垃圾一点点打扫干净。“比以前好。”他告诉记者,常年在路面上做卫生,他发现随着市民变得越来越文明,乱扔垃圾的现象少多了,尤其在防疫期间,大家更重视保持卫生了。

由于一些环卫工人还没有从老家返回,周留才和同事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环境卫生清理任务更重了。“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就应该做好。”他告诉记者,希望能做好环境卫生,让市民放心出门。(记者 许卉)

城市“清道夫”

平均每天检查200余个污水井

56岁的宁河人段庆宇是一名清淤排污工,从3月4日复工后他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7:00到17:00,他和同事需要对生态城的污水井挨个检查,发现污水堵了就要及时进行清淤疏通。疫情防控期间,一部分外地同事无法按时返岗,人手不够,段庆宇作为本地居民,顺利复工后自然要加班加点工作。

打开污水井盖,恶臭、刺鼻的气味让常人无法忍受,可段庆宇每天都要反复检查200余个污水井,遇到管道不通的问题,他和同事就要立即下井清淤排污。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的工作格外忙,因为大多数居民都留在家里,一旦污水井出了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段庆宇和众多清淤排污工人一样,默默坚守在新区城市清淤一线,尽心尽责保障排污管道畅通无阻。(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

绿化养护工

抢抓“春植”时机

为市民创造优美环境

4月5日8:30,于祝国和同事们在中天大道上开始栽种一棵四五米高的大杨树,栽种树木时用上了机械设备,但因为树太高,他们的工作充满危险。于祝国和同事们配合默契,快速完成栽种后,立即清扫道路,还要留心路过的市民,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抓好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抢抓当前“春植”的大好时机,绿化工人就需要在这段时间“抢工期”。55岁的于祝国两年前从黑龙江来到新区打工,成为一名绿化养护工人。3月初,经过隔离、体温监测、报备个人信息等措施后,他顺利复工,和同事们负责生态城周边绿化改造工作,对道路两旁树木进行补植、修整和养护。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工作格外认真,每天测量体温、登记、佩戴口罩、分散作业,自觉做到不扎堆、不聚集,杜绝风险。于师傅说:“工作性质特殊,我们从来都没有正常的休息日,早习惯了!但我喜欢这份工作,每种下一棵树都像种下了一个希望,为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还能给大家带来回归大自然的舒畅感觉,真好!”(记者 张玮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