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顏氏家訓》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科書,開我國古代家訓之先河,該書作者為南北朝時期梁朝金陵人顏之推。全書共二十篇,主要內容偏於向族人傳授父母教育孩子時應當注意的問題與方法,希望以此提高家族孩童的教育質量,幫助子弟成才。除傳授理論知識外,顏之推還在書中結合自身經歷與大量史實作為例證,大大增強了該書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本文就是要結合這本書向大夥介紹一下一個世家大族、書香門第的父母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顏氏的傳家寶典
琅琊顏氏,祖居山東曲阜,其先祖可追溯至孔子的學生,有“復聖”之稱的顏回,後因三國鼎立,戰亂四起,顏氏在族長顏盛的帶領下舉族遷於琅琊。此後,顏氏族人無論身在何地皆以“琅琊顏氏”自稱,世家大族的榮譽感已初見端倪。受先祖顏回影響,顏氏世代致力於讀書業儒,子弟中多有高官,主張遷於琅琊的族長顏盛更是官居大漢尚書郎、徐州刺史,賜爵關內侯。至顏之推時,顏氏已傳三十五代,此時的顏氏正遭遇南北朝時期的國家動亂,為了躲避入侵到北方的異族,顏氏跟隨琅琊王司馬睿南渡金陵,成為“渡江百族”之一。身處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風水輪流,朝代更迭是時常發生的事,作為一個世代顯赫的士族,琅琊顏氏若想在動亂中傳承家族的榮耀就要培養大量可以幫助家族在亂世中立足的人才。而培養人才就要從教育著手,彼時恰逢天下大亂,學校和私塾都不能正常開課,故而對孩子的教育只能在家中進行,《顏氏家訓》由此而出。顏之推在《顏氏家訓》的序章就說到寫這本家訓的目的就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保持家族的繁榮與延續。 《顏氏家訓》可以說是一個世家大族的傳家寶典,裡面有很多值得借鑑的育兒經。
什麼時候教:孩子的最佳教育年齡
為了培養家族興盛所需要的人才,家裡的孩子就要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那麼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接受教育最好呢?《顏氏家訓》的回答是越早越好,最好從孃胎裡就開始“胎教”。這個越早越好的結論是顏之推結合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他說他七歲的時候背誦王延壽的《靈光殿賦》一會就背會了,背完以後十年沒有複習過,都還能背出來,而他二十歲以後背的所有經書,只要一個月不復習馬上就忘得一乾二淨,所以人年紀越小越聰明,長大了思緒多了,就不能安心學習了,教育質量也會下降。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顏氏家訓·勉學》)
那又怎麼讓族人意識到胎教的重要性呢?顏之推又引用了古代聖王的例子來說明:
“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顏氏家訓·教子》)
聖王是堯舜禹湯那些賢明的君王,他們在妻子剛剛懷胎三月的時候就讓妻子住到專門的胎教室裡,讓她們端正思想,每天聽聽音樂,學習禮儀,進行嚴格的胎教。聖王是古代的全民偶像,以聖王為例大大加深了要實行“胎教”的信服力,給族中父母一種信任感,讓他們爭相效仿,同時也坐實了《顏氏家訓》中對孩子進行教育越早越好的結論。
教什麼:孩子的主要學習內容
確定了最佳教育時間以後,《顏氏家訓》又向父母介紹了高質量的教育應該教孩子哪些東西。
首先就是立志教育,要讓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
對於一個以延續士族榮耀與地位為目的的世家大族來說,顏氏的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為了讓族中子弟健康成長,而是要培養真正的治世之才,只有這樣的人才多了起來,家族才有在亂世中紮根的資本,所以琅琊顏氏的孩子要學習的第一項內容就是樹立遠大志向而不甘於平庸。人生於世,往往在年老將死之時後悔曾經錯過很多努力就能改變的事,可是那時後悔已經晚了,只能是留下一縷魂神看著自己死去的軀體空嘆,而等這個人投胎轉世之後,發現自己十分貧窮,又會後悔自己前世沒有修德,所以沒有投個好胎,依舊不努力的度過一生,等年老將死之時,又是一聲悔恨的嘆息。
“形體雖死,精神猶存。人生在世,望於後身似不相屬;及其歿後,則與前身似猶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實現夢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飲食,徵須福祜,亦為不少矣。今人貧賤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業。以此而論,安可不為之作地乎?”(《顏氏家訓·歸心》)
《顏氏家訓》依託封建社會的鬼神迷信與輪迴投胎的學說告誡自己的孩子,如果今生不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不但活著的時候受折磨,死的時候魂魄也不能安息,而且不趁著這一世活著及時改變的話,這種因為心無大志而後悔的折磨會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不斷湧現,你怎麼還能甘於平庸,不去實現夢想?趕快樹立一個理想,併為實現它而努力吧。
其次就是道德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顏氏是孔門後人,世代以儒學立世,道德文章是家族立世的根本,哪怕身處禮崩樂壞的亂世,沒有人再講道德了,顏家也不能放棄。因為道德是顏氏的標籤,顏氏子弟如果不講道德,就算家族再繁榮、再富有,也不再是曾經的琅琊顏氏。失去傳統的家風傳承是一個有牌面的大家族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顏家的父母對孩子的品德要求比較高。
作為顏家的孩子,首先就要要有禮貌,對人的稱呼要講究:
