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麥城,馬超見死不救,其實這兩人才是元兇!

史書上記載: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為前都亭侯。關羽敗走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既然督管臨沮,為何沒有救援關羽?

當時其實和馬超沒多大關係了,馬超督管臨沮的時間是公元215年,此年馬超投降劉備,幫助劉備兵圍成都。後來劉璋投降,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管臨沮。而臨沮屬於漢中的地盤,當時還被曹操控制著,說白了,馬超就是個空頭將軍,督管的臨沮自己根本管不了。後來到了公元219年,劉備拿下漢中全境,曹操敗退。馬超被封為左將軍,假節。沒有實際的封地。所以跟臨沮已經沒有關係了。

關羽兵敗麥城,馬超見死不救,其實這兩人才是元兇!

如果說和馬超沒有多大關係,那麼孟達和劉封才是元兇,史書上記載: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關羽的最後一戰最接近勝利(水淹七軍,兵圍襄樊),呼喚孟達和劉封出兵援助,但是兩人沒有出兵,後來,關羽兵敗被殺,兩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關羽為什麼不和劉備打招呼就攻打襄樊?

關羽兵敗麥城,馬超見死不救,其實這兩人才是元兇!

劉備拿下漢中後自封為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的任務是防守荊州南部五郡。但是關羽沒有這樣想,也沒有這樣做。同年,曹操封曹仁為徵南將軍,讓曹仁討伐關羽。曹操這時正陷於孫權的威脅之下,為什麼還要打關羽呢?其實是為了防止關羽出兵,那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但是曹操沒想到關羽會主動出兵襄樊,曹操著急了,曹仁被圍,東陽郡又發生騷亂,曹操只能單方面的向孫權求和,爭取到孫權的幫助,幫孫權拿下荊州的地盤,孫權派呂蒙偷襲江陵,誘降糜芳。曹操也派于禁,徐晃,張遼救援曹仁,徐晃使用計謀搞得關羽的下屬失去了鬥志,紛紛脫離關羽而去。

關羽敗走麥城,逃跑的路線基本被封死,北邊有曹仁,南邊的江陵已經被呂蒙所佔,西邊的秭歸被陸遜所佔,西北方有吳將潘璋的埋伏。從整體部署來看,孫權的目的很明顯,不捉住關羽誓不罷休。最後孫權成功了。

關羽兵敗麥城,馬超見死不救,其實這兩人才是元兇!

關羽有沒有機會逃跑?有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孟達和劉封的救援。如果兩人在關羽兵圍樊城時就支援關羽,那麼關羽早就攻陷襄樊了。如果關羽敗退後兩人及時出兵援救,那麼關羽絕對不會在臨沮被伏。這就解釋了後來孟達為什麼會叛變投靠魏國,關羽的死跟他有很大的關係。

後來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發動了夷陵之戰,此戰可謂改變了三國格局,孟達和劉封對關羽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