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生逢亂世,有人想建立不世之名,有人想苟全富貴,然而不管身處何種年代,圓滑之人必然活得極久,只要站對立場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孟達便是其中之一。

但很不幸的是他遇到了狠人,狠人便是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倆兄弟,孟達原本是劉璋的屬下,之後劉備破城而入,孟達見風使舵投降了劉備,幾經輾轉又投降到了曹魏門下,最後原本打算配合諸葛亮北伐再來一次移花接木,卻不想被狠人司馬懿拿下。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如此,孟達也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縱觀其一生,也有諸多有趣可看之處,讓我們一同領略一番圓滑之人的處事方略如何?或許到頭來,你我會發現不過是身不由己而已。


一、走馬投魏,移花

建安初年饑荒當道為了謀求生計,孟達與法正投靠了劉璋16年之後,劉備率領一支軍隊入蜀,孟達壽劉璋的調令前去迎接劉備直接為劉備所用,稱為宜都太守。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按理說,劉備好歹也算是對孟達有過一番知遇之恩,奈何老實人總是遇到白眼狼,劉備的養子劉封很是跋扈,尤其是二人駐守一週的時候,劉峰總想搶著一把手。

平時孟達也就忍著了,卻不想之後關於禦寒,孟達知道劉備一定不會饒了自己,於是乎直接氣流投餵,留下一封信之後逃之夭夭。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孟達想逃嗎?當然不想,誰不想有個懂自己的老大,但奈何在大義面前這些都是空話在生命面前這些都是屁話,於是乎,孟達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前途,投降了草皮。要不怎麼說圓滑的人都活得幾久呢,投靠曹丕的孟達很受曹丕的賞識。

也是因為其處事圓滑的緣故,使得其和尚書令很元階以及徵南大將軍夏侯尚都有著不菲的交情,一段時間過去了,孟達混的也是有模有樣,更是被賦予重任作證星辰,監視數一舉一動。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還沒好幾年呢,曹丕就駕崩了,而和孟達相交的好友園街夏侯尚也相繼過世如此孟達的風光日子徹底不復還新權貴上臺之後對其多加排擠大權,旁落之際孟達鬱鬱寡歡。

孟達知道這個新興的政權可能不再需要自己,甚至容不下自己了,於是乎便開始另做打算。


二、觀花投蜀,接木

說實話,在統治者眼中反反覆覆、唯利是圖的人都是小人,但為何孟達卻在曹魏如此吃香,也算是一個未解之謎吧,然而諸葛亮確實是不喜歡孟達的,但好歹時值北伐,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來得划算些。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於是乎孟達和諸葛亮的秘密往來便悄悄地開始了,第一封信是諸葛亮寫的,信中陳述要害,希望孟達能夠歸降蜀漢。彼時,孟達正受到朝廷當中新權貴的排擠,眼看著就活不下去了,看到這封信感覺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如此,在諸葛亮的第一封信之後,信件的往來便聯通了,來回幾次之後,孟達作出承諾,只要時機成熟,我便起兵響應諸葛先生的北伐。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但是細看孟達的回覆,諸葛亮明白,其實孟達只是在盤算著到底是投靠蜀國還是投靠吳國或者擁兵自重,這當然不會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於是乎,孟達在不知不覺間惹上了第一個狠人。

三、狠人當道,落幕

要不怎麼說諸葛亮是狠人呢,他直接把孟達要起義的消息洩露給了曹魏方面的申儀,申儀是誰?他是孟達的死對頭,二人矛盾可謂勢同水火,於是乎,申儀立刻向朝廷檢舉揭發,同時將這件這個消息告訴了正駐紮在宛城的司馬懿。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如此,第二個狠人司馬懿出場了,兩個三國最狠的人物對上了孟達,孟達還能有好果子吃?司馬懿知道這些消息之後,首先狠狠的吸了一口涼氣,他知道,如果孟達反叛了,那麼接下來的局面就很麻煩,畢竟新城所在位置毗鄰蜀、吳兩國,又有武當山作為天然屏障,地勢險峻,若是孟達決意反叛。


得到了蜀、吳的原著,那麼想要攻克可就難了,於是乎,司馬懿先想到的是把孟達穩住,故而第二位狠人寄出了自己的第一封信。

首先信中跟諸葛亮一樣,陳明要害,表示自己非常相信孟達,堅決認為他不會反叛,並且說這都是蜀國的反間之計。還順帶著把檢舉孟達造反的申儀貶低了一頓。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原本已然焦頭爛額的孟達被司馬懿這一封信頓時給定住了,然而司馬懿這就停住了嗎?當然不會,8天時間,八天之後,司馬懿兵臨城下,孟達直接亂了陣腳,趕緊寫加急信告知諸葛亮,卻不想司馬懿直接命令屬下猛攻,輪番進攻之下直接破了新城,殺了孟達。

叛將孟達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最後,其實一開始諸葛亮是打算逼迫孟達早些起義,卻不想還有比他更狠的人物,司馬懿直接以神速拿下了孟達。

這也是諸葛亮始料未及的事情,圓滑一生的孟達終究被這兩大狠人給玩死了,如此看來,圓滑有時候是好事,但也得看是對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