“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長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則加“賢”字,尊卑之差也。”(《顏氏家訓·風操》)
禮貌也是一種敬畏,孔子在《禮》中說過:“見似目瞿,聞名心翟”,對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人都要心懷敬畏,與人發生衝突要適當忍讓,實在忍不了了就躲著他,因為每個能跟你發生衝突的人,都是跟你有聯繫的人,你不可能和他一輩子不來往,所以要心懷敬畏,能忍則忍。
“必不可避,亦當忍之,猶如伯叔、兄弟,酷類先人,可得終身腸斷與之絕耶?”(《顏氏家訓·風操》)
除了要懂禮貌外,小孩子也不能愛慕虛榮,要務實,不能為了虛名而弄虛作假。
《顏氏家訓》中舉了個貪慕虛名最後被揭穿的的例子,說是有一個士族的子弟,其實沒有讀多少書,但是因為家裡有錢就四處花錢結交名士,辦詩會,搞樂會,還花大力氣宣傳,最後朝廷以為他很有才華,就給了他一個官做。當官以後,東萊王韓晉明覺得他名不副實,也邀請了很多名士舉辦了一個詩會,其中也包括他,東萊王在詩會中讓大家當場作詩,結果全場除了他以外都是一刻成詩,大家寫好之後都擱筆看著他,看得他面紅耳赤,東萊王笑著說:“果然跟我想象的一樣垃圾”(果如所量)。從此這個人名聲掃地,貽笑大方,其所在家族也跟著被嘲笑。所以族中子弟要引以為戒,努力學習真本事,而不能貪慕虛榮,沽名釣譽。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個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顏氏家訓·名實》)
懂禮務實的顏氏子弟還要深諳勤儉之道,不要過度奢侈,一味放縱自己的慾望。
顏氏處於亂世之中,光景早已不復當年,家中子弟如果一味揮霍的話,很快就會導致家族衰敗,所以勤儉節約是每對父母都要教給孩子的行為準則。
“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飢乏耳。形骸之內,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顏氏家訓·止足》)
“滿招損,謙得益”,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做的太滿,生活也是這樣,衣食住行只是人的生活基本需要,不需要在這方面下多大功夫。一個人的精神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精神尚且空虛,又怎麼能過渡追求外在的享受呢?顏之推還舉了古代帝王的例子,說秦始皇、漢武帝他們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當他們過渡放縱的時候,整個國家都衰敗了,帝王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普通的士族呢?所以族中子弟每個人都要勤儉節約。
最後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實用技能教育,要讓他們有一技之長。
除了讀書寫文章以外,世家子弟還要學習算數、畫畫、醫學、騎射等其他技能,力求做到“德藝周厚”,全面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顏氏家訓》中還強調父母要教孩子實用的生活技能,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可以養活自己。
“人生在世,會當有業。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羞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才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銷日,以此終年……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顏氏家訓·勉學》)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技之長,亂世之中更是如此,現在有很多世家子弟看不起農民從事的生產技能,整天只知道遊手好閒,活的就和行屍走肉一樣,我們顏家的小孩一定要引以為戒,用幾年的時間勤學苦練好過用一輩子的時間懺悔受辱。
顏氏一族以儒學立世,儒家提倡的是讀書、道德與入世。在亂世之中,顏氏仍能恪守儒家本分,注重子弟良好品德和遠大志向的養成已是殊為不易,可謂盡顯儒學世家的風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儒家本來是不喜歡實用技能的,顏氏強調技能教育,不得不說是對儒學教育的一種突破,顏氏家庭教育內容的變更與突破從側面反映出了南北朝時期儒學獨尊地位的打破與統治思想的混亂。
怎麼教:父母的正確教育方法
作為一本系統完整的家庭教科書,《顏氏家訓》除了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教孩子和應該教孩子哪些內容以外,還告訴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做到嚴慈相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把慈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不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往往在小的時候過於溺愛孩子,任其為所欲為而不加管束,沒有形成讓孩子信服的威望,等到孩子大了變得驕橫散漫不聽話時,又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這樣的父母是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的。
父母固然要愛護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一味溺愛,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當孩子犯錯時要指出錯誤,如果屢教不改,可以進行適當體罰,這就像得了病要用針灸治一樣,雖然扎著疼,但是馬上就好了,沒有人願意打自己的孩子,只是逼不得已而已。
“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顏氏家訓·教子》)
雖然孩子犯錯要打,但不能把打當成唯一手段,只有不得已的時候才可以打孩子,平時教育還是要用父母慈愛來給孩子打造溫暖的成長環境,嚴厲與慈愛缺一不可。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顏氏家訓·教子》)
除了言辭相濟以外,父母教育孩子時,還要切記偏寵,就是不要偏心於某一個孩子,要做到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顏之推批判現世之中有很多父母因為某個孩子特別聰明或者某個孩子是男孩就特別喜歡這個孩子而忽視其他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對不被喜歡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心靈傷害,而對喜歡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嬌生慣養的放縱,這樣的放縱會讓他在以後踏入社會時為所欲為,招來禍端。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顏氏家訓·教子》)
偏心寵愛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父母教育孩子時,對於聰明的喜歡的孩子自然可以欣賞他疼愛他,但是對於不聰明的不喜歡的孩子也要保持著憐憫之心,因為這樣的孩子自尊心極易受到傷害。
小結
《顏氏家訓》系統闡述了士大夫家庭應該正確教育孩子的時間、內容與方法,是一部被文人世家追捧的教育寶典。當然,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顏氏家訓》之中亦有很多不能為今人所接受的內容,如對古代君王的吹捧、對人死以後鬼魂之說的宣揚等。雖然書中一定會有不合當今時尚之處,但其中的精華決不會隨時日久遠而消失。相反,其中有關兒童養成教育等精闢的論斷,體現出了滿滿的古代教育智慧,值得為當今的父母所借鑑。
《顏氏家訓》對現代家庭教育啟發:
- 1、教孩子要趁早,越早越好。“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這是《顏氏家訓》中對當時家庭教育狀況的概括。“無教而有愛”,這與現在一些家庭情況何其相似。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生下來就是父母的寶,父母只知愛孩子,而不知教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很多壞習慣已然養成,那時再教為時已晚,故而教孩要趁早,千萬不可只愛不教,等學校來教。
- 2、要注重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顏之推生於亂世,長於戎馬,他由此見證太多臨陣失節,沒皮沒臉的人,其中不乏聲名顯赫的大將軍與大文豪。他對此感到十分惋惜,常常告誡子孫:“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以濟國,君子不吝也。”為國家奉獻己身,秉承強烈的愛國情懷行事才是大丈夫應有的行為。先有德,才有能,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就要使其成為一個堂堂正正、具有高尚節操和良好品德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他人所信任,才能對國家和民族有所貢獻。那些有才無德,運用自身知識與能力犯罪的人,只不過是國家的蛀蟲而已。沒有一個父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他人眼中的社會蛀蟲,所以在教育孩子時要注重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
- 3、教育孩子要嚴慈相濟,以身作則。:“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善不接,狎則怠慢生焉。”一個孩子的良好成長,既需要父母的慈愛關懷也需要嚴格教導,這本是不必多說。但無論是慈愛還是嚴格都是在父母與孩子相處時的一言一行中體現出來的,要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善意和父母對他的希望,父母就要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顏氏家訓·慕賢》)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年紀小的孩子還不知道善惡是非,他只會模仿身邊人的一言一行,父母是處在家庭教育階段時與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如果己身尚且不正,又怎麼能指望孩子成才呢?以身作則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
結語
顏之推身處亂世之中,自身也遭遇著戰火的洗禮。他先是在南方的梁朝做官,梁朝被北齊所滅後,他歸順了北齊,此後餘生都是在為北方蠻族著書立說,他這種行為與琅琊顏氏一直信奉的儒家君臣之道兩相違背,故而顏之推本人也一度陷入殉節而死而是保全顏氏的兩難的抉擇中,《顏氏家訓》正是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下做出的。此書寄託的正是顏之推所想象的顏氏子弟最好的樣子,既然投身於蠻夷的不能做到最好,就把希望寄託在子孫身上吧。顏之推或許成功了,自他以後,琅琊顏氏依舊薪火綿延,人才輩出,他想殉節而不成的願望最終在他的後世子孫唐朝著名書法家,《祭侄文稿》作者顏真卿身上實現了,在《顏氏家訓》的指導下,琅琊顏氏的傳說在今天依舊延續著。代代相傳,青出於藍,正是《顏氏家訓》告訴我們的家庭教育真諦。
“汝曹宜以傳業揚名為務,不可顧戀朽壤,以取湮沒也。”
閱讀更多 悠言春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